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访五家高新区 谈新质生产力(经济新方位·对话·2025加油干)

2025-02-06 08:0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电科蓝天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专门为我国南极科考站配套设计的新能源微电网系统。

  王 辰摄(人民视觉)

">

  图为电科蓝天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专门为我国南极科考站配套设计的新能源微电网系统。
  王 辰摄(人民视觉)

  图为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厂区一隅。

  沈阳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

  图为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厂区一隅。
  沈阳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图为无锡高新区内一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在监控生产作业。

  王雪莹摄(人民视觉)

">

  图为无锡高新区内一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在监控生产作业。
  王雪莹摄(人民视觉)

  图为湘钢5米宽厚板厂轧制生产线正在生产。

  贺意波摄(人民视觉)

">

  图为湘钢5米宽厚板厂轧制生产线正在生产。
  贺意波摄(人民视觉)

  图为成都高新区云克药业核药生产基地正在试运行。

  祝三平摄(人民视觉)

">

  图为成都高新区云克药业核药生产基地正在试运行。
  祝三平摄(人民视觉)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级高新区大有可为。不论是创新能力,还是企业实力、产业竞争力,高新区优势突出。

  新春伊始,本报记者探访5家园区,他们有的致力于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的在强链补链延链、融资优化上积极探索。高新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面临哪些挑战?有什么好经验好做法?如何继续发挥优势、乘势而上?5位国家级高新区的有关负责同志分享感受、介绍做法、交流经验。

  ——编  者

  

天津滨海高新区——

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本报记者  靳  博

  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对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培育。怎样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助力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我们高新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构建起先进电池、光伏、风电三大产业链条及N个前瞻新赛道的“3+N”新能源特色化产业体系。前不久,就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比如,年产8吉瓦的TCL中环叠瓦高效光伏组件项目、年产6000万只的力神大聚合物电池项目竣工投产,区内电池行业龙头企业投资的蓝天产业园项目也正式启动。

  毋庸讳言,新能源产业当下整体面临挑战,为帮助区内新能源企业回稳经营,我们搭建起本地企业撮合对接桥梁,为企业提供应用场景。比如,协助航天电池生产企业电科蓝天举办了合作伙伴大会,协同对接区内应用场景。眼下,这家企业正满负荷生产,还通过与天津本地高校合作,实现生产线柔性生产、自动化检测等改造升级,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大幅提升,产线用户订单提高了两倍。

  今年,我们会继续做好各方面工作,为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对接提供良好环境,让这些“领头羊”落地扎根。例如,研究制定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因地制宜确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路线;从政策引导、产业培育、应用示范、生态营造等方面发力,引育经营主体和人才;实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搭建成果转化平台等。

   

辽宁沈阳高新区——

强链延链,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  刘佳华

  记者:作为新兴产业,民用航空产业涉及环节多、产业链长。怎样更好地强链补链延链,发挥特色产业的集聚效应?

  辽宁沈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贵勇:民用航空产业是我们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具体细分为飞机大部件生产、燃气轮机总装及核心部件生产和航空发动机装置配套生产3条产业链。目前,已集聚相关企业近50家,其中规上企业16家,2024年产值69.7亿元,同比增长约77.8%。

  增速来之不易,既要归功于强链补链延链,也离不开持续的科技创新。

  前段时间,我到高新区内民用航空产业的龙头企业——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跟进沟通、解决问题,见到公司负责人,唠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吸引产业链上下游落户、进行本地配套。

  前不久就有成果。我们以商招商,一家航空复合材料公司落户高新区建设生产基地,今年春季就开工建设。关键是,它填补了本地民用航空产业链中复合材料领域的空白。

  招引这个项目,我们一方面依托沈飞民机公司订单支持,凸显成本优势;另一方面给予人才引进、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我们深知,只有依托龙头企业的稳定订单优势、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叠加我们的政策和营商环境优势,才能更高效更精准,产业链韧性也更强。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辽宁工业体系比较完备,要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更为我们壮大民用航空产业指明了方向。

  今年,我们会加大招商引资特别是产业链招商的力度,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还将继续为高新区内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搭建更多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助力产业体系建设。

  相信随着强链补链延链,民用航空产业在我们高新区能“飞”得更高更远。

  

江苏无锡高新区——

融资优化,助力企业成果转化

本报记者  姚雪青

  记者:成果转化和扩大生产,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怎样创新投融资机制,为高新区内企业提供助力?

  江苏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我们高新区内,以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为主导产业的创新型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初创型企业过半。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手握专利技术,但在“从1到10”迈进过程中可能会遭遇融资难题。

  我举个例子,无锡亘芯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院士团队组建并招引落地的初创型企业。它在半导体检测方面拥有多项先进技术及发明专利,但在技术转化中同样面临资金需求量大的挑战。

  怎么办?我们创新投融资机制,通过将财政拨款转化为投资款的“拨转投”模式,为企业提供了5000万元科技补贴,共担前期发展风险,到了2024年初进展到第一轮市场化融资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将这笔补贴按照融资的市场价格调整为投资,持续对企业进行关注和服务。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企业短期资金需求,还为企业带来产业链资源对接、市场拓展等增值服务,同时也增加了补贴资金回笼的渠道和方式,让财政资金的流转与使用效率更高——同样的一笔钱,现在可以支持更多企业了!

  截至2024年底,高新区已有3家企业得到“拨转投”机制支持,良好的效果也激励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会对“拨转投”机制的流程进一步规范、优化,让更多“人才+硬科技”的企业获得精准、及时的支持。对已实施的项目,也会及时跟进,做好产业配套服务,牵线搭桥做好投后赋能。

  

湖南湘潭高新区——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申智林

  记者:在大家印象里,钢铁等产业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高新区如何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让特色传统产业更优更强?

  湖南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文龙:我们高新区成立30多年了,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逐步形成了电机电控电传动、精品钢材及新材料两个优势产业,但部分链上企业仍存在生产效益不高,产业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率偏低等问题。

  传统产业如何“老树发新芽”?要向创新要动力,向科技要动能,推动传统产业,特别是重点领域优先智能化改造。前段时间,我到湘钢等园区重点企业走访。湘钢的5米宽厚板厂,整个生产流程实现了全自动化、智能化。企业负责人骄傲地介绍,这是全国钢铁行业中的首个5G应用场景。

  一组数据可以直观体现效益:智慧工厂建设完成后,湘钢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0%,截至2024年9月,节约运营成本2.5亿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今年我们会持续发挥先进钢铁材料产业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方面,重点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钢铁生产制造、深加工以及运输服务等环节的应用;另一方面,引导行业内“专精特新”企业优化创新布局,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和标志性工程项目等建设工作,构建“研发+转化+生产”全链条生态体系,让园区产业活力更加朝气蓬勃。

   

四川成都高新区——

锚定赛道,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本报记者  游  仪

  记者: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高新区的一项重要使命,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怎样更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四川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小宁:未来产业发展向好,既要引进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还要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布局新板块、新业务。

  成都市去年出台意见,提出围绕前沿生物等六大方向培育未来产业,并细化成核医药等24个细分赛道。核医药就是我们高新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走访座谈我们发现,核医药产业创业门槛很高,医药制剂研发项目落地受全生命周期配套服务能力影响也很大。有困难不怕,大家一起面对、解决。

  我们和高新区内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了核药创新平台,今年就能形成初步服务能力。从核素设备提供、同位素供应到分析检测、临床试验等,创新平台能解决不少问题。

  一次大健康产业生态圈政企座谈会上,大伙面对面围坐,谈供需、提建议,高新区内的云克药业建议加快核医药产业的企业链群发展,并希望能在核药生产基地建设中得到支持。

  我们在依法合规框架内简化流程,还与主管部门密切沟通协调,帮助企业加快竣工验收。前不久,云克药业核药生产基地正式落成。基地配套的放射性药品研发中心、中试平台和转化平台,除能满足企业自身新品升级开发外,还可以为核药企业提供放射性药物委托研究和生产服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核药研发需要明确疾病的靶点,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高效地进行靶点预测和筛选。今年,我们会努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向小分子结构的发现和优化领域进行延伸拓展,争取在核药研发上取得更大突破,让核医药产业的发展优势更凸显。

  本期统筹:祁嘉润

  版式设计:蔡华伟

  融媒合作: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6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韩国一些政府部门屏蔽对DeepSeek访问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韩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已屏蔽对DeepSeek的访问,此前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度、美国、日本等国也传出禁止或限制使用D...

    时间:02-06
  • 卢沙野已担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郭嘉昆应询指出,中国政府已经任命卢沙野大使接替吴红波大使,担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卢沙野特别代表将协助协调处理涉欧事...

    时间:02-06
  • 安徽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喜安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2月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安徽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喜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2-06
  • 节后首个工作日,重大工程建设热火朝天

      节后首个工作日,重大工程建设热火朝天(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记者  窦瀚洋  王欣悦  郑洋洋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正...

    时间:02-06
  • 返程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交通部门全力应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预计2月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4亿人次。春节假期结束后,铁路客流以探亲、旅游流为主,呈现出各地向主要城市流动的特点,整体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时间:02-06
  • 新闻1+1丨多地“新春第一会”登场 释放出哪些新信号?专家解读→

      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多地“新春第一会”密集登场。南北同频,破局关键,拼经济、优环境、抢开局,各自起笔,不同主题里,描绘着怎样的发展新图景?又释放出哪些高质量发展的新信号?专家分析解读↓  多地“新春第一会”登...

    时间:02-06
  • 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2月6日下午,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

    时间:02-06
  • 泰国总理佩通坦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2月6日上午,泰国总理佩通坦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

    时间:02-06
  • 泰国总理佩通坦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2月6日上午,泰国总理佩通坦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

    时间:02-06
  • 首善答卷|“颜值爆表”的北京

      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2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让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实践深入人心。   十多年里,北京市以“一微克”行动为主线,向雾霾宣战。自2021年起,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四年达到...

    时间:0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