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访五家高新区 谈新质生产力(经济新方位·对话·2025加油干)

2025-02-06 08:0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电科蓝天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专门为我国南极科考站配套设计的新能源微电网系统。

  王 辰摄(人民视觉)

">

  图为电科蓝天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专门为我国南极科考站配套设计的新能源微电网系统。
  王 辰摄(人民视觉)

  图为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厂区一隅。

  沈阳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

  图为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厂区一隅。
  沈阳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图为无锡高新区内一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在监控生产作业。

  王雪莹摄(人民视觉)

">

  图为无锡高新区内一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在监控生产作业。
  王雪莹摄(人民视觉)

  图为湘钢5米宽厚板厂轧制生产线正在生产。

  贺意波摄(人民视觉)

">

  图为湘钢5米宽厚板厂轧制生产线正在生产。
  贺意波摄(人民视觉)

  图为成都高新区云克药业核药生产基地正在试运行。

  祝三平摄(人民视觉)

">

  图为成都高新区云克药业核药生产基地正在试运行。
  祝三平摄(人民视觉)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级高新区大有可为。不论是创新能力,还是企业实力、产业竞争力,高新区优势突出。

  新春伊始,本报记者探访5家园区,他们有的致力于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的在强链补链延链、融资优化上积极探索。高新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面临哪些挑战?有什么好经验好做法?如何继续发挥优势、乘势而上?5位国家级高新区的有关负责同志分享感受、介绍做法、交流经验。

  ——编  者

  

天津滨海高新区——

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本报记者  靳  博

  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对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培育。怎样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助力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我们高新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构建起先进电池、光伏、风电三大产业链条及N个前瞻新赛道的“3+N”新能源特色化产业体系。前不久,就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比如,年产8吉瓦的TCL中环叠瓦高效光伏组件项目、年产6000万只的力神大聚合物电池项目竣工投产,区内电池行业龙头企业投资的蓝天产业园项目也正式启动。

  毋庸讳言,新能源产业当下整体面临挑战,为帮助区内新能源企业回稳经营,我们搭建起本地企业撮合对接桥梁,为企业提供应用场景。比如,协助航天电池生产企业电科蓝天举办了合作伙伴大会,协同对接区内应用场景。眼下,这家企业正满负荷生产,还通过与天津本地高校合作,实现生产线柔性生产、自动化检测等改造升级,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大幅提升,产线用户订单提高了两倍。

  今年,我们会继续做好各方面工作,为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对接提供良好环境,让这些“领头羊”落地扎根。例如,研究制定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因地制宜确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路线;从政策引导、产业培育、应用示范、生态营造等方面发力,引育经营主体和人才;实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搭建成果转化平台等。

   

辽宁沈阳高新区——

强链延链,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  刘佳华

  记者:作为新兴产业,民用航空产业涉及环节多、产业链长。怎样更好地强链补链延链,发挥特色产业的集聚效应?

  辽宁沈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贵勇:民用航空产业是我们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具体细分为飞机大部件生产、燃气轮机总装及核心部件生产和航空发动机装置配套生产3条产业链。目前,已集聚相关企业近50家,其中规上企业16家,2024年产值69.7亿元,同比增长约77.8%。

  增速来之不易,既要归功于强链补链延链,也离不开持续的科技创新。

  前段时间,我到高新区内民用航空产业的龙头企业——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跟进沟通、解决问题,见到公司负责人,唠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吸引产业链上下游落户、进行本地配套。

  前不久就有成果。我们以商招商,一家航空复合材料公司落户高新区建设生产基地,今年春季就开工建设。关键是,它填补了本地民用航空产业链中复合材料领域的空白。

  招引这个项目,我们一方面依托沈飞民机公司订单支持,凸显成本优势;另一方面给予人才引进、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我们深知,只有依托龙头企业的稳定订单优势、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叠加我们的政策和营商环境优势,才能更高效更精准,产业链韧性也更强。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辽宁工业体系比较完备,要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更为我们壮大民用航空产业指明了方向。

  今年,我们会加大招商引资特别是产业链招商的力度,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还将继续为高新区内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搭建更多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助力产业体系建设。

  相信随着强链补链延链,民用航空产业在我们高新区能“飞”得更高更远。

  

江苏无锡高新区——

融资优化,助力企业成果转化

本报记者  姚雪青

  记者:成果转化和扩大生产,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怎样创新投融资机制,为高新区内企业提供助力?

  江苏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我们高新区内,以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为主导产业的创新型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初创型企业过半。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手握专利技术,但在“从1到10”迈进过程中可能会遭遇融资难题。

  我举个例子,无锡亘芯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院士团队组建并招引落地的初创型企业。它在半导体检测方面拥有多项先进技术及发明专利,但在技术转化中同样面临资金需求量大的挑战。

  怎么办?我们创新投融资机制,通过将财政拨款转化为投资款的“拨转投”模式,为企业提供了5000万元科技补贴,共担前期发展风险,到了2024年初进展到第一轮市场化融资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将这笔补贴按照融资的市场价格调整为投资,持续对企业进行关注和服务。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企业短期资金需求,还为企业带来产业链资源对接、市场拓展等增值服务,同时也增加了补贴资金回笼的渠道和方式,让财政资金的流转与使用效率更高——同样的一笔钱,现在可以支持更多企业了!

  截至2024年底,高新区已有3家企业得到“拨转投”机制支持,良好的效果也激励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会对“拨转投”机制的流程进一步规范、优化,让更多“人才+硬科技”的企业获得精准、及时的支持。对已实施的项目,也会及时跟进,做好产业配套服务,牵线搭桥做好投后赋能。

  

湖南湘潭高新区——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申智林

  记者:在大家印象里,钢铁等产业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高新区如何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让特色传统产业更优更强?

  湖南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文龙:我们高新区成立30多年了,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逐步形成了电机电控电传动、精品钢材及新材料两个优势产业,但部分链上企业仍存在生产效益不高,产业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率偏低等问题。

  传统产业如何“老树发新芽”?要向创新要动力,向科技要动能,推动传统产业,特别是重点领域优先智能化改造。前段时间,我到湘钢等园区重点企业走访。湘钢的5米宽厚板厂,整个生产流程实现了全自动化、智能化。企业负责人骄傲地介绍,这是全国钢铁行业中的首个5G应用场景。

  一组数据可以直观体现效益:智慧工厂建设完成后,湘钢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0%,截至2024年9月,节约运营成本2.5亿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今年我们会持续发挥先进钢铁材料产业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方面,重点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钢铁生产制造、深加工以及运输服务等环节的应用;另一方面,引导行业内“专精特新”企业优化创新布局,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和标志性工程项目等建设工作,构建“研发+转化+生产”全链条生态体系,让园区产业活力更加朝气蓬勃。

   

四川成都高新区——

锚定赛道,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本报记者  游  仪

  记者: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高新区的一项重要使命,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怎样更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四川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小宁:未来产业发展向好,既要引进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还要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布局新板块、新业务。

  成都市去年出台意见,提出围绕前沿生物等六大方向培育未来产业,并细化成核医药等24个细分赛道。核医药就是我们高新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走访座谈我们发现,核医药产业创业门槛很高,医药制剂研发项目落地受全生命周期配套服务能力影响也很大。有困难不怕,大家一起面对、解决。

  我们和高新区内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了核药创新平台,今年就能形成初步服务能力。从核素设备提供、同位素供应到分析检测、临床试验等,创新平台能解决不少问题。

  一次大健康产业生态圈政企座谈会上,大伙面对面围坐,谈供需、提建议,高新区内的云克药业建议加快核医药产业的企业链群发展,并希望能在核药生产基地建设中得到支持。

  我们在依法合规框架内简化流程,还与主管部门密切沟通协调,帮助企业加快竣工验收。前不久,云克药业核药生产基地正式落成。基地配套的放射性药品研发中心、中试平台和转化平台,除能满足企业自身新品升级开发外,还可以为核药企业提供放射性药物委托研究和生产服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核药研发需要明确疾病的靶点,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高效地进行靶点预测和筛选。今年,我们会努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向小分子结构的发现和优化领域进行延伸拓展,争取在核药研发上取得更大突破,让核医药产业的发展优势更凸显。

  本期统筹:祁嘉润

  版式设计:蔡华伟

  融媒合作: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6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评论:辜严倬云辞世,两岸各界何以共同悼念?

      中新社北京2月6日电 题:辜严倬云辞世,两岸各界何以共同悼念?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辜振甫遗孀辜严倬云4日辞世,享年105岁。连日来,两岸各界纷纷表示沉痛哀悼,传达敬重与追思。  国务院...

    时间:02-06
  • 让企业家居“C”位——河北的“新春第一会”为何与众不同?

      中新网石家庄2月6日电 题:让企业家居“C”位——河北的“新春第一会”为何与众不同?  中新网记者 张子扬 陈林  2月5日,农历新年首个工作日,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在石家庄召开。这是河北省委、省政...

    时间:02-06
  • 春节期间台湾民众银行转账金额逾七成使用移动支付

      中新社台北2月6日电 台当局货币政策主管机构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连假(1月25日至2月2日)期间,台湾民众通过银行累计转账约3333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移动银行转账金额占比逾七成,显示大众已偏好使用移动支...

    时间:02-06
  • 长沙加速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今年将新增科研机构逾800家

      中新社长沙2月6日电 (记者 唐小晴)湖南长沙市正加速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今年,长沙将引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平台,推进中车长沙科技创新中心、中科曙光长沙先进计算研究所、新紫光高性能自主可控计算研发项目等...

    时间:02-06
  • (哈尔滨亚冬会)哈工大“黑科技” 为亚冬会注入专业力量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张又元 李双余 王晨阳)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在即,哈尔滨全城都沉浸在筹备盛会的热烈氛围中。在这场亚洲顶级冰雪体育盛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科技成果和专业力量格外引人注目。亚冬会空中技巧全...

    时间:02-06
  • 武汉聚焦“六个融合”推进科创高地建设

      中新网武汉2月6日电 (记者 张芹)记者6日从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获悉,该市将重点聚焦“六个融合”,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胡军介绍,围绕深化科...

    时间:02-06
  • 亚奥理事会:哈尔滨干得漂亮!冬季运动的未来在亚洲

      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亚奥理事会)总干事兼现任世界泳联主席、来自科威特的侯赛因·穆萨拉姆,1982年就加入了亚奥理事会。  40多年来,他一路见证了中国人从1990年首次举办北京亚运会,一直到举办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

    时间:02-06
  • 安徽蚌埠“新春第一会” 政企携手共谋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蚌埠2月6日电 (记者 赵强)“作为科技创新企业,我们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玻璃新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把研发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转化为对地方经济的贡献,让更多创新链的‘好技术’变成产业链的‘新应用...

    时间:02-06
  • 严复翰墨馆馆长忆辜严倬云:她始终关切两岸

      中新社福州2月6日电 题:严复翰墨馆馆长忆辜严倬云:她始终关切两岸  中新社记者 闫旭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辜振甫遗孀、台“妇联会”前主委辜严倬云2月4日辞世。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6日在接受中新社记...

    时间:02-06
  • 广西加强与东盟人工智能合作 积蓄发展新动能

      中新社南宁2月6日电 (陈秋霞)广西6日召开农历乙巳蛇年“新春第一会”,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交流研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成为高频词。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陈刚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时代,广西...

    时间:0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