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樊生华代表:把西湖龙井的未来交给年轻人

2025-02-19 16:38: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题:樊生华代表:把西湖龙井的未来交给年轻人

  中新社记者 邵燕飞

  春茶尚未开采,但在浙江杭州西湖区,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的茶厂中已有不少实习生到岗,为即将到来的茶忙时节做准备。在樊生华眼中,这段时间也是让年轻人更快接棒炒制龙井的“黄金时期”。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2022年,西湖龙井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樊生华自幼在茶山长大,13岁开始炒茶,至今已有50多年经验。在他看来,炒茶,最考验炒茶人的性子,需全神贯注,在炒茶锅200摄氏度的高温里,根据青叶大小、老嫩程度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断变化手中的功夫,用上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等十大手法。炒制出一斤公认的好茶,一般需要5个小时。

樊生华(右)指导学生炒茶。 (受访者供图)

  为这门非遗手艺留下更多后备力量,是樊生华这些年的工作重点。最初他只招收西湖区的徒弟,后来为了培养更多“茶人”,他的茶厂也逐渐向浙江省内的实习生敞开大门。

  为更好把西湖龙井交棒给年轻人,樊生华做了很多事情。

  一方面是推动茶园管理更加智能化。西湖龙井产区多为山地,引水难度大,机械化程度低,高强度劳作令一部分年轻人望而却步。同时,茶忙时节集中,在外工作的“二代”“三代”很难抽出时间回乡采茶,这也让西湖龙井“后继难有人”。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曾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让智能化、机械化进茶园”的有关建议,希望带动年轻一代接手茶产业。去年,已有智能采茶机器人在当地的龙井茶园试水,有望实现24小时不间断绿色环保采茶;樊生华还引入无人机在自家茶园里运输肥料等重物。

  另一方面,樊生华也在努力让龙井茶制作技艺走进校园和社会。

  “有的孩子虽然成绩一般,但动手能力好,可以早一点学一门技术,多一种发展路径。”樊生华说,近十年来,他已与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合作,前往授课并接收学生实习。

  近两年,他拍摄短视频介绍西湖龙井,希望给全社会提供一本“通用教材”。视频中,从茶树的修剪、维护,到茶叶的采摘炒制,再到成品茶的冲泡、保存,每一步都讲得详细生动。樊生华笑称,制茶虽是老技艺,但要传承下去,还是需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手段。

  “年轻一代才是我们西湖龙井茶的未来。”樊生华由衷地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湖龙井手工炒制工艺,是真正“两个巴掌”的技艺,凝聚了世代茶农的智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把这项技艺传承好。

  樊生华注意到,塑料制品对当下生态环境的危害正日益加剧。“今年的全国两会,我将带去‘以竹代塑’的相关建议,呼吁政府分步骤推进此事,也希望让更多人关注这项工作。有了绿水青山,年轻人的未来才会更好。”

  【记者手记:一叶龙井看大师“AB面”】

  2月中旬的杭州已有暖意。周末清晨,中新社浙江分社采访团队来到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的茶厂,从一叶龙井中感受这位炒茶大师的“AB面”。

  在我的记忆里,他在很多场合均身着中式服装,严肃、严谨、专业的工匠精神处处显露,这是他身为西湖龙井炒茶大师的“匠人”一面。

  65岁的樊生华在52年炒茶生涯中琢磨出一套要点。例如人坐如钟,推收用力仿佛打拳,左手炒茶时,右脚要置于前侧,右手炒茶则反之。“炒茶考验耐力,经常走动、聊天的人炒不好茶。炒茶的动作看上去差不多,但力道每次都有变化,最重可达几百斤的压力,茶却不会碎。这都得靠练习和习惯。”

  虽年纪大了,但他每年都要亲自打理茶园。泡一杯西湖龙井也不可随意,例如冬天需用开水温杯、先放茶叶再冲水,夏天需先冲水再放茶叶,龙井茶只能用玻璃杯泡,不可盖杯盖……

  这种“锱铢必较”是樊生华对自己的高要求,其实也是社会的关切点所在:在机器炒茶愈发普遍的背景下,手工炒茶这项古老的“巧手”活还能“挺”多久?一心想把“老底子”守好的樊生华在地方的支持中获得信心。作为西湖龙井茶产地的杭州,以手工炒制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为主要切入点,从源头上保护提升龙井茶品质。当地还持续通过炒茶技师考核评定、举办加工技能大赛、评定大师工作室等形式载体,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保护传承当中来。

  除“匠人”外,樊生华还是“师者”。这些年,为推动炒茶手艺传承下去,他在带学生之余,还与多所学校合作推动非遗进校园。采访当日,樊生华饶有兴致地说,他现在学年轻人拍起了短视频,教人炒茶、带网友“巡山”,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西湖龙井茶。

  两个小时的采访,所有人都感觉过得很快。这位长者滔滔不绝,眼中满是对西湖龙井的热爱。离开时,他将我们送至门口,邀约采茶时再见。挥手间,周围的连片茶山在其身后,绿意更显。(中新社记者 邵燕飞)

  • 相关阅读
  • 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一审被判死缓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2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张红力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时间:02-19
  • 台“大罢免潮”来袭 舆论指民进党“当家闹事”

      中新社台北2月19日电 台湾政坛“大罢免潮”愈演愈热,舆论近日直指民进党当局罔顾民生、当家闹事。  2024年10月,台湾就流传绿营侧翼团体酝酿罢免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的消息。今年1月,作为台立法机构民进党党团召...

    时间:02-19
  • 民政部出台办法 明确对这三类非法社会组织“露头就打”

      民政部今天(19日)公布新出台的《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明确了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的责任分工、执法程序等内容。  明确打击对象:根据社会组织管理政策法规调整情况,将具有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

    时间:02-19
  • 多家央企领导班子密集调整

      中新网北京2月19日电(李京统)近日,多家央企领导班子出现调整。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大唐集团两家能源企业“换帅 ”:  邹磊任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此前他任中国大唐集团董事长;  吕军任中国大唐集团董事长,此前他...

    时间:02-19
  • 2025稳外资行动方案来了!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5〕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已经...

    时间:02-19
  • 中欧合作科学卫星“天关”捕捉到罕见X射线双星系统

      中新网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欧合作科学卫星“天关”(又称“爱因斯坦探针”,EP)最新又收获一项重要天文发现——其搭载的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万星瞳”)在银河系邻近的小麦哲伦云星系内,捕捉到来自一对...

    时间:02-19
  • 外交部:愿同马来西亚一道助力区域合作结出更多硕果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记者冯歆然、朱超)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9日表示,中方支持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愿同马方一道,助力区域合作结出更多硕果。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马来西亚...

    时间:02-19
  • 王毅会见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见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  王毅说,当今世界乱象丛生,全球治理面临困难。作为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国,中方倡议召开“践行多边主义,改...

    时间:02-19
  • 受贿1.77亿余元!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受贿案一审宣判

      2025年2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张红力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追缴在案的张...

    时间:02-19
  • 空军招飞定选全面启动!AI“面试官”来了→

    近日2025年度空军招飞定选工作全面启动今年招飞选拔引入了新技术、新设备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招飞选拔招飞定选是招飞选拔的最后一关主要包含医学选拔和心理选拔其中医学选拔就包含了100多项检测主要是对长期健康与人机...

    时间:02-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