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建设好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2025-02-21 08: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据统计,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公共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面子”,不单是一个物理空间,也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公共场域,更是体现城市人文风貌和社会底蕴的文化景观。城市更新中对于公共空间的改造,不仅是公共设施的重建活动,而且是城市公共文化价值的再造行动,关系着市民对于城市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共鸣。因地制宜实施城市更新,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建设好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着力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突出公共性,以文化联结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社会交往。生活的高度公共性是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公共”来源于人们进入和使用共同空间,在此相遇和互动,并由此产生情感联结和文化共鸣。城市工作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在一个主要由陌生人构成的环境中,怎样把人与人之间自发的“萍水相逢”般的联结变成自觉的“唇齿相依”般的团结。重塑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要坚持共建共享,营造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激励人们在这片空间中进行不同活动,增进各类人群的空间集聚和在地情感联结。比如,设计建造于1932年的上海花园住宅“66梧桐院·天平邻里汇”在修缮过程中精心规划了庭院空间,设有可在此交流、会客或举办小型沙龙的会客厅,居民们惬意地坐在玻璃窗前,一边品尝价格实惠的美味,一边欣赏老洋房与梧桐树组成的美妙街景。通过城市更新,可以打造设计一批公共文化空间,引导民众便捷参与、有序融入其中,从而促进各类人群在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中和谐共处,增强对城市公共属性的认同。

  强化功能性,以文化凸显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特色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城市特色风貌是城市外在形象和精神特质的有机统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因素、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长期积淀形成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具有融合多元信息流、涵养文化精神、发挥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功能,对传统空间结合当前城市发展特点进行修补式更新,可以有效焕发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时代活力。比如,在北京首钢园,炼铁原料区经过改造成为北京冬奥组委驻地,园区在赛后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体育赛事、商业文化活动,实现了工业风貌、体育精神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展现了新时代北京的特色风貌。要着力统合标识、标语、图片、公共艺术品等多元媒介,挖掘、打造一批文化符号,开辟具有当地特色、品格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强民众对城市文化、公共文化的自觉认同。

  重视传承性,以文化彰显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历史文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城市更新承载着联通文脉、修复记忆的重要功能,要把文化传承工作融入城市更新行动,深度挖掘历史、民俗、传统等文化资源,丰富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乡土内涵,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元素在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中创新融合、相得益彰。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融入现代元素,可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做到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比如,北京市提出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以正乙祠戏楼、颜料会馆等为代表的“会馆有戏”文化品牌在北京越唱越响,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的演出节目,让百年戏台再现光彩,百年前会馆里“乡人欢聚看乡戏”的热闹场景得以重现。要充分用好城市这一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把握好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这一承载、展演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场域,通过在城市更新中不断巩固拓展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服务功能,引导市民感受城市魅力、传承历史文化,进一步提升民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凸显幸福感,以文化引领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强调要“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要从人的需求出发,合理配置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各类资源,提高市民文化创新活力,推动广大市民主动参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营造和维护,共同形成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要注重提升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设施的文化互动功能,让市民生活的“烟火气”在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中得到充分展现,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助推在城市生活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以人民为主体,观照人民精神需要、文化需求和情感体验,强调空间内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的人文关怀,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1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双奥之城 青春之约(两岸脉动)

      体验冰雪运动,感受北京年俗,登上八达岭长城齐唱悠扬婉转的《长城谣》,听延庆区长城文化形象代言人李杨薇讲述长城故事……2月10日,北京市延庆区迎来春节后的第一个台湾青年交流团组——台湾“大...

    时间:02-23
  • 发射架下砺精兵(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火箭军某旅发射营教导员张平坤参加军事比武考核(资料照片)。  刘明松摄(新华社发)">  火箭军某旅发射营教导员张平坤参加军事比武考核(资料照片)。  刘明松摄(新华社发)  复杂天候环境、连续...

    时间:02-23
  • 京杭大运河今年全线贯通补水启动

      本报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王浩)水利部近日印发实施《京杭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方案》,京杭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全面启动。  2025年补水计划持续至6月底,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作为...

    时间:02-23
  • 我国科研新成果!量子直接通信有望进入实际应用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记者刘祯)记者22日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获悉,我国科研团队提出了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论,并成功研制出实用化系统,创造了在104.8km标准光纤通信实验测试中连续168小时、速率为2....

    时间:02-23
  • 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营业总收入首次破万亿元

      2月22日,中关村传来好消息:2024年中关村40家特色产业园营业总收入突破万亿元。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这是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营收总规模首次破万亿元。   “就在本月,我们园区企...

    时间:02-22
  • 农工党中央召开新闻媒体记者全国两会情况通报会

    人民网北京2月22日电 2月20日,农工党中央在京召开新闻媒体记者全国两会情况通报会。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杨关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杨关林介绍了农工党的基本情况...

    时间:02-22
  • 江苏加速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本报南京2月21日电 (记者申琳)江苏省日前出台的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有关措施提出,2025年该省5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和涉农区将全部建成妇幼保健院,全省还将加快健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常住人口超过10...

    时间:02-22
  • 为技能人才创造更好环境(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加工精度要控制在千分之一毫米,一丝一毫间彰显咱们工人的工匠精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配套分厂精密车间马恒昌小组组长马兵,面对技工学校的学生...

    时间:02-22
  • 为推动科技创新献计出力(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定位。要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作用,将教育和人才统一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来,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

    时间:02-22
  • 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地有声·高质量办理委员提案)

    “网络安全产业作为国家安全的关键能力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全国政协委员、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首席技术架构师肖新光说。近年...

    时间:02-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