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赵秀君委员:让京剧之“魂”在青年演员中传承

2025-02-23 15:22: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天津2月23日电 题:赵秀君委员:让京剧之“魂”在青年演员中传承

  中新社记者 王君妍

  初春的天津中华剧院,早晨的阳光照射在安静的排练房。排练教学的工作已经结束,但老师与学生“口传心授”之声好像依然在屋内回响。

  “要演活戏中角色,不仅要学戏,还要读懂戏里的‘魂’。”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长赵秀君表示,“戏曲人才培养需要‘口传心授’的方式,不能一味求速度,更重要的是整体性、全方位的培养。”

赵秀君演出照片。(资料图,受访者提供)

  台上,她是张(君秋)派青衣的传承者,台下,她是青年演员的引导者,目光始终望向京剧艺术的未来。

  “京剧的传承不能只靠片段式教学,必须让青年演员‘吃透’整部戏的筋骨。”谈起人才培养,赵秀君语气坚定。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出了坚持“整剧式”人才培养的相关提案,并落实在同年京剧《楚宫恨》表演人才培训班相关工作中。

  培训班50多名学员来自全国9个省、市的12家院团,并由该剧演出的原班人马进行“整剧式”传授表演。就在不久前,由该培训班培养的“90后”“00后”青年演员扛起大梁,在天津中华剧院上演了《楚宫恨》青春版,让戏曲传承在舞台上得到实践。“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也是实践的艺术,百教不如一练,百练不如一演,没有传承与实践,便无法培养出优秀的演员。”赵秀君如是说。

图为赵秀君进行教学。 (资料图,受访者提供)

  谈到传承,赵秀君回忆起当年与恩师张君秋先生学习《金·断·雷》(即《金山寺》《断桥》《雷峰塔》)的过往。“《金·断·雷》是一部非常复杂的戏,涵盖了打戏、京剧西皮板式、昆曲唱曲以及二黄成套唱腔,对演员的功底有很高要求。”

  张君秋先生当年说戏时,一字一句“口传心授”,帮助赵秀君重新创作唱腔,关于昆曲部分,邀请李金鸿先生帮忙传授,可谓尽心尽力。

  “当年我提出要排《金·断·雷》时,张老师夸我有志气,因为这是一出包含不同表演的功夫大戏。”赵秀君在张君秋先生等多位老师传授下,历时半年多的排练取得了优秀成果,荣获“梅花奖”在内的多个戏曲类奖项。

  “我把所学所想在舞台上表演,在舞台下传授,当年老师怎样教我的,我也怎样表演给观众,怎样传授给学生。我想,这就是对张老师最好的致敬。”

  从舞台到讲台,赵秀君把京剧传承的担子挑起来。“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可以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传承发扬下去。”今年全国政协大会,赵秀君准备了关于促进青年演员学习后如何实践和发展的相关提案,她表示:“青年演员的技艺和名气往往不具有广泛认可度,需要各方扶持才能走得更远。”

  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让赵秀君多了一重责任:用提案架起艺术与政策的“桥梁”。“未来我将投入更多精力在青年人才培养,将老一辈艺术家留下来的国粹传承发扬。”

  【记者手记:传承不是克隆,是让经典焕发新光彩】

  在《哪吒2》火爆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就好像《哪吒2》的改编获得广泛好评,传统戏曲的传承绝不是简单的克隆复制,而是在“口传心授”中学习,在舞台上实践,用心去感受戏曲的“魂”。赵秀君希望青年演员们不仅“演”,而是要通过他们的作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下去。

  “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的延续、精神的传递。”对赵秀君而言,优秀的文化需要观众给予养分,每个时代有不同的观众,也许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对艺术的精美展示和传递的精神内核是相似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感悟戏曲的“魂”,并与新时代相结合。

  曾被大师托起的幼苗,如今已成了撑起一片绿荫的传承者。看着赵秀君在舞台上指导的身影,我突然明白,所谓的文化传承,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在时代变迁浪潮中让传统艺术找准位置,与当代社会产生共鸣。

  “认真学习,老实做人,勤恳演出。”这几个字看似简单,却不易做到。四十余年的从艺生涯,让赵秀君感悟到表演艺术的本质,同时这也是她对青年演员的寄托。“只要把戏唱进观众心里,京剧的春天就永远不会落幕。”(中新社记者 王君妍)

  • 相关阅读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宁波慈城:千年古城的“逆龄生长”

      中新网宁波2月23日电(董易鑫 王佳辉 卓璇)浙江省宁波市慈城古县城有29个兴趣社群,当地共享客厅常年活跃着一批多才多艺的空间运营主理人,食堂用餐的半数居民为年轻人……这座千年古城正“逆龄生长”。游客围观打年...

    时间:02-23
  • 广西与越南探索智慧农业合作发展方向

      中新网南宁2月23日电(陈秋霞 杨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23日介绍,由该厅组织的农业代表团本月19日至22日赴越南开展交流,共同探索智慧农业合作发展方向。  出访期间,代表团拜会越南广宁省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参观...

    时间:02-23
  • 南佐遗址水稻遗存从何而来?研究称黄土高原五千年前气候适合种植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上,出土大量5000年前碳化水稻遗存,究竟是当地种植?还是贸易所购?其作为仰韶文化晚期大型聚落遗址——甘肃南佐遗址(距今5100-4700年)发掘考古研究的重要谜题之...

    时间:02-23
  • 泉金“小三通”航线春运期间运送旅客超1万人次

      中新网泉州2月23日电 (吴冠标)据泉州海事局23日消息,今年春运期间(1月14日至2月22日),泉州至金门“小三通”客运航线累计安全运营140班次,同比增长312%,运送旅客10479人次,同比增长283%,创复航以来历史新高。  作为大...

    时间:02-23
  • 学习新语|“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统筹/制作:郭洁宇 马发展 张紫赟 陈诺  来源:新华社...

    时间:02-23
  • AI“抢人大战”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王诗涵  发于2025.2.24总第117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在DeepSeek掀起的国内AI热潮下,今年的春招刚启动,最具话题度的行业已经出现了。  据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5年春招市场行业周报(第...

    时间:02-23
  • 2025年铁路春运圆满收官 客货运量均创春运历史新高

      中新网2月23日电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2月22日,为期40天的2025年铁路春运圆满收官,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同比增长6.1%,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4.15亿吨,同比增...

    时间:02-23
  • 植物考古研究分别揭示广西福兰、江西岸遗址史前人类生活方式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新石器时代中早期,古人类拥有怎样的生业经济模式与植物利用方式?气候环境变化又如何影响古人的生存与生活方式?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时间:02-23
  • 吸引全球观众!海外游客来华感受《哪吒2》里的中国文化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自上映以来,不断刷新中国乃至全球影史纪录。由此引发的话题也形成现象级传播。《哪吒》系列电影的成功,不仅以独特的电影视觉魅力征服了观众,更使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

    时间:02-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