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第一观察|“三农”要“三增” 根本靠改革

2025-02-24 09:56:56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立彬

  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

  这是新时代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要求,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9月,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一项任务就是讨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讨论稿。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国改革始于农村,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农村,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改变了亿万农民的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

  2016年春天,安徽小岗村,习近平总书记俯身察看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感慨不已:“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扎实推进土地出让收益更多用之于农……改革之于“三农”,一直是重头戏。

  深化农村改革要抓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不能动摇。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是实现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保证,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妥善化解延包中的矛盾纠纷,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

  深化农村改革要抓底线。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同时明确提出: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这是农村改革不可逾越的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深化农村改革要守红线。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耕地保护倾注大量心血,指出“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嘱咐“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强调“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

  稳中求进。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稳”住的是“三农”基本盘,是守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两条底线。

  以进固稳。“进”就是用好改革这个法宝,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乡统筹,让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进城”而无后顾之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推动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鼓励有条件的城市逐步将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范围。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共同富裕,几亿农民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会释放巨大的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相关阅读
  • 中国“低空经济”如何成为发展“新引擎”(国际论道)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乐土镇屈庙村田间,农机技术人员(左三)向飞手介绍植保无人机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胡卫国摄(人民图片)">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乐土镇屈庙村田间,农机技术人员(...

    时间:02-24
  • 它们何以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和龙大洞遗址出土的细石叶技术产品。  辽宁大学供图">  和龙大洞遗址出土的细石叶技术产品。  辽宁大学供图  下汤遗址发现的食物加工场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下汤...

    时间:02-24
  • “打”个公交正悄然流行

      整装待发的响应公交车。  重庆公交集团供图">  整装待发的响应公交车。  重庆公交集团供图  响应公交车行驶在路上。  雷 键摄">  响应公交车行驶在路上。  雷 键摄  重庆响...

    时间:02-24
  • 中国队包揽乒乓球亚洲杯奖牌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孙龙飞)23日,第三十四届国际乒联—亚乒联盟亚洲杯在深圳结束所有赛程。中国乒乓球队选手王楚钦和王曼昱分别夺得男单、女单冠军,中国队收获全部奖牌。  本届赛事设男...

    时间:02-24
  • 我国部署加强鸟类等野生动植物保护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董丝雨)记者从国家林草局组织召开的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获悉:我国近期将持续推进“清风行动2025”和“清山清套专项行动”,并组织开展...

    时间:02-24
  • 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寇江泽)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凝聚生态环境领域...

    时间:02-24
  • 饿肚子入睡和吃点夜宵哪个更健康(服务窗)

      夜晚是一天中大脑和身体放松、修复的时刻。但是对于很多加班到很晚以及需要上夜班的人群来说,由于晚上仍在工作,睡前常常面临一个选择:是忍着饥饿入睡,还是吃点夜宵?这两种方式,究竟哪一种更健康?带...

    时间:02-24
  • 量子直接通信有望进入实际应用(科技自立自强)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王昊男)记者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量子院”)获悉:该院与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相关团队合作,提出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论,并成功研制出实用化系统,创造了在104....

    时间:02-24
  • 智能农机“开进”思政课堂(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您为什么要搞农机研究?”  “因为把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一直是我的梦想。”  “您为什么要搞无人农场?”  “因为我们要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  近日,华...

    时间:0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