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黄绵松委员:与水“过招” 众智成谋

2025-02-26 18:42: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黄绵松委员:与水“过招” 众智成谋

  作者 黄欣欣 朱贺

  “雨天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时候。”从事水环境治理工作近十年,调研期间,黄绵松办公室里常备一套雨具。哪里出现积水、内涝?是否有污染物溢流排放?排口水质如何?冒雨巡查,是这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治水”常态。

  参与宁夏城市节水改造

  黄绵松如今在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担任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他的家乡在宁夏,其中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的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列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黄沙漫卷、水贵如油”,是他至今历历在目的儿时记忆。

2024年8月,黄绵松(左)在甘肃调研当地防沙治沙、生态保护修复等情况。(受访者供图)

  高考填报志愿,他坚定选择清华大学水利系,之后回到固原,用八年时间参与将昔日极度缺水的“旱海”改造成海绵城市的实践,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最年轻界别的委员

  不过,黄绵松说,一切都是“众智成谋”。从并肩工作的团队到如今担任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的委员,他一路走来,同仁之间碰撞产生火花、讨论凝聚共识,是成事的重要原因。

  尤其设立于2023年的环境资源界,是全国政协最年轻的界别。数十年学水、与水“过招”,成为这一新界别的委员,“在时代变化中找准坐标”是黄绵松给自己的定位。

2024年9月,黄绵松(右二)在安徽调研长江流域城镇污水垃圾治理情况。(受访者供图)

  两年履职,黄绵松感受到,“每个委员的背景、专业知识都不一样,大家聚在一起针对一件事从不同角度探讨,能形成更系统、科学的认识”。

  以一份关于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提案为例,黄绵松向记者介绍,有的委员是政府官员,提出进一步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宏观思考,有农业专家关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还有委员认为应加强风险防控。

  “从不同切口深入发现问题,最终合力促成‘1+1大于2’的效果。”黄绵松说,在政协平台上,各方围绕问题形成共识,既精准又能推动协同行动。

  去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及,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今年出席全国政协大会,黄绵松关注的方向也与之相关。

  “我也是政协‘大课堂’的学生”

  一线调研经历让他认识到,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愈发需要水务、住建、市政等多部门协同,可借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环保行业,系统提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管理水平;聚焦污水处理,他建议完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价费机制。

  提交提案、社情民意信息11项,开展调研7次、座谈讨论发言14次……一组数字反映黄绵松2024年的履职经历,其中走进北京小学、开展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令他印象格外深。课堂上,他向400多名学生讲解海绵城市的概念,授课结束收到孩子们亲手绘制的一沓手抄报。展开画纸,黄绵松认为,海绵城市的理念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我也是政协‘大课堂’的学生。”作为最年轻界别的最年轻委员,从水利、市政、园林、环保到科技,黄绵松不断接触新领域。他说,这不是跨界,是“紧随时代需要,乘势而上”。

  【记者手记:治水中的舍与得】

  采访黄绵松时,他刚结束数小时的工作会议。随后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仍能高度集中精力,声音洪亮,清晰讲述有关调研、提案工作的思考。

  2024年是他几乎全年无休的一年。黄绵松说,刚从宁夏出差回来,马上又要去云南、湖北开展工作。

  “很多人觉得我方方面面都可以兼顾,其实我也舍弃了很多东西。”黄绵松谈起2018年一位前辈赠送他的字,上面写着,“能舍者天地不弃,既得者无愧于心”。黄绵松说,先后辗转多地工作,这幅字一直携带在身边。

  “治水工作中,什么是你的舍和得?”在采访中,中新社记者询问黄绵松。

  “得到了家乡的山清水秀、得到了乡亲们的笑脸,得到了一个无比优秀的团队,我的孩子也得到了一个最好的榜样。”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系歌写着,“前面是滚滚的江水,身后是灯火辉煌,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战斗着奔向前方。”2025年,黄绵松继续这样的治水生活。(作者 黄欣欣 朱贺)

  • 相关阅读
  • 中新网评:借“防统战”行“台独”之实,民进党的封杀令有多荒谬?

      中新网北京2月26日电(燕新台)近日,民进党当局以所谓“保护台湾青少年免于被统战”为由,对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等大陆高校下达“封杀令”,禁止岛内公私立大学与其交流合作,还禁止岛内高中职校方鼓励台湾学生到此就读,甚...

    时间:02-26
  • 藏历新年前 西藏左贡县亚中村农牧民收到197.22万元分红

      中新网拉萨2月26日电(刘晓江)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26日介绍,在藏历新年来临前,该县田妥镇亚中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举行一年一度的分红大会。现场,全村农牧民共领取、兑现分红资金及物资197.22万元(人民币,下同)。图为...

    时间:02-26
  • 成都亮2024年发展答卷:创新强劲、开放跃升、民生加码

      中新网成都2月26日电 (王利文)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6日开幕,市长王凤朝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全面总结2024年发展成果并部署新一年重点工作。一系列亮眼数据和发展规划彰显了这座城市...

    时间:02-26
  • “共建协同格局 共筑产业高地”上海普陀牵头发起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作倡议

      中新网上海2月26日电 (高志苗)26日,上海市普陀区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工作大会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普陀区与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七个城市携手,发起“共建协同格局 共筑...

    时间:02-26
  • 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 浙江底气何在?

      中新网杭州2月26日电(林波 曹丹)打造“五个新高地”、推进“3个+”的改革创新举措、抓好7项重点工作……2月26日,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在该省举办的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浙江将高规格...

    时间:02-26
  • 西藏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盟正式启动

      中新网拉萨2月26日电(泽塔雍措)西藏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市集暨“西藏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盟计划”发布活动26日在拉萨举行。  活动现场,西藏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西藏自治区精神文明办”)介绍...

    时间:02-26
  • 九三学社倾听民企心声 “把脉”智慧医疗助发展

      中新网杭州2月26日电(鲍梦妮 陈欣)2月26日,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联合杭州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等走进杭州市临平区,调研当地生物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把脉”人工智能和智慧医疗等关键技术难点。调...

    时间:02-26
  • 浙江多维激发文化新动能

      中新网杭州2月26日电(鲍梦妮)2月26日,浙江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办。现场,该省多部门负责人结合重大文化项目建设、重大文化研究项目开展、做好“文化+科技”大文章等进行发布,对外介绍浙江多维...

    时间:02-26
  • “向绿图强” :海南交通先行

      中新网海口2月26日电 (记者 王晓斌)“‘向绿图强’,交通先行。”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和信息化处负责人姚育章26日在海口表示,交通运输行业将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推动节能减碳,让交通运输更高效、更绿色、更可持续。 ...

    时间:02-26
  • 海口加快推进深化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

      中新网海口2月26日电 (记者 王晓斌)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宋延巍26日表示,海口将加快推进深化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健全政府、企业、社区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适应气候变化管理体系,...

    时间:02-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