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香雪如海梅花开(一朵花读懂一座城)

2025-02-28 05:41:00

来源:人民日报

  南京梅岗景区盛开的梅花。

  冯  芃摄(人民视觉)

" style="max-width: 100%; text-wrap: wrap;">

  南京梅岗景区盛开的梅花。
  冯  芃摄(人民视觉)

  梅花与仿古建筑相映成趣。

  博 澜摄(人民视觉)

">

  梅花与仿古建筑相映成趣。
  博 澜摄(人民视觉)

  绽放的梅花“南京红”。

  黄昱东摄(人民视觉)

">

  绽放的梅花“南京红”。
  黄昱东摄(人民视觉)

  一只黄腹山雀停留在梅花“粉红朱砂”枝头。

  黄昱东摄(人民视觉)

">

  一只黄腹山雀停留在梅花“粉红朱砂”枝头。
  黄昱东摄(人民视觉)

  南京梅花山,梅花花海五彩斑斓,市民游客穿行其中赏梅观景。

  冯  芃摄(人民视觉)

">

  南京梅花山,梅花花海五彩斑斓,市民游客穿行其中赏梅观景。
  冯  芃摄(人民视觉)

  游客在南京一处景区拍摄梅花。

  网友“二马”摄(本图为栏目与南京广播电视台微博联合征图活动入选图片)

">

  游客在南京一处景区拍摄梅花。
  网友“二马”摄(本图为栏目与南京广播电视台微博联合征图活动入选图片)

  身着古风服饰的游客在梅花前留影。

  唐  辉摄(人民视觉)

">

  身着古风服饰的游客在梅花前留影。
  唐  辉摄(人民视觉)


  赏花

  古都南京的早春,总是从东郊梅花山的枝头开始绽放。风还透着寒意,但几朵“粉红朱砂”却悄然挂上枝头,在风中轻轻摇曳。

  于是,梅花山从冬天醒来,漫山遍野的梅花次第开放,红的朱砂、粉的宫粉、白的玉蝶、绿的绿萼……云蒸霞蔚,香雪如海。

  于是,南京城也从冬天醒来,人们扶老携幼走向梅花山,穿行花海、笑靥如花。南京的春天,就这样热热闹闹地来了。

  文化之花,绽放城市底蕴

  梅花是一朵文化的花,南京是一座文化名城,花与城,因文化紧密相连。

  梅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寄托着人们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千百年来,梅花以其凌霜傲雪的风姿、迎寒飘散的清香、经冬弥坚的品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象征。

  南京的文化盛于六朝,南京有记载的植梅赏梅活动也始于此。“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北朝诗人陆凯一首《赠范晔》,成为咏梅诗中较早的名篇。

  到了唐宋,南京已成片植梅,诗人们赏梅咏梅,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昨日北湖梅,初开未满枝”,李白笔下的北湖,正是今日的玄武湖,湖畔的梅花在唐诗中摇曳生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这首《梅花》更是传唱了近千年。

  梅花的淡泊清雅,颇与宋代文化气质相通,因此宋人咏梅诗词中名篇尤多。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人歌咏的梅花,多与白雪、月色相伴,寒风中的一缕缕幽香沁人心脾。

  及至明代,南京人在紫金山下的梅花坞赏梅咏梅、以梅会友,梅花诗会、梅花宴等渐成风尚。

  千百年来,梅文化浸润着南京这座城,人们踏雪寻梅,诗意的审美体验与清雅脱俗的精神气节共同塑造了独特的城市文化。

  革命之花,映照不屈精神

  在严寒中顽强生长的梅花,与南京这座不屈的城市精神相通。

  近代历史中的南京,经受过战乱、外敌入侵之苦,还曾遭受大屠杀的深重灾难。南京人民一次次顽强抗争,为这座城市赢来胜利和新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无数仁人志士,更是在这里写下壮丽篇章。

  雨花台,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就义的地方。1927年后,在白色恐怖之下,共产党人坚持同反动派长期斗争,用鲜血浇灌着革命的花朵。在雨花台,仅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还有许多无名烈士长眠于此。新中国成立后,在雨花台烈士群雕的东侧山岗,人们陆续种下大片梅树。每年初春,人们徜徉于这片红梅的海洋,深情缅怀革命先烈。

  梅园新村,当年中共代表团所在地。在抗战胜利后的内战阴云下,周恩来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在这里坚持对敌斗争,从1946年5月进驻到1947年3月撤离,历时10个月。如今,梅园新村作为红色教育、青少年教育的一处重要基地常年开放,观众络绎不绝。

  1982年4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梅花定为南京的市花。1983年1月8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纪念日,在南京市召开的市花命名仪式上,市政府向全市300多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赠送了梅树幼苗,鼓励青少年像梅花那样坚强向上。

  幸福之花,记录美好生活

  年年初春,南京人都翘首期盼与梅花的约会。从寒风中的含苞待放,到悄然绽放的东风第一枝,再到漫山遍野的迎风怒放……人们探梅、赏梅、寻梅,与梅花共度一个个色彩缤纷的春天。

  南京的赏梅胜地,除了东郊的梅花山,西郊的古林公园梅岭、南郊的雨花台梅岗等地同样游人如织。近年来,梅岗新种植了大片梅树,还修建起访梅亭、问梅阁、寒香轩等仿古建筑,花开时节香雪满树,梅影横窗,暗香浮动。许多年轻人来这里打卡拍照,定格下与梅花同框的青春瞬间。

  换上古装、做好妆造,游客张萌置身梅花丛中,在摄影师唐辉的镜头里仿佛穿越了时光。唐辉近年经常来梅岗拍照,“梅树虬曲的枝干有着苍劲的生命力,希望能拍出它们独特的韵味。”唐辉说。

  梅花山赏梅,从相沿成俗,逐渐发展为节日。1996年,首届南京国际梅花节举办,至今已办了多届,以花为媒、汇聚热爱。

  梅花开五瓣,人们常说“梅开五福”,象征着福寿康宁、快乐吉祥。南京人珍爱这美好寓意,将梅花元素融入日常。人们把梅花含在口里——梅花糕形如梅花,入口时香甜软糯,是南京人喜爱的美食;人们与梅花相伴出行——南京地铁的标志以梅花为主体元素,梅香跟随市民的脚步越飘越远。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在这千树万树含笑的梅花中,南京城迎来了又一个美好的春天。

  

  花笺

  南京·梅花

  梅花,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是中国传统名花。叶片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8厘米,叶缘具细锐锯齿;花单生或几朵簇生,花单瓣、复瓣至重瓣,呈白、粉、红、紫等色,具芳香,先于叶开放;花期因地域气候差异,多在12月至翌年3月。

  梅花宜栽植于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修剪以疏剪为主,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作为长寿树种,合理养护下树龄可达百年以上。

  资料来源: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梅花研究中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8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全文如下。  为加强和...

    时间:02-28
  •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为验证月球岩浆洋假说补上月背“拼图”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为验证月球岩浆洋假说补上月背“拼图”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刘祯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 由国家航天局组织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

    时间:02-28
  • 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林丽鹂)记者27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已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

    时间:02-28
  • 青老互助 双向奔赴(民生一线)

      核心阅读  提供技能培训,帮助社区青年人成长成才;带动青年人参与,丰富社区为老服务内容;成立志愿服务队,为年轻老人“发挥余热”搭建平台……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街道青年东路社区,带动社区...

    时间:02-28
  • 没有无法抵达的彼岸

      徐京坤在操作帆船。  受访者供图">  徐京坤在操作帆船。  受访者供图  旺代环球帆船赛被誉为“航海界的珠穆朗玛峰”,要求参赛者独自驾驶帆船绕地球航行,中途不停靠、无外援和补给。从1...

    时间:02-28
  • “第一百”与“第一”(快评)

      一人、一手、一船,劈开巨浪。徐京坤用99天的时间,在旺代环球帆船赛历史上刻下第一百位完赛者的标记。虽是百名,却是“第一”——中国第一位完成此项壮举的船长。  “第一”来之不易。“海口号...

    时间:02-28
  • 世界运动会历史上首支火炬“竹梦”亮相成都

      本报成都2月27日电 (记者宋豪新、游仪)27日,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火炬“竹梦”在成都发布,这也是世界运动会历史上首支火炬。  随着“蜀锦礼盒”缓缓打开,世运会火炬“竹梦”惊艳亮相。“...

    时间:02-28
  • 新修订的共同条令对军队正规化建设作出全面规范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金正波)2月27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  有记者提问,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中国人...

    时间:02-28
  • 警惕网络“毒流量”

      “全烂了,芒果全烂了!求求帮帮我们吧。”“今年一点都没卖出去,村里父老乡亲都盼着这点收入呢。”  前端打造悲惨人设、孵化网红,中端编撰内容、虚假摆拍、挂载链接,后端流量变现,一条炮制剧本、...

    时间:02-28
  • 不以材料厚度衡量工作力度(干部状态新观察·为基层减负赋能)

      核心阅读   为了减轻基层干部在督查检查考核中的材料负担,云南昆明着力从上级工作方式变革抓起。一方面,重塑基层考核体系,更加注重结果导向,突出工作进度和成效;另一方面,打破数据壁垒,做好数据共...

    时间:02-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