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进入凌汛开河关键期 科技“智”守黄河安澜

2025-03-05 09:47: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大河春归,冰雪消融。

2月28日16时,位于内蒙古的三盛公水利枢纽闸上河冰解冻,标志着黄河进入凌汛开河关键期。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连日来,黄河流域各级防凌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已全面进入防凌关键期工作状态,从凌情监测预报到水利工程调度,从堤防巡查到抢险准备,竖起黄河安澜的“盾牌”。

2024年11月27日,黄河内蒙古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河段出现流凌,黄河进入2024年至2025年度凌汛期。2月17日,受气温回升影响,黄河内蒙古上段封冻河段开始融冰开河。

“当前内蒙古河段漫滩面积较去年偏大,加之开河期天气形势不确定性大,防凌形势复杂多变,不容乐观。”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局副局长张乐天表示,在开河期,封冻河段聚集的冰融化成水,混杂着大量冰凌一起下泄,同时,受河道流向影响,内蒙古河段上游解冻时,下游仍封冻,很容易形成冰塞冰坝,影响洪水平稳下泄。因此,开河期是凌汛风险暴发期,也是防凌关键期。

“从2月21日起,我们即开始滚动预报预测和会商研判。”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局综合与抗旱处处长祝杰介绍,进入开河关键期后,有关部门开展逐日会商,滚动分析气温、凌情发展变化情况,研究讨论开河预报、水库优化调度方案、应急分凌方案等工作。

科学防凌、精准防凌,离不开科技赋能。

3月1日清晨,穿上厚厚的军大衣,带上望远镜、无人机、冰镩等设备,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冰情巡测队来到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新地村渠东社。这里位于三盛公水利枢纽闸下6千米,车窗外,田野里余雪未消,黄河河道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冰凌。

“我们主要是巡视开河河段,发现冰塞或冰坝及时上报处理。偎水的堤防也需要仔细检查,当前内蒙古河段被水浸泡的堤防长达111千米,这些堤防多为土堤、沙堤,长时间浸泡,出险概率较高。”巡测队队长王亚飞说,本年度凌汛期,该巡测队巡测超70天,巡测里程超1.9万千米,相当于从黄河源到入海口跑了3趟多。

加强巡测的同时,内蒙古各水文站点也同步加密监测频次。

“此前实行24段次报汛,每5天测量一次冰厚,进入开河关键期以来,1至2天就施测一次流量。”三湖河口水文站职工胡宇飞说。

据悉,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着力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依托水文站监测、冰情巡测、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黄河凌汛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天空地水工”监测手段密切监视天气和凌情发展变化,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今天堤防偎水情况怎么样?”“我们来看一下遥感实时监测堤防偎水专题巡测图,这是今天和历次监测数据的对比统计表……”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防凌会商会上,通过大屏幕,清沟、漫滩、堤防偎水情况一目了然。

据了解,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强水利一号遥感卫星凌情监测成果应用,每日开展封开河跟踪监测,漫滩、堤防偎水和清沟等专题监测频次已提高至每周2至3次。

  • 相关阅读
  • 观察丨“加减乘除”看中国高质量发展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加减乘除”看中国高质量发展  中新社记者 阚枫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读懂这份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报告,不妨用最简...

    时间:03-05
  • 政府工作报告里,关注了这些民生“小事”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政府工作报告里,关注了这些民生“小事”  作者 尹倩芸  育儿补贴、平台外卖、老年助餐……翻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些看似平凡的民生“小事”格外引人注目。  虽是“小事”,桩桩件件关...

    时间:03-05
  • 观察丨“投资于人”,民惟邦本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投资于人”,民惟邦本  中新社记者 马学玲  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新的表述引发关注——投资于人。  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

    时间:03-05
  • 来而不往非礼也!对美反制,我们工具更丰富

      当地时间2025年3月3日,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关税。  针对美方行径,商务部接连发起对美反制行动,包括:  ||在世贸组织追加起诉美再次加征10%关税;  ||将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

    时间:03-05
  • 代表委员热议“China Travel”:迎“头回客”,让“客回头”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张素 刘玥晴 李韵涵)“入境旅游持续升温”,被写入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  在今年全国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结一提到,首个“非遗版”春节长...

    时间:03-05
  • 《哪吒2》闯进全球前七却闯不进宝岛台湾?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哪吒2》闯进全球前七却闯不进宝岛台湾?  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朱贺 徐雪莹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近日登上全球影史第七,且票房仍在持续攀升,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一个...

    时间:03-05
  • 东西问丨福斯托·准奇利亚:如何迎接人工智能持续发展?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如何迎接人工智能持续发展?  ——专访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欧洲科学院院士福斯托·准奇利亚  作者 官逸伦  当地时间2月27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宣布推出最新...

    时间:03-05
  • 外交部:愿同各方一道携手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马卓言、成欣)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日表示,今年6月10日,国际社会将庆祝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作为发起国,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携手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

    时间:03-05
  • “青春力量涌动西部热土”——代表委员热议人才投身西部新趋势

      作为一名来自西部地区的基层教师,云南省昭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甄兰芳代表特别关注西部发展,尤其是教育、人才问题。  “让我欣喜的是,近些年,从各地来昭通就业的青年越来越多,我的侄子也从浙江回来了!他说,家乡发...

    时间:03-05
  • “数”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数”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新社记者 胡默达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2%左右、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GDP能耗降低3%...

    时间:03-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