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进入凌汛开河关键期 科技“智”守黄河安澜

2025-03-05 09:47: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大河春归,冰雪消融。

2月28日16时,位于内蒙古的三盛公水利枢纽闸上河冰解冻,标志着黄河进入凌汛开河关键期。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连日来,黄河流域各级防凌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已全面进入防凌关键期工作状态,从凌情监测预报到水利工程调度,从堤防巡查到抢险准备,竖起黄河安澜的“盾牌”。

2024年11月27日,黄河内蒙古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河段出现流凌,黄河进入2024年至2025年度凌汛期。2月17日,受气温回升影响,黄河内蒙古上段封冻河段开始融冰开河。

“当前内蒙古河段漫滩面积较去年偏大,加之开河期天气形势不确定性大,防凌形势复杂多变,不容乐观。”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局副局长张乐天表示,在开河期,封冻河段聚集的冰融化成水,混杂着大量冰凌一起下泄,同时,受河道流向影响,内蒙古河段上游解冻时,下游仍封冻,很容易形成冰塞冰坝,影响洪水平稳下泄。因此,开河期是凌汛风险暴发期,也是防凌关键期。

“从2月21日起,我们即开始滚动预报预测和会商研判。”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局综合与抗旱处处长祝杰介绍,进入开河关键期后,有关部门开展逐日会商,滚动分析气温、凌情发展变化情况,研究讨论开河预报、水库优化调度方案、应急分凌方案等工作。

科学防凌、精准防凌,离不开科技赋能。

3月1日清晨,穿上厚厚的军大衣,带上望远镜、无人机、冰镩等设备,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冰情巡测队来到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新地村渠东社。这里位于三盛公水利枢纽闸下6千米,车窗外,田野里余雪未消,黄河河道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冰凌。

“我们主要是巡视开河河段,发现冰塞或冰坝及时上报处理。偎水的堤防也需要仔细检查,当前内蒙古河段被水浸泡的堤防长达111千米,这些堤防多为土堤、沙堤,长时间浸泡,出险概率较高。”巡测队队长王亚飞说,本年度凌汛期,该巡测队巡测超70天,巡测里程超1.9万千米,相当于从黄河源到入海口跑了3趟多。

加强巡测的同时,内蒙古各水文站点也同步加密监测频次。

“此前实行24段次报汛,每5天测量一次冰厚,进入开河关键期以来,1至2天就施测一次流量。”三湖河口水文站职工胡宇飞说。

据悉,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着力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依托水文站监测、冰情巡测、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黄河凌汛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天空地水工”监测手段密切监视天气和凌情发展变化,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今天堤防偎水情况怎么样?”“我们来看一下遥感实时监测堤防偎水专题巡测图,这是今天和历次监测数据的对比统计表……”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防凌会商会上,通过大屏幕,清沟、漫滩、堤防偎水情况一目了然。

据了解,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强水利一号遥感卫星凌情监测成果应用,每日开展封开河跟踪监测,漫滩、堤防偎水和清沟等专题监测频次已提高至每周2至3次。

  • 相关阅读
  • 台湾台南发生里氏规模5.2级地震

      中新社台北3月5日电 台湾气象部门5日发布消息,台南市当日晚间9时27分发生里氏规模5.2级地震,地震深度14.3公里。有民众表示有感,目前暂未传出重大灾情。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当晚发生的地震震中为北...

    时间:03-05
  • 蒋胜男:台湾当局拦不住岛内民众对《哪吒2》的喜爱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胡默达 刘超) 5日,全国政协委员、作家蒋胜男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陆方面一直有诚意地在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并已做好《哪吒2》在台湾上映的准备。她强调,好的作品是放之四海皆通的,...

    时间:03-05
  • 人大代表的“专门法”拟修改 全过程人民民主添新标记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谢雁冰)又值春光好,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于北京共聚“最高议事厅”。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程,他们要审议与自身履职直接相关的一部法律——代表法。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

    时间:03-05
  • 惠风向暖,逐春而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侧记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惠风向暖,逐春而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侧记  中新社记者 徐雪莹 崔白露 李金磊  5日7时许,暖阳洒向天安门广场,正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排队候场的中外记者们不约而同举起镜头,捕...

    时间:03-05
  • 奋进的春天|中国经济的“方块”密码

      在日常生活中,你曾见过什么“方块”?比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快递盒。每天都会有无数个这样的快递盒在神州大地流动,方便了我们的日常消费生活;全年超过360万亿元的物流额,更是成为我国经济的有力支撑。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还...

    时间:03-05
  • 稳与进,两个关键字看2024年中国成绩单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袁秀月 张钰惠)“过去一年,我国发展历程很不平凡。”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以这句话作为开篇。过去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经济走出“前高、...

    时间:03-05
  • 【“瞧”见两会系列】全球记者眼中的中国两会

      中国日报网3月5日电(记者 潘一侨 王晗 于涵)3月4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港澳台地区以及众多国家的1000多名记者与中国记者齐聚一堂,共同聚焦中国两会的最新动态。各国记者纷纷表达了对中国...

    时间:03-05
  • 秘鲁驻华大使:全国两会彰显中国发展活力 秘中合作迎来新机遇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周雨)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拉开帷幕。秘鲁驻华大使巴拉雷索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全国两会不仅是增进民生福祉、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更是倾听各界声音、彰显中国发展活力的...

    时间:03-05
  • 为何把“提振消费”放在今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代表委员热议→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介绍今年工作的十大任务时,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之首,排序较去年提前了一位。今年《政府工作报...

    时间:03-05
  • “学雷锋也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他们用青春志愿续写雷锋故事

      今天(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共青团中央部署各级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连日来,各行各业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践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

    时间:03-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