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非遗歌舞可以“潮起来”

2025-03-12 08:5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杨钰尼教孩子们学习民族歌舞。

  叶传增供图

">

杨钰尼教孩子们学习民族歌舞。
叶传增供图

2024年以来,我和团队创编的《非遗也“潮”》《云南舞蹈地图》《乐作乐》等融合了非遗民族歌舞与现代舞蹈的作品,密集亮相国内、国际舞台,受到观众喜爱。这些非遗年轻化表达的探索和创新,让我明白——非遗歌舞,的确可以“潮起来”。

我是在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边长大的95后哈尼族姑娘。哈尼梯田层层翻涌的稻浪、哈尼古歌娓娓道来的和声,还有乐作舞步步生莲的舞姿陪伴我一路成长。小时候,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唱哈尼歌、跳民族舞。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会跳会唱哈尼歌舞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传统的非遗民族歌舞,逐渐有了被遗忘的迹象。

非遗,不能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如何让古老的非遗重焕生机?2015年,还在读大学的我在家乡红河县创办了文化艺术传承中心,立志将家乡歌舞文化融入生活,用青春之力促进“哈尼多声部民歌”“乐作舞”等哈尼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创业之初,我带着山里的孩子们学唱哈尼古歌,学跳乐作舞。有人质疑:“教这些老掉牙的东西,能有什么前途?”但我觉得,民族文化瑰宝蕴含着独特的魅力,只是尚未被更多人看见。教学中,我自己也经常向民间艺人请教,提炼非遗歌舞中动作的精髓、代表性的音乐段落,再加以创新发展。

2018年,我带着孩子们到北京参加比赛。我们的作品《哈尼宝贝》一亮相,便惊艳全场。最后,作品得了全场最高分。孩子们激动得欢呼雀跃,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哈尼歌舞终于被人们看到了!

10年来,我们中心共培养出3000多名学员,组建起一支近20人的歌舞教师团队,引领梯田边的孩子们凭借艺术才华走出大山。而我又在思索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让传统非遗在新时代实现“破圈”发展。我开始大胆尝试,把哈尼民歌融入电子音乐,让充满民族特色的乐作舞和时尚动感的街舞相互碰撞。

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就拿我和云南民族街舞团的合作来说,一开始,他们对这种融合心存疑虑。街舞团的老师担忧地说:“这两种舞蹈风格差异太大了,融合不好的话,会不会变得不伦不类?”我理解他们的顾虑,耐心解释哈尼舞蹈的起源、特点及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大家围坐在一起,反复探讨动作的衔接、节奏的把握,不断摸索、调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点,让两种截然不同的舞蹈在碰撞中绽放出绚丽火花。后来,就有了《非遗也“潮”》系列作品。

非遗“破圈”需要活态传承。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一段震撼人心的配乐,采用的正是“活态传承”的贵州侗族大歌。独特的和声和悠扬的旋律,为电影场景注入了灵魂。我期待不久的将来,哈尼族民歌也能与影视剧来一次“双向奔赴”。

现在,我经常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年轻人直播跳乐作舞的视频,弹幕里满是“求教学”的留言。哈尼民歌里有句歌词:“种子种在梯田里,就会长出新希望。”我愿意做那座连接过去和未来、家乡与世界的桥梁,让哈尼文化越过高山和湖海,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本报记者叶传增采访整理,毛敬华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2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全国将新增1000万亩再生稻

      本报电 (记者郁静娴)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提出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

    时间:03-14
  • “中国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国际视点)

      中国展区的传统乐器合奏表演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  本报记者 刘仲华摄">  中国展区的传统乐器合奏表演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  本报记者 刘仲华摄  2025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日前在德国...

    时间:03-14
  • 春风行动累计发布岗位3100万个

      本报北京3月13日电(记者李婕)记者13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近期各地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强化劳务对接,举办招聘服务活动,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

    时间:03-14
  • 广电总局:微短剧创作不能一味求“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日前发布管理提示,指出微短剧创作要“接地气”,回归生活和艺术本身,不能一味求“爽”。 管理提示指出,微短剧创作不能脱离现实,不能沉溺于低俗的设定,应当在关注人民群众需求...

    时间:03-13
  • 三部门联合发文指引环保装备制造业向优向绿

      据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张晓洁、张辛欣)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推动环保装备制造...

    时间:03-13
  • 2024年我国造林种草767万公顷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李晓晴)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四十七个植树节,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202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完成营造林444.6万公顷,种草改良322.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

    时间:03-13
  • 中国经济航船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和音)

      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推动中国经济航船继续乘风破浪,中国的发展信心坚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宣布一系列利好政策,政策“工具箱”既展现出宏观调控的定力和智慧,也充满民生温...

    时间:03-13
  • “中国全国两会向世界传递出信心与力量”(两会·读懂中国)

      加纳通讯社记者斯蒂芬·阿散蒂(右一)在中国全国两会期间采访。  本报记者 马  菲摄">   加纳通讯社记者斯蒂芬·阿散蒂(右一)在中国全国两会期间采访。   本报记者 马  菲摄...

    时间:03-13
  • 乘着时代大潮奋楫前行

      春天的盛会,奋进的中国。党的主张、人民心声、国家意志,在此交汇凝聚,写下共商国是的时代华章。   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每一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全国...

    时间:03-13
  •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

    时间:03-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