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汉学家丨巴西汉学家沈友友:为何孔子能成为全球性人物?

2025-03-13 20:3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为何孔子能成为全球性人物?

  ——专访巴西汉学家沈友友

  作者 谭馨章 孙艳艳

  2005年,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巴西青年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此后20年间,他从中文学习者,到成为中华文化的研究者、中华典籍的翻译者,完成了从自我吸收到向巴西等葡语国家阐释中国先贤治世思想和哲学的转变。他就是中文名为“沈友友”的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Giorgio Sinedino)。近日,沈友友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他对儒学在巴西传播和发展的看法。

  阐释儒学,摈弃预设立场方能回归本源

  在中国的20年间,沈友友翻译出版了《论语·葡语解义》等多部带有详细阐释的儒家学说葡文译作。2018年,《论语·葡语解义》获澳门基金会和澳门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中葡文学翻译奖”中译葡奖项第一名。该书销量已超20万册,被读者称为《论语》翻译的“新经典之作”。

  “如果在中华典籍里选一本来翻译阐释,我觉得大部分人会首选《论语》。”沈友友如此表达他对《论语》的重视。他解释说,从在中国思想和哲学史中的作用和地位来看,近代中国之前,《论语》是启蒙典籍,士大夫阶层子女甚至在学写字前就已背熟,《论语》是中国儒家学说和古代思想与哲学的基础之一。在沈友友看来,西方汉学的发展也表明,一定意义上最能代表中国思想的书就是《论语》。

2024年11月,沈友友在上海参加“全球《论语》诠译文化史研讨会”。受访者供图

  而在巴西用葡语译介《论语》更有特殊性。沈友友介绍,20世纪初,孔子在巴西已成为公众人物。鉴于当时巴西国内的情况,民众批判政治生活,虽然当时巴西人对孔子的了解并不多,但他们为解决问题向外看时,也关注到孔子的“廉洁、廉政”思想,将孔子当作东方智慧的化身。他说,尽管未曾考证巴西人最早是怎样知道孔子的,但巴西在20世纪初已有从第三种语言(可能是法语)转译的《论语》,但没有注解和阐释,所以人们只是了解《论语》的基本大意。

  “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要精益求精,就要更深入地考虑到中国一代又一代人是如何对孔子教义讨论、理解、实践的”,沈友友表示,他所要做的,不仅是要在语言文字上翻译《论语》,还要让葡语读者理解这本书蕴含的思想价值。《论语》文字虽简单但内涵却非常丰富,“有时候,你看了很多次但还是看不懂。如果要翻译这本书,可以通过阐释和注解来解决很多问题”。

  然而,这并非易事,沈友友在翻译过程中也面临不少困境。第一关是语言障碍,《论语》是用文言文书写,而中国古代语言体系和葡语所属语系有很大差异,就连一些基本句型和词汇也没有一致的。更为困难的是文化背景,比如《论语》对于中国制度建设、礼乐文化、道德观念的形成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翻译过程中,却常常没有相对应的概念,即便有相似的,西方人也是从自己的文化本位出发去解读它们。

  “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师’在葡语中有‘mestre’‘professor’,但无论选哪一个,都有一些不足。”沈友友说,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回到阐释和注解上,虽然阐释和注解本身也有局限性,但至少能提醒读者,不要和葡语的字面意思画等号。“我们告诉大家,你不要自己去猜意思,或者看了原文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达。因为在中国古代,《论语》出现不久,人们就开始讨论具体意思,形成各种注解注疏。那么我们去做翻译、阐释和注解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在几千年来积累的解读资料基础上,根据葡语国家读者的情况来进行。”

  沈友友认为,每一本书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为它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他也希望通过阐述每一本书、每一个人的特色,来展示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

2021年5月15日,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暨《论语》多国译本的发布仪式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圣境举行。中新社发 任海霞 摄

  传播儒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而扎根异域

  从20世纪初至今,儒学传到巴西已有百年历史,如今的儒学如何进一步扎根,有哪些需因地制宜的变化?沈友友常自问。

  “巴西的儒学发展有进步,但速度不理想”,沈友友体会到,没有语言基础,是儒学进一步在巴西扎根面临的挑战。如果中文无法成为巴西的重要外语语种,儒学发展就需要开展大量工作,才能弥补语言基础的欠缺。

  虽面临挑战,但儒学在巴西的发展和进步还是可以明显感受到。沈友友举例说,由于与广义中国文化有关的读物在巴西销量不断增长,年轻一代的学子们对亚洲文化已越来越重视,其中就包括儒学。

  “在巴西,中文作品的葡语译者人数不算少,但能译古代文献的人就屈指可数。”作为第一批可以完全依靠中文资料完成葡语阐释译作的译者,沈友友希望有更多巴西人可以到中国生活一段时间,向中国名师学习,了解中国人如何理解中华典籍,以及这些书在中国社会有哪些具体影响。“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社会中的儒学,再把这些带回巴西等葡语国家。这对于儒学深入扎根巴西,应对挑战是非常必要的,我觉得前景也是乐观的。”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4日,孔子学院教师在元宵节当天的欢乐春节游园会上为巴西市民书写汉字姓名。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摄

  对儒学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沈友友认为,儒学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现在和未来的儒学并不完全等同于以前。国际社会要深入理解儒学、深入了解中国,就必须承认儒学和现代的复杂关系。儒学不仅是孔子及其弟子的社会活动,也与社会体制紧密相关。

  对此,沈友友提出了两个研究角度:其一,对于儒学,要客观去研究、立体去了解、专业去分析,从先秦到两汉,再到今天,这样才能促进国际汉学和儒学的持续发展。其二,因地制宜,将儒学当作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比如《论语》本身就包含了人生的智慧、修身的智慧、知人的智慧,将这些与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才更容易在不同的文化中扎根生长。

  “为什么2500多年之后,人们还记得孔子,而且孔子还成了全球性人物?因为他和儒家学说有着不可或缺的世界意义。”考虑到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沈友友建议,可以设立专业的团队去传播彼此的文化,形成良性互动。比如在巴西,典籍互译是深化巴中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巴西的学术界已经深刻认识到将东方智慧介绍到西方的重要性。(完)

  受访者简介:

沈友友。受访者供图

  沈友友(Giorgio Sinedino),巴西汉学家,现长居澳门。出版有《论语·葡语解义》《老子道德经河上公注·葡语通释》《南华真经(庄子)内篇·葡语解析》等带有详细阐释的中华典籍葡文译作,并发表数十篇相关论文和文章。其中,译作《论语·葡语解义》获得首届“中葡文学翻译奖”中译葡奖项第一名。

  • 相关阅读
  • 国台办发言人就赖清德“台独”分裂言行发表谈话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3日表示,赖清德今天召开所谓“国安高层会议”并在会后讲话中,再度宣扬两岸“互不隶属”的分裂谬论,妄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极力渲染“大陆威胁”,将大陆界...

    时间:03-13
  • 国台办发言人就赖清德“台独”分裂言行发表谈话

      中新网3月13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3日表示,赖清德今天召开所谓“国安高层会议”并在会后讲话中,再度宣扬两岸“互不隶属”的分裂谬论,妄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极力渲染“大陆威胁”,将大陆界定为...

    时间:03-13
  • 贵州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杨再春一审被判十年三个月

      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贵州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杨再春受贿一案,对被告人杨再春以受贿罪...

    时间:03-13
  • 宝贵遗产跨越海峡,台湾青年冀脚踏实地传承孙中山精神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李柏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聪明才智越大者,当服千万人之务”……  时光悠悠,百年已逝,孙中山先生的这些谆谆话语,依旧声声入耳。 ...

    时间:03-13
  • 2024年山东粮食总产量1142亿斤 粮食购销总量达1.65亿吨

      中新网济南3月13日电(周艺伟)记者13日从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山东粮食总产量1142亿斤,连续4年突破1100亿斤大关,粮食购销总量达1.65亿吨。3月1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

    时间:03-13
  • 上海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徐世平受贿、挪用公款一案

      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3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公开宣判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网股份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裁、总编辑徐世平受贿、...

    时间:03-13
  • 国务院食安办挂牌督办“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

    “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舆情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3月13日,国务院食安办向山东省食药安办、河南省食安办发出挂牌督办通知书,对两地核查处置工作实行挂牌督办。 ...

    时间:03-13
  • 国务院食安办挂牌督办“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

    “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舆情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3月13日,国务院食安办向山东省食药安办、河南省食安办发出挂牌督办通知书,对两地核查处置工作实行挂牌督办。 ...

    时间:03-13
  • 应急管理系统官方标识正式发布

    记者3月13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部门辨识度认知度、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加强对外交流和宣传,应急管理部日前正式发布应急管理系统官方标识。 标识正上方为五角星,以红色衬托,象...

    时间:03-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