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发展?

2025-03-13 06:00:00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义务教育”话题引发热议,针对如何促进义务教育接轨数字时代、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社会关心的问题,记者连线嘉宾、共同讨论。

  ——编  者

 

  对话嘉宾:

  周  源  知乎创始人

  王丽娟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局长

  马晓丽  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前庄小学副校长

  陈伟志  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

  曾旭晴  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党委书记

  龚健梅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城区第四小学校长

  

  加强人工智能教育

  记者:人工智能会给义务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学校、学生和家长应如何应对?

  周源: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目前,一些地区将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要做到“教学先行,家校共识”。学校要强化师资队伍培养,让更多教师掌握人工智能教育的方法。家长在使用人工智能时,不仅要关注知识的积累,也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亲子情感的培育。

  王丽娟:依托人工智能赋能,学生能更便捷地获取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资源,教师也能在课程设计、撰写教案等方面得到启发。要推动学校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使用规范引导机制,引导学生自律、合理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不陷入认知依赖和思维惰性;同时将人工智能使用融入教师培养计划,提高教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能力,为教学提供支持;家长也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做到家校共建,同时监督孩子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不能放松对孩子基本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记者:如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马晓丽: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公平的有力抓手。要继续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整合更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进一步完善乡村学校的实验室、信息化设备等建设,提升硬件设施水平。要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及城乡学校联合体建设,实现优质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之间的课程共建、师资共享,持续推动乡村教育质量提升。

  陈伟志: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的优质均衡与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息息相关。

  推动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优质均衡建设机制,建立优秀教师、校长跨校、跨区域轮岗制度,确定示范性学校中要有一定比例的教师每年到薄弱学校任教;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师业务能力成长,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差距。

  推动“双减”落到实处

  记者:如何巩固和拓展“双减”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曾旭晴:学校应更注重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通过优化作业设计、组织跨学科作业项目等方式,精准评估学生发展实际,开展个别化指导。

  此外,要真正把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学生才有精力保持好奇心、培养探索欲。学校应完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开展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龚健梅:如何在不增加作业、不增加额外教学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率的校内学习?“双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提高日常教学和作业的设计质量,另一方面要布置分层作业,利用假期更多开展跨学科融合作业等。

  另外,要进一步减轻教师在非教学类工作方面的负担,优化教师评价机制,形成多元化评价标准,助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到高质量的教学工作中。

  (本报记者张文豪、金歆、赵帅杰、江琳、刘晓宇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3日 11 版)

  • 相关阅读
  • 乘着时代大潮奋楫前行

      春天的盛会,奋进的中国。党的主张、人民心声、国家意志,在此交汇凝聚,写下共商国是的时代华章。   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每一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全国...

    时间:03-13
  •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

    时间:03-13
  • 6组数据看“China travel”有多热

    近日,在京沪、西宝等多条高铁线路打造的《哪吒2》《封神第二部》“电影主题车厢”里,境外游客乘坐高铁游览中国的同时,能沉浸式体验独特的电影文化,这是“电影+文旅”模式的生动实践。 随着国产电影在...

    时间:03-13
  • 涉外海事纠纷化解记(法治头条)

      两艘外籍船舶在马六甲海峡发生了碰撞,面对5个国家均有司法管辖权的“选择难题”,两家外国航运企业共同将信任票投给中国法院——主动选择中国宁波海事法院管辖,并主动选择适用中国...

    时间:03-13
  • 代表归来话履职 担当作为抓落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数据来源:全国人大常委会">   数据来源:全国人大常委会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船离泊。  韩加君摄(人民视觉)" style="max-width: 100%; text-wrap: wrap;">...

    时间:03-13
  • 顺应群众需求,加快建设“好房子”(民生观·两会热词怎么看)

      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将加快建设“好房子”,把住宅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

    时间:03-13
  • 读懂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背后的民生福祉(民生一线·两会热词怎么看)

      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介绍,2024年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2023年提高了0.4岁,提前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要求。   人均预期寿命指...

    时间:03-13
  • 政商交往,如何把握“度”与“为”(四海听音)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此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官与商、政与企,交往不可避免,但哪些可为、哪些不...

    时间:03-13
  • 豫灵镇产业链中的三省“基因”(神州看点)

      黄河“几”字弯,连缀多省份。   依偎在“几”字臂弯里的河南三门峡灵宝市豫灵镇,沉淀着晋陕豫三省文化的“基因”。   凭借特殊地缘优势,豫灵镇近年...

    时间:03-13
  • 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正式发布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刘诗瑶、宋佳航)3月12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在京发布了全球首个“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慧...

    时间:03-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