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读懂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背后的民生福祉(民生一线·两会热词怎么看)

2025-03-13 08:0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介绍,2024年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2023年提高了0.4岁,提前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要求。

  人均预期寿命指的是什么?其提高有什么意义?各方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应对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人均预期寿命是什么

  华中科技大学人口与政策研究所所长石人炳介绍,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假定值,指在某一时期各个年龄段死亡率不变的前提下,这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

  “通俗地讲,人均预期寿命是当年的新生儿,按照当年的各个年龄段死亡率生存下去,预计平均能活多少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年龄段的人死亡率会逐步降低,人的实际寿命就会延长。当前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9岁,但2024年的新生儿实际的平均寿命可能会更长。”石人炳说。

  “预期寿命和平均寿命不同。前者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刚出生,按照当前的社会医疗条件、死亡率水平,一生平均能活多少岁,是一个预测值,根据现在的数据估算。”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吴建介绍,如果医疗技术进步使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会相应上升。

  在不同性别方面,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普遍比男性的人均预期寿命要长,并且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一差距越大。石人炳介绍,造成这种差别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社会保障、科技发展水平、基因等。

  “生物学优势方面,雌激素能够保护心血管,女性免疫系统更强;行为差异方面,男性更多吸烟、酗酒、高危作业等;社会角色方面,一些男性不愿表达心理问题,这也使得男性的抑郁症死亡率更高。”吴建解释。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代表了什么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吴建认为,人均预期寿命代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越高,说明医疗条件、环境卫生、生活质量越好。计算人均预期寿命可以帮助政府做决策,比如养老金要准备多少年、医院该重点防治哪些疾病等。

  雷海潮介绍,在对53个中高收入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统计中,中国排名第四;在G20国家中,中国排在第十;即使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仍然超过21个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这说明中国人的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生活方式,对于改善健康所产生的效果是直接的。

  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5个省,上述8个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的潜力是明显的。我们在健康水平改善的同时,也认识到老百姓追求健康改善的愿望越来越强,我们的努力也需要持之以恒。”雷海潮说。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水军认为,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是我国社会进步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的结果,体现了国家医保政策与健康中国战略在全民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也预示着老龄人口的增加。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各方要做好哪些准备

  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1亿人。

  如何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石人炳认为,长期来看,需要制定并落实好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提高生育水平,从而降低老年人口的比重。“同时,相关部门要提前预测和规划如养老金赤字、护理短缺、老年人就医难等问题,也要加强研发和投入‘人工智能+养老’‘人工智能+就医’等新科技和新模式,解决老年人在陪护、紧急救助、基本生活方面的需求。”石人炳说。

  张水军建议,可以通过增设养老机构,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加快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普及防病知识,使老年人既延年益寿又活得幸福有尊严。

  我国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介绍,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对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作出顶层设计。

  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方面,加快健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已有的养老服务设施基础上,推进在县区一级健全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在乡镇、街道一级健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站点,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大力发展助餐、助医、助洁、助急等上门服务,让老年人享有更好的“家门口”养老服务。按照兜底、普惠、市场分类推进养老机构改革,发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三类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少子化等特点,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越来越多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提出需求,这就需要推动养老服务向全体老年人拓展。”陆治原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3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应急管理系统官方标识正式发布

    记者3月13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部门辨识度认知度、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加强对外交流和宣传,应急管理部日前正式发布应急管理系统官方标识。 标识正上方为五角星,以红色衬托,象...

    时间:03-13
  • 第六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启动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日前从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了解到,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

    时间:03-13
  • 广电总局:微短剧创作不能一味求“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日前发布管理提示,指出微短剧创作要“接地气”,回归生活和艺术本身,不能一味求“爽”。 管理提示指出,微短剧创作不能脱离现实,不能沉溺于低俗的设定,应当在关注人民群众需求...

    时间:03-13
  • 检察机关依法对吴英杰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13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十四届全国政协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吴英杰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依法指定,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审查起...

    时间:03-13
  • 三部门联合发文指引环保装备制造业向优向绿

      据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张晓洁、张辛欣)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推动环保装备制造...

    时间:03-13
  • 2024年我国造林种草767万公顷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李晓晴)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四十七个植树节,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202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完成营造林444.6万公顷,种草改良322.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

    时间:03-13
  • 中国经济航船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和音)

      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推动中国经济航船继续乘风破浪,中国的发展信心坚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宣布一系列利好政策,政策“工具箱”既展现出宏观调控的定力和智慧,也充满民生温...

    时间:03-13
  • “中国全国两会向世界传递出信心与力量”(两会·读懂中国)

      加纳通讯社记者斯蒂芬·阿散蒂(右一)在中国全国两会期间采访。  本报记者 马  菲摄">   加纳通讯社记者斯蒂芬·阿散蒂(右一)在中国全国两会期间采访。   本报记者 马  菲摄...

    时间:03-13
  • 乘着时代大潮奋楫前行

      春天的盛会,奋进的中国。党的主张、人民心声、国家意志,在此交汇凝聚,写下共商国是的时代华章。   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每一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全国...

    时间:03-13
  •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

    时间:03-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