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正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两会·读懂中国)

2025-03-15 10:06:25

来源:人民日报

  新时代以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不仅为本国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为全球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不懈努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近年来,中国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改善和根本好转,一幅美丽中国的画卷徐徐展开。

  在长江源头沱沱河畔,日本导演竹内亮观察到了令他动容的一幕:志愿者们将捡回来的垃圾分类研究,对垃圾包装所属品牌归纳整理,再将信息反馈给相关品牌商,以推动包装材料革新。通过拍摄纪录片剧场版《再会长江》,竹内亮对中国的生态环境改善有了更深刻的感受:“10多年来,长江水更清、环境更美,江豚数量明显增加。我真切感受到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数字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当中。”

  芮悟峰曾两度出任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在中国工作生活20余年,见证了中国城市的绿色蝶变。“我曾去过拉萨,那里天空湛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芮悟峰表示,希望德中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领域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曾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沙特利雅得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感慨道:“绿意盎然的花园随处可见,为城市增添灵动之美。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不懈努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他表示,“大力发展绿色技术,通过绿色转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正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效果为何如此显著?走访过中国多个县市的非洲碳交易所董事韦斯利·道格拉斯找到了答案:“中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环保指标,政府所辖区域内的企业受到严格监管。”道格拉斯认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出台一系列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有序展开。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在中国深入人心,也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向世界,取得生动、具体的实践成果。

  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的防波堤上,天然珊瑚大量生长,各种鱼类在珊瑚边觅食。“斯中两国共建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可持续性,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修建港口城运河,通过自然方式净化城市用水。”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电气工程师顾问桑吉瓦表示。桑吉瓦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到中国留学,2017年、2022年两次来华参加活动,见证了中国绿色发展取得的成就。“中国不仅推动本国可持续发展成效显著,还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得到充分践行。”

  2024年11月,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全面锁边“合龙”,创造了人类防沙治沙史上的绿色奇迹。治沙的同时,当地发展特色经济植物种植带动农民增收,阿克苏苹果林硕果累累、于田县玫瑰花基地花开遍地。珍珠贝、罗氏沼虾、大螃蟹……沙漠边缘还发展起养殖业,为治沙致富开辟新路径。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局局长瓦莱丽·希基表示,对各国来说,中国治沙故事是展现如何更好发展的典型案例,这样的案例让世界看到了未来的图景,以及实现这一图景的路径。

  中国用行动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不是“单选题”。曾多次访问中国的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诺表示:“中国在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秘中两国在上述领域开展合作大有可为。最近,一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顺利抵达钱凯港,我相信这将为秘鲁绿色交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全球许多绿色项目的实施,拉动了共建国家绿色产业发展”

  在绿色转型发展道路上,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同路人。

  为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国行动展现大国担当。推动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中国携手各国应对气候变化。2022年1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2024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的首批9个小额项目获得通过,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中企投资建设的德阿风电项目每年为南非供应稳定的清洁电力约7.6亿千瓦时;卡鲁玛水电站助力乌干达成为区域电力供应枢纽;索西安地热电站提升了肯尼亚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风电、地热、太阳能等绿色技术合作,助力非洲国家实现能源转型。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全球许多绿色项目的实施,拉动了共建国家绿色产业发展。”

  “同为发展中大国,印尼和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和发展绿色技术方面,拥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共同利益。”印尼总统大学国际关系学副教授哈里安托·阿里奥迪古诺表示,近年来,印尼和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合作成果。如中企承建的印尼装机容量最大的陆地光伏电站项目——卡拉旺100兆瓦光伏项目,为当地提供了清洁能源,减少了对传统燃煤发电的依赖。

  巴基斯坦议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秘书处全球发展倡议小组顾问沙基尔·拉迈对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国新能源产业在提高发电效率、发展新型储能以及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全球普及新能源发电基础设施打下重要基础。中国不断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机遇和动力,“值得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学习”。

  (本报记者马菲、徐馨、朱玥颖、邹松、杨一、宋亦然、任皓宇、曹师韵、程是颉)

  • 相关阅读
  • 纪录片学界业界人士福州研讨国际传播的探索与创新

      中新网福州3月16日电 (记者 闫旭)“纪实影像国际传播的探索与创新”研讨会15日在福州三坊七巷举行。作为第二届海丝纪录片大会的重要议程,本次研讨会致力于搭建学界、业界交流对话的专业平台,精选纪录片经典案例,通...

    时间:03-16
  • 年制作播出纪录片百余部 纪录片“福建出品”受关注

      中新网福州3月16日电 (记者 闫旭)“福建正以其丰饶的文化富矿和开放包容的国际视角,成为纪录片创作与推广的一方热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范宗钗16日受访时表示,“‘福建出品’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文化逐步走...

    时间:03-16
  • 2025社会企业共创大会:学者建言社会企业与社会工作深度融合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张素)“社会企业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并且一定要与社会工作协同发展、共筑价值,尤其要聚焦社区服务与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生共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会长宋贵伦近...

    时间:03-16
  • 逐绿、追智、向新 浙江台企拥抱“变”与“机”

      中新网杭州3月16日电 题:逐绿、追智、向新 浙江台企拥抱“变”与“机”  作者 郭其钰  “从20年前在大陆扎根,到如今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我们一直探索将废塑料从‘环境负担’转化为‘绿色资源’。”日前,浙江宝绿特...

    时间:03-16
  • 冷空气影响广东 全省最低气温仅8.7℃

      中新网广州3月16日电 (记者 王坚)受冷空气影响,广东气温自15日起出现明显下降,16日早晨清远连山录得全省最低气温仅8.7℃。3月16日,广州降温,街头民众穿上厚衣物。王坚 摄  广东省气象部门介绍,15日,粤北、珠三角中北...

    时间:03-16
  • 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全文如下。  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

    时间:03-16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

    时间:03-16
  • 三大运营商回应有关通信电话营销报道:全面自查,严厉处罚

      @中国移动 3月16日通报,对新华社有关通信电话营销的报道,公司高度重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已第一时间开展针对性自查。一旦自查发现存在相关问题,我们将坚决贯彻...

    时间:03-16
  • “大小脑”协同 解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多元本领

      从今年春晚到两会,机器人火了,伴随机器人出圈的还有一个新词: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认知科学的交叉领域,主要研究如何使机器人具备类似人类的感知、规划、决策和行为能力。其中,具身智能机器人...

    时间:03-16
  • 珍稀野生动物打卡“朋友圈” 春天里的中国绘就壮美生态画卷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位于河北张家口市和北京延庆区的官厅水库成了候鸟的天堂,2万余只远道而来的候鸟在这里歇脚,芦苇地里、还未消融的冰面上,它们低头觅食、抱团休息。  据观测,目前已经有2万多只候鸟翔集官厅水库。其...

    时间:03-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