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老祖宗级别的树会讲故事 速速来围观这些绿色国宝→

2025-03-16 15:21: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律空白。《条例》聚焦破坏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典型问题,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分级管理的原则,贯彻原地保护精神。

  为什么要实施这么大的力度保护古树名木呢?因为它们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学、景观、经济这六大价值,所以又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眼下,正是三月,古诗云“春到人间草木知”,一起来看春天里的古树新绿。

  古树又逢春 绿意满人间

  四川剑阁 剑阁柏

  青苍如盖,新叶凝露,翠云廊的肌理在春雾中徐徐舒展。

  这是剑阁柏,它已经挺立了2300年,全世界仅存一棵。但它却并不孤独,沿古蜀道绵延百里的绿色群落与它做伴,7700多株古柏共同见证着车马人流、生生不息。如今,古柏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一方记忆在守护下永续流传。

  云南丽江 古樱花树

  掩映在青山和古刹之中的这一株古樱花树,正如约绽放。

  这是一棵“美了300年”的国家二级古树,山腰之上、灰瓦之下,它和身旁一百多岁的“年轻后辈”共沐三月微风。胭脂般的花蕊次第舒展,沧桑的古树枝头流淌着悠长的春意。一树绯红,守一院岁月,古朴与生机在这里相遇交融。

  广东江门 水榕树

  自高空望去,这片茂密的水上绿洲,其实只有一棵树。这是一株407岁的水榕树,垂落的气生根如竖琴琴弦立于碧波,树冠的覆盖面积超1万平方米。树茂鸟至,成群的夜鹭、白鹭前来栖居,成就出作家笔下的“一株榕树便天堂”。薄雾轻笼,生灵低语与婆娑树影交织,绘就一片独特的自然秘境。

  广西来宾 杉木王

  根深叶茂,这是一株一千多岁的杉木,51.8米高的它,是广西树龄最老、树高最大、胸径最粗的杉木,是当之无愧的“杉木王”。它挺立在山岭之上,年轮镌刻着岁月的变迁。

  守护它的是世代扎根于此的门头村人。他们深知,古树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乡愁寄托。一草一木皆生命,村民们爱绿、护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千年古树:自然的见证 历史的记载

  古树守护着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也见证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它们是“活档案”,让今天的我们得以触摸历史脉络‌。

  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5000年以上的古树有5株。古树无言,却以年轮为卷,刻录着一方土地的沧桑巨变。

  中国最古老的五棵树,它们都在陕西,分别是黄陵县的轩辕柏、保生柏、老君柏,白水县的仓颉手植柏和洛南县的洛南古柏。

  除了印证文明,古树名木还是研究当地古气候、植物分布和生态变化的重要实证资料。一起走进这些“活档案”↓

  你不知道的“树圈”传奇

  在湖北利川,藏着一棵植物界的“活化石”——水杉。它是目前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原生水杉,已经有660多岁,而且它还手握一张元老级“身份证”,编号:“0001”,人称“水杉老祖宗”。

  专家曾一度认为,水杉组团退出了“地球群聊”。直到20世纪植物学家的一次意外发现,这棵水杉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今,它的家族版图已“发扬壮大”,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植物界的“传奇榜”上,能和这棵水杉老祖一较高下的,是“隐居”在普陀山的普陀鹅耳枥。它的树龄约250岁,是名副其实的“地球独子”,被发现时仅存一株。

  普陀鹅耳枥是中国特有珍稀植物,雌雄花同居一树。经过多年的“人工撮合”,如今已有4000余株“树宝宝”在原生母树附近安家,还有几千株安家在全国各个角落。2011年,它的种子还随“天宫一号”卫星展开了一段为期10多天的太空之旅。如今,它的传奇仍在植物界流传。

  发挥古树名木价值 合理利用资源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不仅坚持严格保护,也注重充分发挥古树名木的价值。《条例》规定,在不损害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开展保护技术、遗传育种、生物学等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研成果;结合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以及传统节庆、民俗,挖掘古树名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传承古树名木文化,促进古树名木资源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属于传统经济树种的古树名木,相关权利人可以开展必要的生产经营活动。

  枝叶连阡陌 年轮镌深情

  总台记者 濮佳怡:我们现在来到了浙江绍兴柯桥区稽东镇的占岙村,据说,会稽山古香榧群里树龄最大的一棵古香榧就在这里。

  总台记者 濮佳怡:“中国香榧王”,这棵树的主干,大概需要5到6个成年人才能够将它完全地抱住。

  根据之前的测量估算,目前,这棵古树已经有1580岁左右。在整个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千年以上的古香榧就有近百棵,百年以上的古香榧就有7.8万棵。

  会稽山古香榧群分布在绍兴柯桥区、诸暨市、嵊州市3个区(市)的8个乡镇,52个行政村。这些穿越千百年的古树不仅维系了一方水土,还为村民们创造着经济价值。

  采摘、去皮、堆沤、清洗、晾晒、炒制,经过一道道工序后,一颗颗充满山林树木香气的香榧坚果就加工完成了。

  目前,绍兴全市香榧干果产量,有近一半是来自古香榧群。我们很好奇,这些古香榧又是怎么来的?

  中国香榧博物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金昌告诉我们,榧属植物分布在世界很多地方,但香榧是我国的特有树种。

  中国香榧博物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李金昌:香榧是会稽山先民发现了这么一个优良的野生资源。1500多年前通过在榧树上人工促成嫁接繁殖,世世代代传承,然后才拥有了这么一大片的古香榧林。保护这个古树,其实保护了当地整个农耕文明。

  教村民嫁接技术的黄天明是占岙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村里守护古香榧的第六代,2024年11月,他向世界分享了家乡对古树名木保护和发展的创新实践。

  对榧农们来说,不管技艺怎么变,不变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这些年,当地对古香榧树的保护探索从未间断。不仅出台了地方法规,还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动态化管理。

  这几天,黄天明和镇里的工作人员正在设计线路、勘察点位,要在古香榧林里打造一条AR探索线路,完成相应的体育运动,实时记录,运动数据积分可以兑换各种香榧产品。

  柯桥区稽东镇党委委员 王亦舒:通过倡导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树,让更多的人投身到保护古树的行动中来。

  相比藏在深山里的古香榧树,位于浙江长兴八都岕的十里银杏长廊已被不少人熟知,这里百年以上的古银杏就有3500多棵。

  总台记者 濮佳怡: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棵古银杏树,就是村庄里面年纪最大的一棵,它已经有1500多岁了。

  现在褪去了金黄色扇形它标志性的叶片,我们能够看到灰褐色的枝干上粗糙的纹理,还有苍劲有力的线条。这棵树历史上曾多次遭雷击火烧,树干中空,后来银杏果落入到泥土当中,又长出小树。

  在当地人的心中,古银杏不仅仅是一片风景。它守护着游子的乡愁,更让乡土记忆在年轮里绵延传承。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对古树的保护。

  浙江长兴八都岕景区返乡创业青年 许贤锋:我们八都岕的人其实对银杏有种天然的归属感,我们小时候围着银杏树玩耍的场景历历在目。我们年轻人回乡创业,千方百计地去开发银杏文化或银杏产品出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保护我们的银杏树。

  跨越千年时光,古银杏早已与村落肌理相融共生,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吸引着更多的游客走进这里共享自然美景、感受风土人情,也在四季轮转、相伴相生的过程中,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续写着古树与生命的永恒和鸣。

  古树承载一方眷恋

  代代传承护一片绿荫

  古树承载着我们对故乡的眷恋,沧桑的枝干上既刻录着它们适应环境留下的痕迹,也诉说着漫长岁月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惊蛰之后,春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在南方部分地区,依然阴雨连绵。这几天,安徽黄山上的“明星树”迎客松,就正经历着风雨“考验”。而在春暖花开的福建福州,那里的榕树即将面对的是夏季台风来之前的强对流天气。那么,古树与人是如何相护相守的,又是怎么与当地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

  黄山风景区守松人 丁丁:这个地方海拔1670米,前方是迎客松。目前有三名守松人专职守护迎客松,这两天风比较大,雾比较大,所以我们出来巡查要勤快一点。

  黄山风景区守松人 丁丁:迎客松虽然生长了一千年,但是它跟同龄其他的古树相比,它并不算高大。但对我们守松人来说,它的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生长的微末,我们都需要记录在案的。

  黄山风景区守松人 丁丁:“守松人”这个称号的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守护迎客松,让它茂盛生长。天天看着它,往来的游客每天也会问我们很多关于迎客松的事情。

  黄山风景区守松人 丁丁:迎客松对我来说不单单是一棵树,它也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更想努力地守护好它。

  原福州市园林规划设计院院长 林焰:这个地方30多年前是一片荒地,现在建成了公园。这排榕树,就是我当时看着栽的,现在树大了,老百姓就在树下休闲娱乐。

  原福州市园林规划设计院院长 林焰: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福州市只有6个公园,现在大大小小的公园有1500多个,基本上做到推窗见绿。建公园,栽榕树功不可没。人与树共生,就是我们福州“榕城”的家乡味道。(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纪录片学界业界人士福州研讨国际传播的探索与创新

      中新网福州3月16日电 (记者 闫旭)“纪实影像国际传播的探索与创新”研讨会15日在福州三坊七巷举行。作为第二届海丝纪录片大会的重要议程,本次研讨会致力于搭建学界、业界交流对话的专业平台,精选纪录片经典案例,通...

    时间:03-16
  • 年制作播出纪录片百余部 纪录片“福建出品”受关注

      中新网福州3月16日电 (记者 闫旭)“福建正以其丰饶的文化富矿和开放包容的国际视角,成为纪录片创作与推广的一方热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范宗钗16日受访时表示,“‘福建出品’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文化逐步走...

    时间:03-16
  • 2025社会企业共创大会:学者建言社会企业与社会工作深度融合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张素)“社会企业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并且一定要与社会工作协同发展、共筑价值,尤其要聚焦社区服务与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生共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会长宋贵伦近...

    时间:03-16
  • 逐绿、追智、向新 浙江台企拥抱“变”与“机”

      中新网杭州3月16日电 题:逐绿、追智、向新 浙江台企拥抱“变”与“机”  作者 郭其钰  “从20年前在大陆扎根,到如今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我们一直探索将废塑料从‘环境负担’转化为‘绿色资源’。”日前,浙江宝绿特...

    时间:03-16
  • 冷空气影响广东 全省最低气温仅8.7℃

      中新网广州3月16日电 (记者 王坚)受冷空气影响,广东气温自15日起出现明显下降,16日早晨清远连山录得全省最低气温仅8.7℃。3月16日,广州降温,街头民众穿上厚衣物。王坚 摄  广东省气象部门介绍,15日,粤北、珠三角中北...

    时间:03-16
  • 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全文如下。  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

    时间:03-16
  • 珍稀野生动物打卡“朋友圈” 春天里的中国绘就壮美生态画卷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位于河北张家口市和北京延庆区的官厅水库成了候鸟的天堂,2万余只远道而来的候鸟在这里歇脚,芦苇地里、还未消融的冰面上,它们低头觅食、抱团休息。  据观测,目前已经有2万多只候鸟翔集官厅水库。其...

    时间:03-16
  • 以“算法和想法”为题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正式启动

      中新网上海3月16日电 (记者 王笈)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16日宣布正式启动相关工作。大展将于今年3月底至6月完成作品投稿征集,入选作品将于9月至11月在刘海粟美术馆等地展出。  两年一届的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时间:03-16
  • 台胞在浙江义乌办两岸美食节 食客:饱口福“太上头”

      中新网义乌3月16日电(董易鑫)“卤肉饭肥而不腻、冬瓜茶清甜爽口,太上头了。今晚我还约了朋友一起,打算尝一下蚵仔煎。”3月16日,浙江义乌市民金歆歆说,自3月14日义乌两岸美食节开幕以来,她连续打卡了两日。  据悉,上...

    时间:03-16
  • 中央民族乐团《跟着民歌去旅行》汉中篇开启文旅融合新路径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民歌地图——跟着民歌去旅行》(汉中篇)陕南民歌推广音乐会15日晚在北京音乐厅进行首演。《中国民歌地图——跟着民歌去旅行》(汉中篇)首演现场。 卢旭摄  音乐会分为“...

    时间:03-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