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森林草原防灭火 这些知识要记牢

2025-03-22 05:51:00

来源:人民日报

  王 鹏作(新华社发)

">

  王 鹏作(新华社发)

  当前,我国已进入春季防火紧要期,据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会商研判,今年春季我国气温总体偏高,降水总体偏少,部分地区旱情可能持续并发展,高火险区域将不断扩大,呈现“南北并重”态势,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3月21日上午,应急管理部举行“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系列安全知识发布会第一场,介绍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知识。

  农事用火:做到有审批、有条件、有监督、有管理

  “90%以上的森林草原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农事用火、祭祀用火、随手丢烟头等都有可能导致火灾。”应急管理部监测防火司司长杨旭东表示,春季气候非常干燥,大风天气频发,提高全社会森林草原防火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进入春季,各地农事用火增多,在森林草原邻近地带开展的农事用火如果管控不好,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农事用火应做到有审批、有条件、有监督、有管理。”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助理、林学院院长孙龙表示,防止“跑火”,有三点需要注意的事项:

  开展农事用火前,要向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办理野外用火的审批手续。村(居)民委员会应督促用火单位和个人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并落实监管用火现场的责任人。同时,要在邻近的林地和草地边缘提前清理可燃物,形成隔离带。

  开展农事用火时,需特别关注天气预报,严禁在高温和大风天气用火,火险天气等级在三级以下才能用火。此外,用火时还要携带灭火工具,注意看守,做到“用火不离人,离人不用火”。

  开展农事用火后,要全面检查用火区域,用土或水熄灭余火,确保明火和火星全部熄灭后方可离场,做到“残火不过夜”。

  踏青祭祀:文明祭祀,环保出游,进山入林不带火

  最近,春游踏青、自驾露营的人越来越多,到户外放松、感受春意的同时,如果违规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将带来不小的火灾隐患。

  “林区植被丰富,多为枯草、落叶等易燃物,抽烟、明火野炊烧烤等行为都存在着极大风险隐患,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燃周围的植被。明火没有完全熄灭,可能复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高玉红提醒,不要携带火种进山入林,同时做好对少年儿童的看护、教育。

  清明将至,野外祭祀活动增多,同样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历史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森林草原火灾的起因中,祭祀用火排在首位。”孙龙建议,公众在邻近森林草原地带开展祭祀活动时尽量少用火、不用火,可采用鲜花替代烧纸,以献花、除草、种花、植树等方式来祭奠亲人;各地应设立集中的祭祀地点,配备必要的防火设施,安排专人进行服务和管理,降低失火风险。

  “春季防火紧要期要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紧盯山头、地头、源头,看好村口、沟口、路口,全面查火险、积极除隐患,坚决把火源堵在山下林外。”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表示,每个人都要当好护林防火的宣传员、安全用火的行动者,共同守护美丽绿色家园。

  遭遇山火:冷静应对,正确逃生,科学避险

  “我国森林火险等级分为5个等级。在进山入林前,公众应关注有关部门发布的森林火险提示。”孙龙介绍,当火险等级达到4级时,就应尽量避免到野外活动,部分林区也将采取封闭措施。当火险等级达到5级时,易出现重特大森林火灾,林区通常会全面封闭,严禁一切野外火源。

  一旦遭遇山火,该咋办?

  “发现森林草原火情,可拨打全国统一森林火警电话12119。”申展利表示,报警时一要讲清楚火情发生地点,二要讲清楚火势大小和植被情况,三要讲清楚联系方式,以便有关部门精准调度救援力量。

  “冷静应对,正确逃生,科学避险。”孙龙表示,如果火势较小,可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身边的树枝拍打或用土覆盖火苗。如果火焰较高、燃烧剧烈,则应避免与火直接对抗,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至安全区域,等待专业的扑火队伍处置。

  孙龙建议,在逃生避险的过程中要讲究策略。首先,要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优先向逆风或侧风方向逃生,开阔地、道路或者河流等没有可燃物的区域是较为安全的区域,千万不要进入密林、草丛或者谷底等危险地带。其次要降低身体重心,避免吸入浓烟,可用湿毛巾或者衣物来捂住口鼻。最后,要及时向外界发送位置信息,如果手机用不了,可在较为明显的位置挥舞鲜艳的衣物或旗帜,等待救援。

  (实习生宋佳航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2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为人类福祉贡献中国气象早期预警智慧

      2025年3月23日是第六十五个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将今年的纪念活动主题定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该主题凸显了早期预警对于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关键作用,以及国际气象界在全...

    时间:03-22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去年产品召回情况

      本报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林丽鹂)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通告,公布2024年我国产品召回情况。  汽车召回方面,2024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33次,涉及车辆1123.7万辆,分别较上年增长8.9%和67.0%。实施...

    时间:03-22
  • 中国自然资源“家底”公布(锐财经)

      三月二十日,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板桥镇平沙墩滩小麦种植基地,农户们使用北斗自动驾驶拖拉机牵引的播种机械进行小麦播种作业。  王 将摄(人民视觉)">  三月二十日,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板桥...

    时间:03-22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本报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徐佩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日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服务...

    时间:03-22
  • 国资央企“AI+”行动示范基地揭牌

      本报天津3月21日电(记者龚相娟)国资央企“AI+”行动示范基地20日在天津揭牌。“AI+”行动示范基地是落实国务院国资委“AI+”专项行动部署、深化央地合作、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时间:03-22
  • 我国完成第三次冰川编目

      据新华社兰州3月21日电(记者张文静、胡伟杰)今年3月21日是首个世界冰川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于当日发布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  冰川是气候变化最敏感、最直接的信息载体,冰川...

    时间:03-22
  • 生态警务联勤站护山林

      本报电 (记者顾春)无人机感应检测,山火有复燃迹象,后台随即响应。浙江省诸暨市公安局和马剑镇联手,打造生态警务联勤站,将无人机数据共享功能接入生态警务数据源,实现实时信息共享、线索移交、案...

    时间:03-21
  • 旱塬连上了大水网

      买滴灌带、置办地膜、检修农机……李荣植忙活起来,“人勤地不懒,盼着今年有个好收成。”  90后李荣植,年纪不大,种地经验却很丰富。7年前,在外打拼的他回到家乡甘肃定西安定区大岔村,跟随父辈...

    时间:03-21
  • 对粮食种植户优先放贷

      本报电 (记者郁静娴)近日,全国春管春耕由南向北陆续展开。中国农业银行立足当前农业生产需要,制定了14个方面举措,助力全年粮食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精准满足种粮农民金融需求。突出做好脱...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