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场关于国家安全的沉浸式体验

2025-03-31 07:12: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人们在香港国家安全展览厅参观。

  新华社记者 朱 炜摄

">

  图为人们在香港国家安全展览厅参观。
  新华社记者 朱 炜摄

  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一枚“发光盾牌”矗立在新设的专题展览入口处,成为引人注目的打卡点。

  主体的盾牌形状以香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徽标为参考,代表保护与安全;底座环绕了一圈维港两岸的城市天际线,展示香港的繁荣与活力;深浅不一的线条组成层叠结构,在灯光照射下呈现出立体透视效果,体现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走深走实的理念。

  这枚“发光盾牌”直观诠释了展览的主题——国家安全。

  这是为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设的专题展览,3月18日正式开幕。专题展览所属的香港国家安全展览厅,是香港首个实体国家安全教育基地,自去年8月开放以来便备受关注。展览厅面积逾1100平方米,以互动、沉浸的方式呈现,是兼具教育性与体验感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

  布展背后:一物一画皆用心

  穿过狭长的通道,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赫然映入眼帘。展览厅负责人张建光介绍,这是2020年6月30日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当天,在天安门广场高高飘扬的那面国旗。为这面意义非凡的国旗,张建光特意前往北京,在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把国旗运往香港。

  “这面国旗不仅象征着国家的团结与力量,更代表着香港与祖国的紧密联系。”张建光动情地说。

  国旗旁边是一幅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赠送的《开国大典》油画复制品。油画生动再现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辉煌时刻。

  “这幅油画尺寸为4米×2.3米,是首次有同样大小的官方复制本在内地以外的地方展出。”现场导赏员为观众介绍。人们驻足端详、拍照留念,感受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

  展览厅在色彩运用上也颇费心思:象征祖国的红色被用于“祖国与香港”展区;象征安定的深蓝色则用于“国安立法 长治久安”展区;象征活力的橙色用于“国安齐参与”展区……“这些色彩搭配增强了展览的视觉冲击力。”展览厅秘书处工作人员徐家亮说,希望以这种方式帮助参观者了解国家安全的多重意义。

  展厅内高达6米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模型,则是展览中最具“挑战性”的展品——因尺寸巨大,不得不调动起重机及十多位工人协同搬运。

  “火箭是一体的,无法拆卸或拐弯,运输和入场过程一度让我们头疼。”张建光回忆,最终在精密计算与团队努力下,这件“巨无霸”从停车场被搬运至展区,成为全场焦点之一。

  互动体验:让国家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观影厅里,一群戴着3D眼镜的孩子们沉浸在影片中。当屏幕出现惊险场景时,有的孩子本能地向后闪躲;当画面切换至我军舰艇破浪前行时,小观众纷纷伸出手臂;当可爱的熊猫“登场”时,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孩子们的反应最真实也最可爱。”退休教师李美嫦是展览厅的义务导赏员,带领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参观令她乐在其中。“他们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国家安全’的含义,但通过沉浸式的体验,会对祖国的历史和安全有初步认知。”她相信这颗种子能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对于香港中文大学二年级学生曾梓轩来说,选择成为导赏员是因为2019年发生的“黑暴”事件让他痛心。“当时很多青年被错误观念影响,对国家安全产生误解。我希望通过讲解,把正确的信息传递出去。”他说,这份义务工作让自己找到了使命感。

  “香港的繁荣稳定离不开国家安全,市民对国家安全应当有清晰的理解,这个展览厅的设立十分重要。”来自香港入境处的导赏员余方华认为,香港纪律部队在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她选择成为导赏员,就是希望向更多人传递这个信息。

  50万人次见证:维护国家安全成为自觉行动

  展览厅开放至今不过7个多月,已吸引超过50万人次参观,远超最初设定的10万人次年度目标。去年10月,展览厅特意举办仪式,庆祝参观人次突破10万。当天,圣公会基德小学校长霍燕玲带领百余名学生参观,成为展览厅的“里程碑见证者”。

  “国家安全教育需要从小抓起,这次参观不仅让学生们拓宽视野,更让他们对国家安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霍燕玲说。

  六年级的袁同学对展览中的电影短片印象深刻。“影片里回顾了祖国遭受侵略的惨痛历史,看完以后,我更明白国家安全和我们每个人的关系。”袁同学还表示,长大后想当警察,维护国家安全、守护市民安宁。

  展览厅不仅是参观场所,更是提升社会共识的重要平台。荃湾关爱队队员张平参观后说:“国家安全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经历了2019年的事件后,我们更能体会到国家安全的现实意义。”他认为,维护国家安全关乎社会稳定,是每个市民的责任。

  未来,展览厅还将持续优化和扩容,让每位走进这里的观众都有新的收获。“每一次的参观、每一次的思考,都是对国家安全认知的深化。”张建光说,“唯有将国家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确保香港和祖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始终稳步前行。”

  (据新华社香港3月30日电  记者孟佳)

  • 相关阅读
  • 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亿吨油田

      3月3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在南海东部海域勘探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这是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大型整装油田,展示出我国近海深层—超深层领域油气勘探潜力。  惠州19-6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

    时间:03-31
  • 小区公共绿地被私人圈占(曝光)

      图①">  图①  图②">  图②  近日,本报收到安徽蚌埠市蚌山区胜利街道机场社区蓝天紫竹苑小区业主的联名信,反映小区个别居民强占公共空间的问题。   记者日前到蓝天紫竹苑小区调查采...

    时间:03-31
  • 熠熠警徽照亮千家万户

      在辽宁阜新市太平区玉龙社区,沿红树四街往北走到头,路西是两栋不起眼的宿舍楼,原属市福利厂。“楼里50多户居民中,光盲人一度就有20个,还有其他残疾困难人员。”玉龙社区党委书记吴春艳介绍。  ...

    时间:03-31
  • 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布定增预案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吴秋余)3月30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分别在上交所发布公告,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计划募集资金共计5200亿元。  根据当日发...

    时间:03-31
  • 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

      本报南宁3月30日电 (记者金歆)30日,以“系统性变革 智能化传播:网络媒体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本届论坛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时间:03-31
  • 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

      本报南宁3月30日电 (记者金歆、张云河)30日,在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经过专家审核评议、网络展播投票、评委线上打分和线下评...

    时间:03-31
  • 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举行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闫伊乔)3月28日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据介绍,本届大会聚焦科...

    时间:03-31
  • 我国首套技术经理人分级教材发布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谷业凯)记者从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获悉:近日,我国首套技术经理人分级教材正式发布,该套教材将为培养高水平技术经理人提供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学习指引和操作指南。...

    时间:03-31
  •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活动开展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吴丹)今年3月31日是第三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指导各地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专门通知,自3月31日安全教育日当天起到4月3日,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

    时间:03-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