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这位农民讲的村里事,教授都爱听(守望)

2025-04-08 05:39: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家好,让我们沿着费孝通先生的足迹,感受这里的百年变迁……”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的费孝通江村纪念馆里,人来人往。73岁的当地农民姚夫坤(见图右一,受访者供图)正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给大学生做现场讲解,一段段鲜活的故事信手拈来,大家听得聚精会神。

  开弦弓村又名“江村”,因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著作《江村经济》而蜚声中外。作为开弦弓村村民,姚夫坤在田间地头忙活了大半辈子,脸晒得黝黑,手上长了不少老茧。如果只看外表,很难相信眼前的庄稼汉不仅知识丰富,还出过书。

  作为农民讲解员,姚夫坤已经在纪念馆工作了近30年。有时,他上一刻还在田地里除草施肥,下一刻就换上白衬衫、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讲述“江村故事”。

  时间回到1981年秋,年过七旬的费孝通三访江村,29岁的姚夫坤领到了接待任务。在村口的码头上,他和村民们一起迎接这位著名学者。从此,费孝通每次到访,姚夫坤都参与接待。为了记录下这段经历,1983年,姚夫坤专门买了台相机,成为费孝通团队在江村调研时的“专职摄影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姚夫坤成了村里的讲解员。那是1996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村里接到通知,一个英国专家团队两天后要来参观,需要一位熟悉情况的村民来做讲解。大家一致推荐姚夫坤。

  时间紧,也来不及充分准备,平时不善言辞的姚夫坤只能硬着头皮上。在村里两间挂满了泛黄照片的小屋子里,他一口气讲解了半个小时,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有从父辈那里听来的故事,也有自己从小到大的一些亲身经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讲解非常成功,英国专家连连竖起大拇指,夸这位农民讲解员讲得接地气,很有感染力。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历,此后每每有客人来访,村里都让姚夫坤出来讲解。在讲解的同时,姚夫坤也经常和来访的专家学者进行互动,向他们请教要讲什么、如何讲得更好。复旦大学教授刘豪兴是姚夫坤的老朋友,每次来到村里,总要兴致勃勃地听姚夫坤讲江村的故事。他也给姚夫坤提出建议:“老姚,你不能只讲陈年旧事,还得讲讲江村的新变迁。”

  几十年间,在迎来一批批客人的同时,开弦弓村这座太湖边的小村庄也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进:上世纪80年代初,“苏南模式”兴起,村里一度创办了两家纺织厂,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工人;到了90年代,以羊毛衫编织、化纤织造为主体的家庭工厂和股份制企业又全面兴起;进入新时代,当地围绕江村文化,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江村的每一步跨越,姚夫坤都曾亲身经历。在刘豪兴的建议下,姚夫坤开始更多地关注村里的新鲜事。“费孝通一直提倡,要到田间地头调研,不能泛泛而谈。”姚夫坤说,虽然他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但要讲新变迁,同样要调研。于是,他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了解村民们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留下翔实的文字和影像记录。

  为了能够更专业地开展讲解工作,他还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写一本书。农民也能写书吗?在质疑声中,姚夫坤花了4年多时间,访问了村里120位老人,与他人合作写出了50多万字的《江村变迁》。这本书系统梳理了江村数十年间的发展变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成为海内外学者开展相关研究的参考书。

  近年来,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进,开弦弓村以古镇、古村、湿地、现代农业为依托,围绕“研学旅行、美美江村”主题,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江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2024年,开弦弓村吸引游客达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000万元。

  “费孝通‘美美与共’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姚夫坤说,也正因村子的发展变迁,他的讲解内容越来越丰富,“以前主要是讲费老的故事,现在讲得更多的是村里文旅融合的新变化。”

  近年来,姚夫坤每年接待各类访问、调研团体超过200个。“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一直讲下去,把新时代的‘江村故事’传播到更多地方。”姚夫坤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8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低保金发放,分毫不能差

      低保金发放,分毫不能差(前沿观察·清风正气在身边②)  “被侵占的低保金,终于追回来了!”前不久,在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江村镇政府的会议室,杨庄村村民杨红军接过3500多元低保金,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杨红军的父亲多...

    时间:04-08
  •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力量 多地紧缺这类人才

      作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重要桥梁纽带,“技术经理人”也被称为“科技红娘”。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乃至产业化的过程中,他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专业服务角色,可谓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催化剂”。当前各地...

    时间:04-08
  • 前沿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多久?

      人工智能变“生活搭子”,智慧化生活走进现实——  前沿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多久?  人形机器人“智愿者”提供智能导览、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2.0”顺利完成主持工作、智能脑机系统帮助失语患者重诉“...

    时间:04-08
  • 一季度消费市场持续升温(锐财经)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举办在即,“老爸茶·海口巴士”正式开通“消博会专线”,串联起海口多个热门打卡点,充分展现海口旅游文化的魅力。图为4月6日,乘务员在巴士上展示消博会周边产品。  ...

    时间:04-08
  • 以假乱真的AI诈骗,如何防范?(民生一线)

      上传一张静态照片,即可生成动态视频;只需几秒语音,就能克隆声音……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AI换脸”正成为侵权违法的重灾区。  近期,为规范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活...

    时间:04-08
  • 移花接木的公证费,进了谁的腰包?(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仇立权绘">  仇立权绘  核心阅读   由于行业监管不到位,中介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导致群众办事出现难点堵点。成都市纪委监委对包括公职人员和不法中介内外勾结骗取财政专项资金等在内的...

    时间:04-08
  • 清明节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达207.1万人次

      本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张天培)记者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今年清明节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621.2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07.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9.7%。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276万人次,较去...

    时间:04-08
  • 为草原音乐史画个坐标系(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乌兰杰在介绍《蒙古族音乐史》一书。  本报记者 郑海鸥摄">  乌兰杰在介绍《蒙古族音乐史》一书。  本报记者 郑海鸥摄  早年的乌兰杰。  受访者供图">  早年的乌兰杰。  受访...

    时间:04-08
  • 美方滥施关税无异于剥夺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权利

      据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记者成欣、袁睿)外交部发言人林剑7日表示,美方滥施关税无异于剥夺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权利。世贸组织数据分析显示,在经济发展不对等、经济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

    时间:04-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