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看,三星堆文物如何“开口说话”(深阅读·文化和科技融合)

2025-04-14 08:4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星堆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

  资料图片

">

三星堆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

资料图片

  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正在观察研究三星堆出土文物。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

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正在观察研究三星堆出土文物。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三星堆青铜神坛。

  资料图片

">

三星堆青铜神坛。

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就“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在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研究院,着力科技与考古融合,让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面向公众说出了它的故事。

三星堆,惊艳世界的文化瑰宝。

如何让这些沉睡千年的文物讲出自己的故事?在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研究院,随着近日启动的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一个个新科技手段,赋能文物的发掘、修复与展陈,让公众有了探秘文物的新窗口。

发掘环节——

高科技工具大显身手

恒温恒湿多功能考古方舱、载人“悬空”发掘的考古集成平台、前置在发掘现场的各类实验室……

步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最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现场,各种高科技工具轮番上阵。

上世纪80年代,三星堆考古工作者们在露天的1号、2号祭祀坑中使用普通工具发掘;30多年后,全球首个考古发掘现场全封闭保护棚“拔地而起”,3号至8号祭祀坑进入考古方舱。

文物在地下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出土后周围环境发生巨变,如果保护不及时,会给文物带来极大伤害,如彩绘变色、有机物碳化等。密闭的考古方舱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了外界尘土、细菌等污染因素的干扰,给予文物及时有效的保护。

隔着考古方舱的透明舱体,可以瞧见,工作平台悬于坑内,穿着防护服“全副武装”的考古人员趴在上面作业,仔细清理易碎文物。“我们每个方舱都配备了集成发掘平台,并设置有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这个看似吊篮的平台,能使发掘坑中的文物和填土少遭受发掘者带入的污染。”曾主持发掘过三星堆1号、2号祭祀坑的领队陈显丹介绍。

在大型发掘舱体旁,有机实验室、无机实验室、应急分析实验室、微痕应急保护实验室等一字排开,文物出土后能在现场进行实验和保护,实现无缝衔接。“通过100倍的超景深显微镜寻找丝绸的影踪,利用锶同位素和碳、氧同位素开展象牙溯源……我们根据不同发掘对象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科技考古研究内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许丹阳说。

有了高科技的助力,三星堆发掘不断上新。精美的青铜器、前所未见的稀世金器、雕刻有繁复纹饰的象牙器……一批批造型可爱又新奇的珍贵文物出土、展出,引发了广泛关注。日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故宫博物院,利用X射线、CT等科技手段,从青铜器内部发现了芯骨和条形芯撑。该技术主要存在于青铜神树树干、铜龙、青铜小立人等极具三星堆“本地风格”的青铜器中,这是目前国内最早使用芯骨和条形芯撑技术的实例。

修复环节——

人工智能助力拼接

残片数量多、四散在不同祭祀坑,出土年代不尽相同、时间跨度达37年,怎么将三星堆里的考古残片还原成华美的铜像?

新一轮三星堆考古发掘已经出土1.7万多件编号文物,数量庞大。面对大量的出土文物及残片,为了提高修复效率,三星堆考古团队尝试通过人机协同方式下的人工智能辅助文物修复工作。

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由出自三星堆不同考古区域的文物,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跨坑拼接”而成,其组件分别来自2021年3号坑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1986年2号坑出土的铜尊口沿以及2022年8号坑出土的铜神兽。

“还原它的难度非常大。我们借助人机协同模拟技术,先完成‘数字拼接’,再进行实体文物拼接,最终跨坑拼接。”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介绍,他们对文物进行全方位扫描,建立三维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取碎片的几何特征信息,计算彼此的匹配度;分析受力数据,验证不同拼接组合的可能性……无需触碰实物,研究人员可以在数字空间进行模拟拼对和复原,充分验证各种可行性方案。有了人工智能助力,目前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已基本确认完整。

一些暂时难以修复实体的文物,也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数字重生”。

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透过玻璃墙,游客可以清晰看到修复师们正在使用仪器观察文物残片。一侧大屏上,分散的数字青铜残件逐渐聚拢,30多个残件实现拼对,最终组合成一株完整的数字青铜神树,高2.88米。

“这是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模拟复原的2号青铜神树。先对文物残片全面扫描‘体检’,再对其进行数字建模,最后,在电脑上将文物原貌拼接还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持,2号青铜神树成功实现‘数字重生’,跨越3000多年再次与世人见面。”余健说,“经过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修复专家评估,如果采用传统的物理加固方式复原,不仅难度大,而且耗时长,文物本体也易损伤。因此,先对2号青铜神树进行了数字模拟复原。”

“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千年文物实现‘数字重生’。”在余健看来,组合文物残件就像在拼接历史文明图景,“成功拼接更多,拼图越完整,就越能帮助我们了解三星堆文明的历史。”

展陈环节——

参观游客“跨越时空”

古蜀民围着神树祈祷,三足金乌在天空中飞翔……

在三星堆博物馆内,戴上MR(混合现实)眼镜,走到特定文物面前即可触发特定的数字场景,游客可以体验到以文物为主题的古蜀国生活场景。

让文物“说话”,科技为文物展陈延伸出多元体验。

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互动体验厅里,游客亲自动手,体验玉器的切割、钻孔、刻纹、打磨和抛光工艺;还有观众对传统祭祀活动兴趣浓厚,模拟参与“抬神兽”“神树祈福”……

“在这里,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三星堆人的服饰、冠式和自然生活环境,参与三星堆人的制铜、制玉还有房屋搭建、祭祀。”三星堆博物馆学术研究部馆员罗红说。

还有不少游客心心念念:“三星堆博物馆很精彩,可还想看看祭祀坑发掘现场,怎么办?”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寻觅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大空间VR沉浸式探索体验项目可以实现这个心愿。

“欢迎大家来到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大家看那里,2号坑紧挨着8号坑,大家熟知的纵目面具、神树、大立人等都出自2号坑。”在三星堆博物馆负一层的体验区,游客们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后,“数字讲解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冉宏林一下子出现在了身边,带领大家“走”进三星堆遗址考古大棚。

从3号祭祀坑到8号祭祀坑,这个数字考古大棚1∶1重构复原了祭祀坑、考古方舱、实验室、象牙库房、青铜馆与新馆等6个数字孪生场景。

“我们花了10个月时间研发项目,整合利用了3—8号祭祀坑遗址考古现场和出土器物、科技考古及学术研究、博物馆展厅陈列等一系列数字资产,创造了大型物理空间沉浸式虚拟体验。”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董静介绍。

本期统筹:刘静文

版式设计:汪哲平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4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台湾空姐的十七年“蓉漂”生活:生涯规划中没有“退休”二字

      中新网成都4月14日电 题:台湾空姐的十七年“蓉漂”生活:生涯规划中没有“退休”二字  中新网记者 岳依桐  “我的生涯规划里面没有‘退休’两个字。只要我还能动,大家认为我还能帮得上忙,还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随时...

    时间:04-14
  • 中国红基会:2005年以来累计总支出超过123亿元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记者 张素)记者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获悉,2005年以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累计总支出超过123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公益支出总额超过119亿元,并执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8.94亿元。  中国红十字基金...

    时间:04-14
  • 中信集团原副总经理徐佐被提起公诉

      中新网4月14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消息,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徐佐涉嫌受贿、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

    时间:04-14
  • 今日10时拉响警报,玉树州人员静默3分钟

      据“玉树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13日,青海省玉树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通告——  经研究,定于2025年4月14日上午10时整,全州各行各业拉响警报、车辆鸣笛、人员静默3分钟。  据悉,今年是玉树“4·14”地震灾难发生...

    时间:04-14
  • 中国将长期成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

      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办。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会,消博会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重要平台。  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

    时间:04-14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 中拉关系进入新阶段

      【本期导读】  4月9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九届峰会在轮值主席国洪都拉斯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峰会致贺信时强调,中拉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已经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阶段,树立起南南...

    时间:04-14
  • 同志加兄弟 携手启新程——越南各界热切期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进行国事访问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是两党两国关系最生动写照。近年来,两党两国领导人充分发挥高层交往政治引领作用,保持密切战略沟通,不断推动中越关系更上层楼。习近平总书...

    时间:04-14
  • 一见·回顾这些镜头,期待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访

    Your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召开不久,大国外交新篇章便从周边起笔。4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消息一经发布,吸引全球目光。  ...

    时间:04-14
  • 第一观察|这场会见中,习近平主席两次提及“定力”

      4月11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时,两次提及“定力”:谈中西关系,指出“中方愿同西班牙打造更有战略定力、更富发展活力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谈中国发展,强调“无...

    时间:04-14
  • 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人民论坛)

    党风正则事业兴。今年3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作风建设作出新部署、进行再动员。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

    时间:04-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