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地月空间123天850万公里 中国团队揭秘卫星极限生死救援

2025-04-16 09:3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中心)主办的“地月空间DRO(远距离逆行轨道)探索研究学术研讨会”4月15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会上披露,中国已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基于DRO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这三星星座当中的两星因发射出现异常,在地月空间历时123天、历经850万公里航程的极限生死救援,其惊心动魄的过程也首次对外公开。

“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家在会上介绍弹性奔月轨道设计与卫星极限救援。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科研团队介绍说,2024年3月13日,DRO-A/B双星组合体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运载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但由于上面级飞行异常,卫星未能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面对独突如其来的变故,专项团队的中国科学家们处变不惊,立即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太空“卫星极限生死救援”。

  专项团队根据地面测控站捕获到时断时续的卫星遥测数据分析判断,DRO-A/B卫星组合体当时正在以200度每秒的速度快速翻滚。为此,他们迅速制定应急处置措施:紧急上注姿态控制命令、有效实现速率阻尼、建立太阳翼对日姿态、成功实现星上蓄电池充放电平衡……

  7个小时后,经卫星遥测数据分析判断:DRO-A卫星太阳翼可转动但无法锁定,DRO-B卫星太阳翼既无法转动,也无法锁定;只能通过定期调整卫星组合体姿态,维持卫星能源安全。

  卫星能源安全问题解决后,科研团队又开始直面卫星入轨高度严重不足的难题。经遥测分析,DRO-A/B实际进入的初始轨道远地点高度仅为13.4万公里,远低于预先设计的30万公里。

  3月15日,专项团队果断做出决策:双星不分离,并迅速制定轨道重构策略,通过双星交替利用燃料抬升轨道高度,全力保障卫星组合体飞抵DRO。

  3月18日和23日,专项团队成功实施两次近地点轨道机动补救控制,DRO-A/B卫星高度被相继抬高到24万公里、38万公里,越过“死亡线”。

  4月2日,DRO-A/B卫星成功实施关键奔月机动,进入预设低能地月转移轨道。

  到7月15日,DRO-A/B卫星成功实施DRO入轨机动,准确进入预定任务轨道。

  至此,在发射出现异常情况下,DRO-A/B卫星在地月空间历经123天飞行、航程850万公里后,终于进入预定轨道,也为后续的卫星载荷在轨测试,提供了基本保障和有效支撑。

“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家在会上介绍卫星系统基本情况。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8月28日,专项团队开展大胆细致的远程操控,使DRO-A/B卫星组合体成功分离,且处于同轨编队伴飞状态。分离30分钟内,双星互相拍照,让团队对卫星太阳翼受损情况有了清晰了解。更为重要的是,技术指标显示,分离后,双星能源平衡,平台及载荷工作正常。

  8月30日,专项团队一鼓作气,为极限救援成功的DRO-A/B卫星和专项首颗试验卫星DRO-L这三颗卫星两两之间,成功构建K频段微波星间测量通信链路,验证了三星互联互通的组网模式。

  全球首个基于DRO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成功实现在轨部署,并持续在DRO轨道探索、新质能力、地月尺度星间链路及载荷技术等方面,开展在轨演示验证和预定科学研究。

  据了解,地月空间是从近地轨道、近月轨道向外拓展的新空域,距离地球最远可达200万公里。相对近地轨道空间,其三维空间范围扩大上千倍。

“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家在会上科普介绍什么是DRO。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就如通过航海发现新大陆、利用空气动力实现洲际飞行、利用火箭进入太空一样,地月空间DRO有望成为空间科学探索的新空域、部署空间应用基础设施的新高地、支持载人深空探索的新起点,因此受到各航天大国的高度关注。

  中国科学家同样密切关注并积极探索。2017年,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科研团队通过多年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率先阐明地月空间DRO的独特属性和战略价值,取得一系列重要理论突破,并启动预先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2022年2月,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提出自主创新、新颖独特、简洁可行的地月空间大尺度三星星座规划。2024年2月,该专项首颗试验卫星DRO-L成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开展相关实验。(完)

  • 相关阅读
  •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只会将台湾民众推向灾难深渊

      中新网4月16日电 国台办16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日,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在出席美国参议院听证会时称,美国应大力提升自主系统并部署于台海,以打造“地狱景象”吓阻中国犯台。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时间:04-16
  • 国台办:“倚美谋独”是邪路,“以武谋独”是绝路

      中新网4月16日电 国台办16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美方派遣退役上将任台军年度“汉光41号”兵棋推演资深观察员并任台军参谋总长“顾问”,代表美台之间军事交流提升到双方开始进行“计划协调”,但距联...

    时间:04-16
  • 国台办:赖清德当局和“台独”势力害台、毁台 注定失败

      中新网4月16日电 国台办16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赖清德近日称,“全球北方民主国家”都想争取优秀台商,投资“脱中入北”能立足台湾、布局全球。并称“台湾应利用每一次地缘政治经济变动时刻,推动适合...

    时间:04-16
  • 国台办:美国滥施关税威胁的是两岸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

      中新网4月16日电 国台办16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面对美国关税霸凌行径,民进党当局一方面对美让利妥协,另一方面鼓噪严防大陆商品通过中转台湾洗产地规避美国关税、检讨是否调整新台币2000元以下小额...

    时间:04-16
  • 国台办:大陆经济前景好不好 事实最有说服力

      中新网4月16日电 国台办16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日,海基会副董事长罗文嘉称,中美贸易冲突以来,大陆作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已经不在,留在大陆的台商数量大幅减少,可能不到高峰时期的五分之一;还称“大陆消...

    时间:04-16
  • 中国携手81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共同维护国际渔业秩序

      中新网4月16日电 农业农村部16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介绍说,中国决定加入《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并于2025年3月17日向联合国粮农组...

    时间:04-16
  • 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呈“三下降两平稳”特点

      中新网4月16日电 16日,应急管理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解读《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介绍安全生产有关重点工作进展等。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在通报一季...

    时间:04-16
  • 赖清德称把“吃苦当吃补” 国务院台办回应:“跪美卖台”行径令人不齿

      4月16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美国宣布对中国大陆加征145%关税。尽管台积电已经承诺对美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美仍宣称要对台加征32%关税,引发岛内各界哗然,抨击民进党当局吹嘘与美关系“坚如磐石”...

    时间:04-16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对话合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中新社联合国4月15日电 (记者 王帆)2025年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1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强调,对话合作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当地时间4月15日,2025年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在纽约联合...

    时间:04-16
  •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满仓被逮捕

      中新网4月16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信消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满仓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利用影响...

    时间:04-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