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宇宙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

2025-04-23 08:3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再叩苍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二十号乘组准备就绪,即将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太空会师”;

提上日程,天问二号任务正按计划开展发射前准备测试工作,将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追梦不停歇,探索不止步,我国太空探索稳步推进,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

跨越

航天探索持续突破,航天技术向更高层次迈进

回顾过去一年,航天探索持续突破,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越星河,携月壤,嫦娥六号逐梦归。2024年6月25日,在历时53天的太空往返之旅后,嫦娥六号带回1935.3克月球背面样品,创造中国航天新的世界纪录。

神舟从容再问天。2024年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飞天,实现第五次“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令人难忘。

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嫦娥家族”书写探月精彩篇章,从神舟五号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到建成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航天不断刷新追梦高度,航天技术向更高层次迈进。

实现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三大技术突破,嫦娥六号完成了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深空探测任务。

成功构建由3颗卫星组成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我国在该领域走在国际前列。

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空间技术发展和应用有了更强支撑;提出地月之间搭建“鹊桥”通信方案,嫦娥翩然落月背不再遥不可及……

眼下,我国正抓紧推动实施更大推力的重型运载火箭工程,持续开展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和演示验证,加快形成工程化应用发射能力。中国航天进入空间能力不断提升,支持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进发。

仰望星空,追梦不止。把一个任务结束的终点,当作接续创新的起点,中国航天人一直在路上。

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2029年左右下一代北斗系统开始发射组网卫星、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一份争分夺秒的时间表,映照砥砺前行的脚步。

加速

空间科学迅速发展,向国际舞台中央靠近

新增195台(套)监测设备,观测能力覆盖日地空间全圈层。今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这个巨大的“监测网”,助力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空间天气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是我国空间科学事业加速发展的缩影。

新时代以来,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等支持下,“悟空”“墨子号”“慧眼”等10余颗空间科学卫星闪耀太空。

同时,国家民用航天领域成功实施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和“张衡一号”“羲和号”等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发射。自此,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体系初步建成。

基于第一手科学数据,在宇宙射线电子、质子和氦核能谱精细结构探测等方面,我国科学家取得了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说:“在空间科学领域,过去,我国主要是知识的使用者。如今,作为新知识的创造者之一,我国逐渐向国际空间科学舞台中央靠近。”

空间技术支撑空间科学探索,空间科学发展目标牵引空间技术跨代跃升。

探月工程科学发现成果丰硕。今年4月,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我国科学家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为更好开展月球起源与演化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对月壤研究的深入,更多月球神秘面纱将被揭开。”嫦娥五号、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说。

中国空间站空间科学实验进展顺利。“太空稻种”已在地面孕育后代,“太空养鱼”实现了我国在太空培育脊椎动物的突破,“太空晶体”顺利生长,将为地面新材料制备提供指导作用……

外层空间是人类的共同疆域,空间探索是人类的共同事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介绍,中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近200份航天合作协议,涵盖了对地观测、月球与深空探测、卫星研制等多个领域。

“国家航天局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建设与应用等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拓展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单忠德说。

驱动

航天成果赋能千行百业,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

4月1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在浙江杭州发布商业航天卓越供应平台。平台像一个商业卫星全产业链的大超市,相关单位和企业可通过平台采购卫星核心部件、关键设备乃至技术服务。

“我们想把航天‘国家队’的技术、产品、服务、经验、理念、方法贡献给整个行业,让商业航天在卫星上用到更多更好更先进的技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院长助理杨晓宁说。

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促进商业航天安全有序发展,国家航天局正抓紧出台促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加速构建商业航天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营造充满创新活力、守牢安全底线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和发展环境。

“顶天”,更要“立地”。从载人航天到各类卫星,航天技术正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

“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我国空间站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北斗远在天外,应用近在身边。我国已有超2500处水库应用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水文监测,搭载国产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共享单车投放已突破1000万辆。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建设,推动了卫星遥感数据大面积推广应用,提高了国土、海洋、减灾、水利等行业业务应用的定量化水平。据初步统计,该专项实施以来,为国家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约3000亿元。

航天育种、航天材料、卫星互联网……航天科技与生产生活的深度交融,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起点、新征程。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3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航天员王杰: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交会对接,每一份努力都熠熠生辉

      中新网酒泉4月23日电 (记者 郭超凯 张素)“回望来时路,最深的感悟是人生要有梦想。当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交会对接,并为之奋斗,每一份努力都熠熠生辉。”神舟二十号航天员王杰说。  4月23日上午,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

    时间:04-23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中瑞:想借着上太空看看能不能“飞檐走壁”

      中新网酒泉4月23日电 (记者 郭超凯 张素)4月23日上午,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曾是一名飞行教官的陈中瑞即将首飞太空。  陈中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自...

    时间:04-23
  • 神二十乘组指令长陈冬:对圆满完成任务充满必胜信心

      中新网酒泉4月23日电 (记者 郭超凯 张素)4月23日上午,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经全面考评,陈冬入选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谈及自己...

    时间:04-23
  • “1+1+1=1” 陈中瑞:我们融合得就像一个人

      4月23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对指令长陈冬讲到的团队在太空中要做到“合,三头六臂,群策群力;分,各司其职,独当一面”的要求,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中瑞表示...

    时间:04-23
  • 陈冬评价神二十乘组:合,三头六臂;分,独当一面

      4月23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此次乘组三人分别是飞行员和工程师出身,陈冬表示对团队充满信心,合则三头六臂;分则独当一面。  陈冬:我们乘组经过长时...

    时间:04-23
  • 全国查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不合格产品4.2万件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 谢雁冰)记者23日从国家消防救援局、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期间,各地共检查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生产、销售、使用单位6.24万家次,查处违法案件377...

    时间:04-23
  • 最高检:2024年共立案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96件

      中新网4月23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23日举行“以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职 服务高水平科技创新”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宫鸣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共立案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96件,其中行政公...

    时间:04-23
  • 最高检: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量持续增长

      中新网4月23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23日举行“以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职 服务高水平科技创新”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宫鸣在发布会上介绍,检察机关对知识产权民事生效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

    时间:04-23
  • 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将举办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郑莉 朱欣 郝赫)记者从全国总工会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党中央批准,将举办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包括10项内容。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将召...

    时间:04-23
  • “五一”前夕拟表彰2426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易舒冉)22日,记者从全国总工会获悉: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将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拟表彰对象2426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670名,全国...

    时间:04-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