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老铁路,大通道带旺大产业(大数据观察)

2025-04-30 06:08:00

来源:人民日报

  榴莲冷链班列准时抵达中国昆明,跨境班列缓缓驶过老挝磨丁,截至今年一季度,中老铁路累计运送旅客突破50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5640万吨,双双突破5000万。

  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飞驰在“空中”——桥隧相连的中老铁路3年多前刚建成时,曾有人质疑:沿线人口少、经济相对落后,有人乘坐吗?会不会无货可运?如今,中老铁路货运量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出入境旅客从每天300人次增至最高1300人次——一条跨境铁路,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跨境商品种类扩展至3000余种

  榴莲降价,跟这条铁路有关

  近几年,榴莲在国内市场价格降低,这其实与中老铁路密切相关。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境外榴莲种植面积增长;与此同时,随着中老铁路运行,榴莲的运输损耗、运价大幅下降,更多人吃上了价优味美的榴莲。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为中南半岛带来了物流新变革。”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营销部负责人朱江说。

  开通之初,不少物流企业和货主对中老铁路跨境运输持观望态度:能不能准时送达?运价是否有优势?“当时面临商品种类相对单一等问题。”朱江说,与其等货来,不如找货去!东南亚水果种类多、旺季水果运输需求大、对运输的时效性要求高,是铁路大宗货源的潜在增长点。

  围绕水果等重点货源做文章,2022年12月,磨憨铁路口岸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开始运营,榴莲的跨境之旅自此开启。泰国榴莲先通过公路运输至老挝万象,再搭乘中老铁路直达云南昆明。“如今,新鲜果蔬搭乘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全程运输只需要26小时。”朱江说。

  昆明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进口新鲜榴莲达到了泰国产量的近六成。“传统公路运输要跑5到7天,要是遇上交通拥堵,榴莲多半损耗在路上,损失很大。”塔那愣国际物流云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德欢说,“如今公铁联运模式压缩了运输时间,成本也大大降低,中老铁路成为进口榴莲的‘保障线’。”

  除了高效的运输通道,中老铁路持续升级冷藏集装箱设备,用技术突破物流堵点。“随着运输需求激增,运输质量也必须跟上。”朱江介绍,铁路部门开发了全新铁路冷链装备,精准控温、运行稳定,保鲜性能更优。

  从泰国榴莲到老挝香蕉,从云南鲜花到越南火龙果,如今,这条“钢铁丝路”的跨境商品种类从开通初期的500余种扩展至3000余种。

  从通到畅、从畅到快、从快到旺,截至今年一季度,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突破5640万吨,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跨境货物1300万吨。磨憨铁路口岸日交接国际货物列车常态化保持18列,“黄金通道”效应日益凸显。

  依托跨境游  客流持续增长

  这趟动车,常常“一票难求”

  中午12点15分,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外语小课堂”准时开讲。一块白板、几张标语卡片、几名边检民警围在一起,练习泰语、老挝语的常用问候语。趁着列车还没到站,边检民警抓紧时间“充电”。

  中老跨境旅客列车如今几乎每趟都是满载。而在2023年4月13日,昆明南站到万象站首次开通客运时,每天仅开行一对国际列车,出境票额250张。看着空荡的车站和零星的旅客,边检站不少人心中打鼓:这车啥时候能坐满?

  近年来,随着过境免签等政策实施,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推出,这条目前国内唯一的跨境动车组旅客越来越多。为更好满足旅客需求,列车从一对变两对,票额每列涨至390张,中老跨境列车分别从昆明、普洱两地始发,还增设了老挝段的纳堆站停靠点。

  旅客多了,新问题随即出现。如何减少通关时间?怎么避免因一人手续缺失耽误他人顺利过检?

  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进行了系统性提速:外国人入境卡前置至车厢内填写;推出“两公布一提示”制度,提前发布节假日通关高峰预测;启用智能验证台、旅检快捷通道、实时翻译设备、出入境记录自助打印机。目前,磨憨铁路口岸的通关时间已由过去的90分钟压缩至52分钟。

  到岗前分析旅客构成,是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负责人孟涛的习惯。中国游客占比多少、来自哪些旅行社、有没有外国团队、是否有特殊需求……孟涛说,民警台前站岗、台外引导,站台监护、车体检查,个个轮岗练、岗岗都精通。

  东盟10国,语言多样,磨憨铁路口岸便组建了一支小语种服务队。对第一次出境的“银发旅团”,工作人员会主动引导、加强提醒。个别听力、语言障碍旅客,也能通过提前打印好的交流卡片,一步步走完边检流程。

  据介绍,搭乘中老铁路通勤的旅客相对稳定,中老铁路客运增长点主要依托旅游业。一名跨境游从业者介绍,过去到老挝旅游,飞机太贵,大巴车太慢。现在坐火车,方便、省时、体验感好,愿意坐这趟车出行的游客越来越多。

  从“担心没人坐”到“车票抢不到”,两年来中老铁路旅客发送量持续增长,截至今年一季度突破5000万人次,有力促进了沿线资源开发。

  带动沿线经济提速发展

  运输优势,催生产业集聚

  据统计,2022年、2023年、2024年中老铁路运输货物分别达1120万吨、1781万吨、1964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达210.3万吨、441万吨、478.2万吨,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和贸易活力。

  货运量增长,也让铁路部门面临“甜蜜的烦恼”——水果生鲜旺季,铁路货运站空间供不应求。“一个集装箱里装着不同收货人的货,得在集装箱中心站分解后再配送。”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相关负责人说,如今集装箱变多,扩大存放空间成了头等大事。

  中心站塞不下,“站外站”成为解决方案。在昆明市王家营片区,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鸿运国际物流港“站外站”建了起来,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储存到配送,从修理到堆存,统一平台、统一服务、统一报价,不仅提高了货物中转集散的效率,也降低了货运成本,让中老铁路这条“黄金通道”有了“大仓库”。

  原先,货物的海关监管作业在口岸集中办理,如今“分流”到水果、冰鲜水产品等不同类型的指定监管场地。未来,随着磨憨铁路口岸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类型不断增多、面积逐渐扩大,生物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也将进一步缩短货物通关时间。

  自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以其高效便捷的运输优势、沿线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吸引力,迅速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跨境游的“黄金线路”。目前,昆明南至万象、普洱至琅勃拉邦间开行的国际旅客列车,出入境旅客从每天300人次增至最高1300人次,为旅客跨境旅游、学习、经商等提供了便利。据悉,今年以来,东盟国家游客赴西双版纳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5倍,沿线酒店入住率稳定在85%以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跨境旅游经济圈。

  运输效率的提升,正催生更深的产业变革。中老铁路普洱站旁,一座咖啡产业园拔地而起。一颗颗咖啡鲜果经过清洗、脱皮、烘干等多道工序,制成咖啡生豆,装进集装箱,再销往国内外多个地区。“中老铁路开通前,咖啡豆转运损耗高、成本高。现在通过铁路运输,每个集装箱能节省5000元。”云南鸿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贺瑗平说,从运输到加工、集散,一条咖啡产业链正在形成。

  从大通道到大产业,中老铁路正带动沿线经济进一步提速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30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4月30日4时,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计划当天中午返回东风着陆场。  分离前,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下,...

    时间:04-30
  •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揭晓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董博婷)为表彰我国优秀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贡献,集中展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激励引导全国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王传...

    时间:04-30
  • 家门口养老,呵护银发族幸福晚年(消费视窗·服务消费一线探访⑤)

      临川区铂金水岸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医护人员陪老年人做康复训练。">  临川区铂金水岸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医护人员陪老年人做康复训练。  临川区县学岭社区一老一小幸福食堂,工作人员为...

    时间:04-30
  • 拓展城市绿色空间

      核心阅读  伊通河,是吉林省长春市的母亲河,承载着沿岸市民的生活所需。曾经,由于沿岸开发原因,伊通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长春开展伊通河综合治理,全区域、全流域、全方位进行生态修复,让伊...

    时间:04-30
  • 假期驾车出行,系好规则“安全带”(民生一线·关注交通安全)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五一”假期也即将到来,出行人员与车辆大幅增加,在畅享旅途的同时,交通安全也不容忽视。  城市繁忙的十字路口,驾驶机动车面对行色匆...

    时间:04-30
  • 北影节,与中国电影一同成长(文化市场新观察)

      核心阅读   4月26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今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走过十五载的北影节不断成长,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活力:中外佳片集中放映,专业人士探讨产...

    时间:04-30
  •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本报北京4月29日电 (寇江泽、吕金锴)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

    时间:04-30
  • 《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正式发布

      本报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王云杉)4月29日,《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数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扩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度稳步提升,各类主体...

    时间:04-30
  • 中办国办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机制、规范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工作。  《办法》明确,为严...

    时间:04-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