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碳路中国丨工业“伤口”修复之路 金陵牛首烟岚十年蝶变

2025-05-08 16:32: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5月8日电 题:工业“伤口”修复之路 金陵牛首烟岚十年蝶变

  作者 张传明 唐娟

  满目苍翠、亭台掩映,深深呼吸一口山间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高达4000个每立方厘米……五月的南京牛首山,是一个大“氧吧”。徜徉在山水之间,游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有一个深达66米的废弃矿坑。这座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金陵四大名胜”之一,以一场历时十年的生态修复与文化修补,完成了从工业“伤口”到文化地标的蝶变,让曾经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牛首烟岚得以重现。

航拍牛首山。(资料图)葛寿鹏 摄

  “五一”假期刚刚过去,2025年还未过半,牛首山旅游文化区今年接待的游客量已经突破两百万人次。

  在“牛首文化第一村”的世凹桃源,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络绎不绝。杨勇是这里一家民宿的业主,据其介绍,在这个“五一”假期,不仅客房早早就被预订一空,民宿配套的农家乐餐厅、咖啡店、旅拍生意也翻了两番,让他忙得不亦乐乎。

  “游客现在都想去有山有水、能让自己放松的环境休息,牛首山的自然生态环境,恰好吻合了当下人的旅游心理和度假需求。而且,政府这几年对节假日客流的拉动、交通的疏导都做得相当好,对我们业主来说,也获得了很好的机遇。”杨勇对自家民宿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实际上,就在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经历了工业开采的荒山“锈地”。牛首山因山顶东西双峰形似牛角而得名,古代曾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然而上世纪矿产资源的发现,让山的西峰遭遇了长达数十年的开采,植被破坏殆尽,留下的废弃矿坑触目惊心。

“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牛首烟岚。(资料图)刘成贺 摄

  2011年9月,南京市江宁区政府开启了牛首山的修复之路;2015年,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核心工程正式建成开放。牛首山重获新生,游人也再次得以看到牛首烟岚与江南园林相映生辉。

  据牛首山文化传播使者扈纯婕介绍,牛首山的核心建筑的选址,就是从自然保护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对山体和树木的干扰,建成后相继荣获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双料大奖。

  “矿坑是什么?是工业的‘伤口’,是疮痍。可是当地政府把‘伤口’重新变成文化胜景,不但修复了山体,而且将空间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晓愚认为,“金陵四十八景”牛首烟岚的重现,带来的不仅是生态的复原。“在这里的山光水色之间,传统习俗‘春牛首’得到重新演绎,让人们获得了风景与人文的双重滋养。”

  如今,牛首山上的植被覆盖率达83%,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约4000个每立方厘米,荣获“中国森林氧吧”称号。牛首山下,2021年对外开放的“金陵小城”先导区燕集里,更是激活了这片土地的文旅基因,从单一性文旅景区向综合性文化产业园转变。

  小城内的核心建筑文心馆由建筑大师俞宗翘设计,以原木柱身、粉黛墙面再现六朝美学;这里晚间的灯光秀更是将千年金陵的雅韵浓缩于亭台楼阁之间,令游客大开眼界。

  “这里不仅提供了演出、餐饮、旅拍、购物等服务,它的文创产品也浸染着文化的底蕴和历史的脉络。当游客从这里离开时,手中的不仅仅是一个小物件,而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凯认为,牛首山的发展演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文旅产业的配置,为生态景区带来活力和效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生态修复、文化修补的双轮驱动,牛首山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了创新发展。”扈纯婕表示,这里的蜕变正是生态文明理念的鲜活注脚。“未来,这里还将继续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完)

  • 相关阅读
  • 中俄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中俄双方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国际法权威、生物安全、投资保

      新华社快讯:中俄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中俄双方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国际法权威、生物安全、投资保护、数字经济、检疫、电影合作等领域。...

    时间:05-08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军事医学研讨会将在中国西安举办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8日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据他介绍,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军事医学研讨会将在中国西安举办。  张晓刚表示,5月13日至14日,中国国防部将在西安举办2025年...

    时间:05-08
  • 台湾写真:邓丽君逝世30年:熟悉的旋律 思念的花海

      中新社新北5月8日电 题:邓丽君逝世30年:熟悉的旋律 思念的花海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5月8日是邓丽君逝世30周年的日子。位于台湾新北的金宝山筠园墓地,再一次响起《月亮代表我的心》旋律。  来自台湾、香港、...

    时间:05-08
  • 《自然》系列期刊2026年将增加健康、传感两本新刊

      中新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科研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5月8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其旗下《自然》系列期刊将在2026年1月推出《自然-健康》(Nature Health)和《自然-传感》(Nature S...

    时间:05-08
  • 中国国防部:奉劝有关国家不要引狼入室、甘当棋子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8日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他表示,奉劝有关国家不要引狼入室、甘当棋子,破坏亚太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定。  当天有记者问,据报道,菲美“肩并肩”军演期间,...

    时间:05-08
  • 从珠穆朗玛到南麂列岛 中国现有34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中新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家委员会获悉,截至2025年3月,中国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生物圈保护区共有34家,包括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生物圈保护区——珠穆朗玛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以...

    时间:05-08
  • 台军首次实弹试射“海马斯”火箭炮,为何选在此时?

      中新网5月8日电(燕新台)岛内多家媒体消息称,台军方向美采购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以下简称“海马斯”系统),预计下周将在台军九鹏基地进行首次在台实弹试射。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陆军发布的射击通报显示...

    时间:05-08
  • (台海观澜)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掀热潮

      中新社福州5月8日电 (记者 龙敏)继春节假期之后,福建居民“五一”假期赴金门旅游热度再创新高。  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负责人苏美祥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的恢复与升温是两岸...

    时间:05-08
  • 中国海警依法驱离日非法进入中国钓鱼岛领海船只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记者8日从中国海警局获悉,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表示,5月7日至8日,日“狮子”号渔船非法进入中国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舰艇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警告驱离。  刘德军表示,钓鱼岛及其附...

    时间:05-08
  • 外交部:中国将始终致力于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引擎力”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马卓言、陆君钰)外交部发言人林剑8日表示,中国将始终致力于高水平对外开放,致力于合作共赢,致力于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引擎力”。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近日,中国多个部门...

    时间:05-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