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听“钢铁心跳” 护工程安全

2025-05-08 06:03:00

来源:人民日报

  王海浪(左)在指导徒弟。

  受访者供图

">

  王海浪(左)在指导徒弟。
  受访者供图

  手持超声探头,专注聆听一条条焊缝间的“钢铁心跳”——这是无损检测责任师王海浪的工作日常。作为90后“钢铁医生”,王海浪获授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在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华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王海浪负责重大工程钢结构、压力容器、储罐等金属焊缝的无损检测与质量评定,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0多年来,他为钢铁构件检查“身体”,一寸一寸检测了超过25万米的焊缝。他用宽度不足2厘米的小小探头,精准入微地守护着国家重大工程的质量命脉,参建的工程焊缝缺陷检出率100%。

  2012年,还是在校生的王海浪就来到公司实习,参与了钢结构加工厂项目中的吊车车梁焊缝检测。“首次面对庞大的钢结构,我既激动又紧张。一天下来,双手僵硬,双腿麻木,眼睛酸疼,但仅完成了20米检测。”王海浪意识到,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非常考验精益求精的技术与匠心。

  2013年毕业后,王海浪正式加入公司。在广西南宁会展中心项目上,他首次独立承担超声波检测任务。面对复杂的波形图谱,他每天跟着焊工在返修现场学习,比对缺陷波形与实际情况,再对照自己评定过的不合格波形。慢慢地,他摸清了不同焊缝缺陷的“性格”——气孔是毛躁的,裂纹是锋利的,夹渣是沉重的……从而掌握了缺陷的成因。

  扎根一线、千锤百炼。

  盛夏时节,南京滨江LNG(液化天然气)储罐内气温接近60摄氏度,作业环境极为苛刻:通道狭窄,仅能容一人爬行进入,王海浪需要半蹲、跪行几个小时,爬出罐体后,衣服能拧出汗水。即便如此,每一次焊缝检测,他都坚持3次复核,力求不遗漏任何缺陷。

  寒冬腊月,东北气温逼近零下30摄氏度,王海浪在露天高空挂滑车作业。50米高的储罐外壁冰冷,即便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王海浪也冻得嘴唇发紫,但只要仪器发出微弱的反射波形,他总在第一时间记录并回放分析,直到确认焊缝质量无误为止。

  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不断出现,传统检测手段已难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高标准要求。王海浪在工作之余,通过自学、送培等方式,先后取得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射线胶片照相检测等4项资格证书。2018年,他牵头成立“青年创新工作室”,开始攻坚一项尚无成熟经验的行业前沿课题——相控阵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这项国际前沿技术,较传统探伤成像更立体、数据更详尽,可对缺陷问题及大小形状定量定性,精准检出复杂工件缺陷。但这也意味着要跨入更深层次的技术领域,只能一点点摸索。”王海浪说,他白天带领团队登高采样,晚上钻进实验室做数据分析。

  712个日夜,经过数百次对比试验与参数优化,团队终于突破技术瓶颈,成为国内首批掌握此项技术并具备工程化应用能力的团队。如今,该成果应用于多项海内外重点工程,不仅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和精度,还推动了行业技术革新。

  在随后的几年里,王海浪又带领团队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获得15项国家专利与工法,建设省市级示范性创新平台,在推动行业标准提升、检测技术国产化方面贡献了青春力量。

  作为“全国技术能手”,王海浪常把公司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分析缺陷波形、探讨案例图谱,还把参赛经验分享给其他无损检测员。在他的引领和带动下,工作室又先后培养出5名“全国技术能手”,奋战在全国多个重点工程现场。从个人成才到团队壮大,公司锻造出了一支冲锋在前、能打硬仗的无损检测精锐团队。

  “无损检测员看似只是听一听、扫一扫,但每一毫米背后,都是对质量与安全的坚定守护。”王海浪说,“只要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每个平凡的岗位上,都能展现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8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云南麻栗坡师生访美畅叙友谊 中美青少年交流结硕果

      中新网昆明5月8日电 (罗婕)记者8日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获悉,5月初,该州麻栗坡县的师生代表跨越山海,到美国赴一场持续两年多的中美青少年友谊之约,共同掀起“最炫民族风”。云南麻栗坡师生...

    时间:05-08
  • 新疆兵团“医保钱包”上线 实现跨省共济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8日电 (王越)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保电子钱包(“医保钱包”)上线启动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据悉,新疆兵团“医保钱包”旨在解决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使用难题,将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便捷、高...

    时间:05-08
  • 广西钦州野外回归种植水松人工繁育种苗

      中新网钦州5月8日电 (吴德星)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8日介绍,近日,广西钦州市水松人工繁育种苗野外回归行动在白石湖公园举行,共种植水松幼苗52株。此次行动是钦州水松保护的首期工程,后续将逐步引入广西不同地域的种源...

    时间:05-08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中新网福州5月8日电 (郑江洛)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简称“海交会”)将于5月18日至22日在福州市举行。  福州市副市长梁栋8日在福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各项筹备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截至5月7日,已邀...

    时间:05-08
  • 宁夏科研团队新成果助力中国马铃薯育种技术升级、单产提升

      中新网银川5月8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8日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由该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巩檑团队及临沂大学教授张洪霞联合开展的马铃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马铃薯单倍型基因组...

    时间:05-08
  • 东盟国家主流媒体怀化行活动启幕

      中新社湖南怀化5月8日电 (付敬懿)东盟国家主流媒体怀化行活动8日在湖南怀化启动。未来5天,来自菲律宾、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等7个东盟国家的10余家主流媒体将走进怀化,感受湖南与东盟经贸往来的活力与机遇。  ...

    时间:05-08
  • 湖南打造全国首个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平台 激发市场活力

      中新网长沙5月8日电(向一鹏)湖南省自然资源厅8日透露,自2024年3月15日正式上线以来,湖南省自然资源全要素统一市场平台全面整合全省自然资源要素,在要素配置效率、政务服务效能、市场活力激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

    时间:05-08
  • 中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补充人工智能教育师资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记者 曾玥 谢雁冰)中国官方近日发文部署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补充人工智能教育师资。  上述文件为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

    时间:05-08
  • 山东莱阳发现珍贵“花朵”化石 疑似白垩纪被子植物新物种

      中新网山东莱阳5月8日电 (王娇妮 焦迪)近日,在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的一次研学活动中,来自临沂的研学团发现了一枚珍贵的“花朵”化石,引起古生物专家的关注。图为在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发现的“花朵”化石...

    时间:05-08
  • 从展览到演出,中俄共享“文化精华”深化民心相通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记者 应妮)“食味中华——中华古代饮食文化展”正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上演,通过145件(套)珍贵文物向俄罗斯观众展现中国古人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生活。  此展是2024年11月“俄宴风华—...

    时间:05-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