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中国古典文明不断滋养和启迪现代世界(专题深思)

2025-05-08 08:4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待文明多样性,以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思想智慧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习近平主席指出:“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强调“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这深刻揭示了中国古典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以中国古典文明滋养和启迪现代世界提供了重要指引与根本遵循。

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古典文明,离不开中国古典学研究。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传统。孔子开创的文教传统绵绵若存,贯通至今。中国古人围绕十三经、前三史和周秦诸子等元典展开文字、音韵等传统小学研究,在文本校勘整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为中国古典学提供了稳固的知识根基。但今天的中国古典学绝非“复古”之学,而是紧扣时代脉搏的创新之学,担负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国古典学既研究中国典籍和文化在本国的起源和发展,也研究它们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和影响,其探索视野超越国界与民族,在和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等其他文明的比较中,重新审视人类古老智慧结晶对现代世界的指导意义,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对话,形成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向力量。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其开放性、包容性尤为显著。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博采众长,在面对外来挑战中实现自我革新,这也充分体现在中国古典思想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导弟子要善于发现、学习他人优点,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杜甫总结诗歌创作心法,认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说的也是要多向不同方家求教的道理。历史告诉我们,秉持开放、包容精神,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让不同文明相互取长补短,便可“和而不同”,超越文明冲突,实现文明和谐共存。

中国古典文明的价值体现在历史学、哲学、政治学、考古学等诸多领域,展现出不同文明所共通的智慧品格。先秦时期的中国出现“百家争鸣”,涌现出大批卓越的思想家,为人类贡献了可传诸后世的不朽思想。比如,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忠信”“民本”、墨子所倡导的“兼爱”“非攻”思想,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儒家的核心哲学观“中庸之道”与古希腊先哲的“节制”思想,为消除战争、实现人类和平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倡议等中国方案,不仅体现中国古典文明的智慧,更成为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今天,人类社会再次走到何去何从的历史关口。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仅凭技术远远不够,必须依靠文明的力量。现代文明丰富多元,不同文明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亮点。要解决全球问题,必须汇集全人类的集体智慧一起攻坚克难。比如,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对立。中国古典文明讲究“天人合一”,提出要遵循自然规律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自然万物都有其内在的目的和功能,人类应尊重并顺应自然秩序。这些来自中西方古典文明的智慧都启发我们更好地尊重自然,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对于解决生态危机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拓展,中国古典文明必将焕发新的光彩,以其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宏大格局,为现代世界源源不断提供滋养和启迪,惠泽全球、造福人类。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8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湖南怀化发布非遗出海行动计划 打造非遗体验新场景新业态

      中新网怀化5月9日电(向一鹏)“非遗出海 经贸同行”行动启动暨五溪非遗园开园仪式9日在湖南怀化五溪非遗园举行,旨在搭建“政产学研”多维对话平台,系统探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路径,打造“文化+科技+旅游”的非遗体...

    时间:05-09
  • 数智赋能 南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创新应用

      中新网南宁5月9日电(记者 黄艳梅)记者9日从广西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南宁市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高质量发展项目近日正式启动。该市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民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时间:05-09
  • 为基因治疗装上“安全导航” 西电团队探索生物医药新赛道

      中新网西安5月9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9日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邓宏章教授团队以创新性非离子递送系统,成功破解“毒性-效率”死锁,为基因治疗装上“安全导航”。  据介绍,在生物医药技术迅...

    时间:05-09
  • 美籍华人鲁照宁在南京捐赠一批珍贵文物史料

      中新社南京5月9日电 (记者 朱晓颖)美籍华人鲁照宁文物史料捐赠仪式9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纪念馆”)举行,89件(套)日军南京暴行铁证公之于世。  自2004年起,鲁照宁已连续21年向纪念馆捐赠...

    时间:05-09
  • 广西九万山保护区同时记录金斑喙凤蝶雌雄个体

      中新网南宁5月9日电 (卢志猛)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9日介绍,近日,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开展蝴蝶多样性监测时,同时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雌性和雄性个体。这是该保护区连续3年开展监测后首次拍摄...

    时间:05-09
  • 西藏学者新书解码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

      中新社拉萨5月9日电 (记者 江飞波)西藏藏学研究学者巴桑旺堆9日在拉萨发布《新编吐蕃石刻集》(汉文)、《新编吐蕃碑刻和摩崖石刻》(藏文)以及《藏文史料中的历史地名考释》(藏文)、《清代治藏视域下的西藏贵族兴...

    时间:05-09
  • 跨越山海与时空的“红色之约”

      中新网厦门5月9日电 (杨伏山 陈素蜜)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的征程上,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携手合作,谱写一段动人篇章。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共建签约揭牌仪式现...

    时间:05-09
  • 广西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算力枢纽

      中新社南宁5月9日电 (黄艳梅 黄祯光 覃颖知)2025年广西算力联盟会员大会暨智能算力应用大会9日在南宁举行,广西算力调度平台正式对外发布,广西构建中国—东盟算力枢纽取得又一项标志性成果。  广西算力调度平台是...

    时间:05-09
  • 业界代表重庆探讨学科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改革

      中新网重庆5月9日电 (记者 周毅)9日,全国学科教育联盟第四届年会暨“学科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研讨与实践改革论坛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召开,全国26所师范院校、100余所知名中小学的专家学者、教研员及一线教师代表...

    时间:05-09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与省市县“三级八方”形成合力深入推进法治协同

      中新网上海5月9日电 (记者 陈静)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简称: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黄鸿鸿9日表示,面向未来,示范区执委会将协同省市县“三级八方”,深入推进法治协同,打造协同立法的“样板间”,推动重点...

    时间:05-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