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中国古典文明不断滋养和启迪现代世界(专题深思)

2025-05-08 08:4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待文明多样性,以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思想智慧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习近平主席指出:“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强调“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这深刻揭示了中国古典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以中国古典文明滋养和启迪现代世界提供了重要指引与根本遵循。

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古典文明,离不开中国古典学研究。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传统。孔子开创的文教传统绵绵若存,贯通至今。中国古人围绕十三经、前三史和周秦诸子等元典展开文字、音韵等传统小学研究,在文本校勘整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为中国古典学提供了稳固的知识根基。但今天的中国古典学绝非“复古”之学,而是紧扣时代脉搏的创新之学,担负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国古典学既研究中国典籍和文化在本国的起源和发展,也研究它们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和影响,其探索视野超越国界与民族,在和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等其他文明的比较中,重新审视人类古老智慧结晶对现代世界的指导意义,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对话,形成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向力量。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其开放性、包容性尤为显著。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博采众长,在面对外来挑战中实现自我革新,这也充分体现在中国古典思想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导弟子要善于发现、学习他人优点,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杜甫总结诗歌创作心法,认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说的也是要多向不同方家求教的道理。历史告诉我们,秉持开放、包容精神,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让不同文明相互取长补短,便可“和而不同”,超越文明冲突,实现文明和谐共存。

中国古典文明的价值体现在历史学、哲学、政治学、考古学等诸多领域,展现出不同文明所共通的智慧品格。先秦时期的中国出现“百家争鸣”,涌现出大批卓越的思想家,为人类贡献了可传诸后世的不朽思想。比如,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忠信”“民本”、墨子所倡导的“兼爱”“非攻”思想,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儒家的核心哲学观“中庸之道”与古希腊先哲的“节制”思想,为消除战争、实现人类和平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倡议等中国方案,不仅体现中国古典文明的智慧,更成为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今天,人类社会再次走到何去何从的历史关口。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仅凭技术远远不够,必须依靠文明的力量。现代文明丰富多元,不同文明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亮点。要解决全球问题,必须汇集全人类的集体智慧一起攻坚克难。比如,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对立。中国古典文明讲究“天人合一”,提出要遵循自然规律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自然万物都有其内在的目的和功能,人类应尊重并顺应自然秩序。这些来自中西方古典文明的智慧都启发我们更好地尊重自然,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对于解决生态危机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拓展,中国古典文明必将焕发新的光彩,以其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宏大格局,为现代世界源源不断提供滋养和启迪,惠泽全球、造福人类。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8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巴基斯坦军方:印度导弹袭击巴首都附近空军基地

      新华社伊斯兰堡5月10日电(记者蒋超)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10日凌晨证实,印度当天凌晨发射导弹袭击了位于巴首都伊斯兰堡附近城市拉瓦尔品第的努尔·汗空军基地。   当地时间10日凌晨2时...

    时间:05-10
  • 证监会、财政部就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5月9日从中国证监会了解到,为进一步增强证券结算系统风险防范能力,加强证券结算风险基金全流程管理,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结合市场发展需要,证监会会同财政部起草形成了《证券结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

    时间:05-10
  • 2024年全国网络视听用户付费、节目版权等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4.60%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白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9日发布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实际创收收入12855.87亿元,同比增长5.27%,其中网络视听用户付费、节目版权等服务收入1830.94亿元...

    时间:05-10
  • 2025年将选择约34个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记者5月9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财政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称,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的城市开展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通知...

    时间:05-10
  • 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任军、吴雨)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季度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金融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

    时间:05-10
  • 举重亚锦赛开赛 首日赵金红刷新抓举世界纪录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郁思辉)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9日在浙江省江山市开赛。首日进行的女子45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赵金红刷新抓举世界纪录并夺得三金。 5月9日,中国选手赵金红在颁奖仪式上。新华...

    时间:05-10
  • 文明探源|跨越四千年:探秘青藏高原湖畔的生命史诗

    人类是何时登上青藏高原的?又是如何适应这片土地的? 近期,西藏日喀则康马县嘎拉乡玛不错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文...

    时间:05-10
  • 我国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张晓洁、谢希瑶)记者9日从商务部获悉,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当日组织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在广...

    时间:05-09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吴雨、任军)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消息,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

    时间:05-09
  • 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二期)即将发行

    记者5月9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拟于5月14日发行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二期)。本次发行国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1450亿元,为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 此外,财政部拟于5月14日第一次续发行2025...

    时间:05-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