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把“幸福草”带到更多地方(绿水青山守护者)

2025-05-09 05:47:00

来源:人民日报

  林冬梅在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的菌草防风固沙基地。

  林良辉摄

">

  林冬梅在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的菌草防风固沙基地。
  林良辉摄

  核心阅读

  从国内到国际,把菌草技术及减贫经验推广到107个国家;从食用菌转向草,坚持试验助力沙漠变绿洲;探索菌草的多领域应用,带动越来越多人投身菌草事业……与菌草结缘20多年,林冬梅热爱菌草事业,用实际行动为菌草事业发展传承贡献力量。

  

  “我们团队到马来亚大学访问交流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将通过培训示范、开设菌草学课程、加入联合国菌草项目等方式,推动菌草技术在马来西亚的创新和应用。”前不久,刚从马来西亚回来的林冬梅,来不及休息,又投入到录制联合国菌草项目英文教学视频的工作中。

  今年50岁的林冬梅,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副院长。去年一年,林冬梅六成时间都在外奔波。“越来越多的国家从菌草技术中获益,我们也要继续提升技术水平。”她说。

  “菌草技术及减贫经验已经推广到107个国家”

  上世纪80年代,林冬梅的父亲、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发明了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菌草技术,并将其推广到国内很多地区,菌草成为助力脱贫的“致富草”“幸福草”。与此同时,随着菌草援外工作的开展,菌草也带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增收。

  从小学起,林冬梅就对父亲的研究领域产生兴趣。

  “严格来说,我的第一份‘科研’工作,就是每天傍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把各县市的气温记录下来,作为父亲研究食用菌种植的参考数据。”林冬梅说。

  2003年,林冬梅放弃在新加坡的工作,回国加入林占熺团队担任助手,着力推进菌草援外工作。2005年1月,林冬梅随父亲前往南非启动菌草援外项目,负责制定项目整体规划、生产模式与培训文稿等。

  “到了当地我们才知道,当地农民从未吃过蘑菇,更别提用菌草培养食用菌、管理菇场。”林冬梅介绍,她和同事先给当地农民提供做好的菌包,买来固定容量的水桶,告诉他们每天什么时候浇水、每次浇几桶水,出菇后再帮忙把蘑菇卖出去。

  此后,推广标准化管理,林冬梅和专家团队设计并推广“10平方米菇场”模式,一步步拆分整个生产环节,总结出最适合当地也最简便的方法,让小农户用10平方米的土地,在一年内产出1.2吨鲜菇。

  “2005年,在南非工作期间,我第一次意识到,菌草技术能改变当地不少贫困人口的命运——学习掌握菌草技术,能增加收入,能把孩子送进学校,能在村里开杂货店,还能买车雇人经营运输,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林冬梅说。

  从一家一户建菇棚示范推广,到创新“菌草技术国别示范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再到在非洲高校开设菌草学课程,林冬梅37次奔赴非洲,推动国际菌草技术培训及项目落地。“如今,菌草技术及减贫经验已经推广到107个国家。”林冬梅说。

  “看到菌草在沙漠长成绿色屏障,心中无比满足”

  2008年,林冬梅来到福建农林大学工作;2011年12月,科学技术部批准依托福建农林大学组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随着菌草技术研究的深入,林冬梅建议将研究重点从食用菌转向草,进一步完善菌草科学技术体系。

  “系统选育的巨菌草等菌草根系发达,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丰富,耐旱、耐盐碱,抗逆性强、保水保土,生态治理潜力巨大,产业开发前景广阔。”2013年起,林冬梅跟随父亲在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开展种植菌草试验示范。

  “一群南方人来到西北沙漠,确实没有心理准备。”林冬梅说,刚开始在沙漠种菌草时,基地荒无人烟,条件很艰苦。

  不过,更难的还是要在沙漠把菌草种活。

  “沙漠里风大,种下去的菌草刚冒出芽就被风沙打烂,再长起来又被打烂。”林冬梅说,团队成员坚持试验、调整方案,种下的菌草历经多次摧折终于长成丛丛绿色,成功固定流沙,“曾经的遍地沙丘,已经变成一块块绿洲”。

  如今,林冬梅发现自己越来越热爱菌草事业。“看到各国农户用菌草脱贫致富,看到菌草在沙漠长成绿色屏障,心中无比满足。”林冬梅说。

  10多年来,林冬梅及其菌草技术团队已在沿黄9省份与福建、新疆、贵州等省份建立菌草生态治理试验示范基地。

  “除了种菌草,我们还在更多领域探索应用”

  在福建农林大学,林冬梅为研究生安排的第一课,都是前往基地认识菌草。她说:“只有在具体场景下观察、操作,才能发现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

  “菌草不仅能以草代木培养菌菇,在防风固沙、土壤增肥方面也有突出成效。”林冬梅说。2017年,来自多所院校的50多名专家学者见证了沙粒微生物及相关成分的改善,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增加了58.97%。

  既然菌草能取得良好生态治理效果,如何激发更多人种植菌草的内生动力?林冬梅继续探索。

  “去年种了30亩巨菌草、200亩青贮玉米喂牛,巨菌草收了15吨,青贮玉米才5吨,今年我种了200亩巨菌草。”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园户村镇养殖户马文华说。

  “除了种菌草,我们还在更多领域探索应用。”林冬梅说,比如对接下游厂商,探索菌草纤维材料在纺织上的应用。

  目前,福建农林大学菌草技术团队已有近100人,研究涉及菌草的草种选育、生态治理、栽培食药用菌等领域,越来越多人投身菌草事业。

  采访结束,天色已晚,但林冬梅当日的工作还未结束。走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楼,林冬梅的办公室仍亮着灯,她还在等待前来研讨技术的客人。

  “夏初,壮壮的草秆就像胖胖的娃娃,让人喜爱。”这是林冬梅最近的一则朋友圈,发布于5月6日,配图是办公楼前生长的翠绿菌草……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9日 11 版)

  • 相关阅读
  • 世界最大气象观测网炼成记

      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的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全貌。  新华社记者 张 涛摄">  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的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全貌。  新华社记者 张 ...

    时间:05-09
  • 点外卖时,你会看“后厨直播”吗?

      图①:北京市东城区“浣熊食堂”赫兴记生煎外卖门店正在进行“后厨直播”。  受访者供图  图②为浙江省杭州市一家餐馆的“后厨直播”画面。  视频截图">  图①:北京市东城区“浣熊食堂...

    时间:05-09
  • “唯论文”让男性“患上”妇科病(健谈)

      男性也会患子宫肌瘤?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男性没有子宫,何来子宫...

    时间:05-09
  • “让青春扎根大地接上地气”(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青春力量)

      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大司马村老年食堂,宋金慧(左三)询问老人饭菜口味。  李青春摄">  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大司马村老年食堂,宋金慧(左三)询问老人饭菜口味。  李青春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时间:05-09
  • “让孩子们的人生少些弯道”(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青春力量)

      湖南省安化县南金乡将军完小的操场上,庞晓晓(前排左一)组织学生们开展拔河比赛。  龚俊宇摄">  湖南省安化县南金乡将军完小的操场上,庞晓晓(前排左一)组织学生们开展拔河比赛。  龚俊宇摄 ...

    时间:05-09
  • “借助中国大市场,布隆迪咖啡产业的未来充满希望”(国际视点)

      在布隆迪鲁哈加里村的一处咖啡种植园,园主一家展示刚采摘下来的咖啡果。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在布隆迪鲁哈加里村的一处咖啡种植园,园主一家展示刚采摘下来的咖啡果。  本报记者 黄培...

    时间:05-09
  • 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魏哲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依法从严惩处盗挖、滥挖黑土等导致黑土地资...

    时间:05-09
  • 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开幕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王洲)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北京科博会为期4天,以“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展览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共有800余家中外...

    时间:05-09
  • 让流量赋能产业链成长

      “车队有40多辆车,每辆车一天接送游客六七趟,还免费送麻饼、矿泉水、防暑药品等,让游客开心游玩。”“五一”假期,重庆渝驾汇汽车租赁公司负责人陈鹏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他带头组建“荣昌同心志...

    时间:05-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