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加强文学交流 赓续中俄友好

2025-05-10 08:2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的记忆和真相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带给我们的启迪永远映照现实、昭示未来。”习近平主席5月7日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引用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引发广泛共鸣。

中俄两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国在文学领域的交流源远流长,生动诠释文明互鉴理念。中俄加强人文交流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赓续两国人民友谊,助力双边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穿越历史,经典作品永不褪色

“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习近平主席2014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

中俄文学交流的长河中,19世纪诗人、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是重要源头之一。普希金的小说《上尉的女儿》是第一部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中译俄罗斯文学作品,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俄罗斯文学在中国译介和传播的起点。普希金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在一首诗中,他写道:“哪怕去遥远的中国的长城脚下”。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与中国经典相遇。1884年2月,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在读儒家著作,这已是第二天了。难以想象,它们达到了不同寻常的精神高度。”1909年11月,《中国圣人老子语录》俄文本出版,81岁的托尔斯泰撰写前言《老子学说的实质》。

100多年来,大量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品被翻译、引进中国。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文学巨匠对中国文学界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以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苏联文学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书中反映的苏联人民斗争经历启发了中国进步青年的革命意志。

中国文学作品在俄罗斯的翻译和传播始于19世纪,早期以介绍古典诗词歌赋、戏曲和章回小说等为主。1917年—1918年间,俄罗斯诗人古米廖夫翻译并出版了中国诗选《瓷亭》。苏联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开始成为译介重点,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被介绍到苏联。

直到今天,两国经典作品仍然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仍在中国图书市场畅销,作品不断被重译。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助理教授、青年翻译家李春雨对本报记者表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让人手不释卷、回味无穷;其对人性的探索和对时代命题的预见,对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俄2023年年度最佳图书奖评选结果显示,由俄罗斯尚斯国际出版社出版的俄语版中国古代诗词鉴赏系列丛书《诗歌的元素——七至十世纪的中国诗歌》《星星的客人——李白:诗歌和散文》《诗鬼李贺》获得“最佳经典文学”类最佳图书奖。

深化合作,文学交流硕果累累

中俄青年作家论坛等合作机制推动两国新生代作家直接交流;两国高水平举办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框架下各项活动,为两国文学互动注入了新动能……近年来,中俄务实合作不断深入,人文交流机制不断完善,两国文学交流互鉴硕果累累。

2024年6月,俄罗斯著名当代作家、女性文学领军人物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的作品首次在中国结集出版。其作品最早译介者之一、北京大学教授任光宣认为,俄罗斯当代文学植根于俄罗斯经典文学的深厚土壤,融合了各种新文学流派,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鲜明特点。

中俄政府间经典互译项目以及中国多省作协在俄罗斯推动的“中国地域文学”专题译介工作等为中国文学出海俄罗斯起到了推动作用。刘慈欣、余华、刘震云、周梅森、紫金陈、周浩晖等作家的作品在俄罗斯广受欢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副系主任阿列克谢·罗季奥诺夫认为:“当代中国文学呈现出三重魅力:既承载千年文明的传统基因,又展现经济奇迹下的当代精神图谱,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迥异于欧洲的文化审美体系。”

俄罗斯青年诗人伊莉莎维塔·阿布杜什诺娃在中国生活、学习7年,全情投入到俄中诗歌翻译中。她不但作为编辑和翻译出版书籍,还与中国诗人、作家广泛交流,开设网络播客介绍两国诗歌。“诗歌为两国年轻人沟通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阿布杜什诺娃说。

“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独特价值不容忽视。”李春雨认为,对中国读者而言,它们是理解当代俄罗斯的窗口。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猛告诉本报记者,俄罗斯女作家古泽尔·雅辛娜、科幻作家卢基扬年科等的作品在中国畅销,完全是靠作品魅力吸引大众读者。

融合创新,推进人民相知相亲

5月7日,习近平主席向“和平薪火  时代新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人文交流活动”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强调:“加强人文交流,对增进相互理解、弘扬睦邻友好、夯实双边关系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优秀文学作品如一方沃土,为戏剧、影视等其他文艺形式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内容,并通过视听语言的转化,给受众带来更丰富的体验。中俄两国艺术家一直从两国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创作新的作品,推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

罗季奥诺夫介绍,2023年普斯科夫普希金模范话剧院演出了莫言的《蛙》,2024年廖一梅的《恋爱的犀牛》、曹禺的《雷雨》等在俄罗斯剧院上演并受到广泛欢迎。2025年1月,实验京剧《狂人日记》在北京首演,剧作大胆地将果戈理和鲁迅两位作家创作的《狂人日记》小说融为一体。编剧、导演梧桐选取了两部作品的核心元素,以京剧的表演程式呈现了一场跨国文学对话。

1962年,中央歌剧舞剧院(现中央歌剧院)在国内首度以中文上演普希金长诗改编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今年4月,中央歌剧院又与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州文化部、费奥多尔·沃尔科夫俄罗斯国家学术戏剧院、俄罗斯和平基金共同打造了新一版《叶甫盖尼·奥涅金》,俄罗斯指挥执棒中国乐队,两国歌唱家同台演出,为观众带来一场新的艺术盛宴。

去年9月以来,根据中国当代作家刘震云作品《我不是潘金莲》改编的同名话剧在俄罗斯国立民族剧院演出,创造了场场爆满的成绩,至今仍然热度不减。剧院官网显示,未来两个月的票皆已售罄。中式妆造和舞台布景,搭配俄罗斯演员的俄式演绎,让该剧深受观众喜爱。

“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们需要去深入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中俄两国在文学领域交流互鉴的更多故事正在不断上演,为两国不断深化人文交流、人民相亲,树立新型国家间关系典范提供肥沃的土壤。

(本报莫斯科5月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0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漳州长泰城隍金身巡安金门归来

      中新网漳州5月11日电 (张隆金)福建漳州市长泰城隍爷公金身10日晚结束在金门的3天巡安活动,通过厦门五通码头返回大陆。  农历四月十二“迎城隍”是金门一年一度最大型的庙会活动。5月8日上午,长泰城隍庙城隍爷公金...

    时间:05-11
  • 两岸学者:大陆的发展是台湾的机遇而非威胁

      中新社上海5月11日电 (张杨彬)近来,民进党政客不断炒作“大陆威胁”,煽动“反中仇中”,在岛内不断升级政治高压。10日至11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年两岸关系研讨会上,多位学者表示,大陆的发展进步是台湾的机遇而非威胁,中国...

    时间:05-11
  • 当出行“邂逅”高科技 “一机畅行”智慧服务解锁游客“丝滑体验”

      央视网消息:今年“五一”假期,浙江省累计全域旅游人数3114万人次,同比增长13.7%。当地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以智慧服务赋能文旅体验,为国内外游客打造“轻松游”新场景。那么对于来浙旅游的游客,他们吃、住、行是否方便?...

    时间:05-11
  • (寻味中华丨非遗)甘南瑰宝南木特 唱念歌舞颂古今

      中新社甘肃甘南5月11日电 题:甘南瑰宝南木特 唱念歌舞颂古今  中新社记者 丁思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双岔镇二地村村口,近百辆摩托车、三轮车、汽车沿路有序停放,远处嘹亮的藏戏歌声传入耳中。连日来,当地...

    时间:05-11
  • 超导会如何影响人类生活?

      超导会如何影响人类生活?(趣科普)  想象一下,未来超导可能如何影响人类生活?  晨光中,城市道路行驶的汽车,正通过地下的超导无线充电设备实时补能。  搭载超导推进系统的电动飞机掠过江面,向远处飞去。  超导磁...

    时间:05-11
  •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描绘出一幅幅“数字耕作图” 希望的田野“新”潮澎湃

      央视网消息:眼下,全国粮食生产进入了关键期。经过连续几天的降雨,湖南多地已雨过天晴,种粮户们正抓紧做好春耕、春管工作。湘潭湘乡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当地不少农户采用“稻油...

    时间:05-11
  • 书写挺膺担当的奋斗答卷

      【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青春为墨 匠心为笔书写挺膺担当的奋斗答卷  编者按  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技能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技能人才在技...

    时间:05-11
  • 山西省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建平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5月11日电 据山西省纪委监委消息:山西省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郭建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5-11
  • 透过科博会“窗口”看产业发展 北京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迸发新活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科技服务业,已成为北京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北京科博会是观察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漫步展馆可以看到,AI技术加速落地新场景,医药健康新产品加速涌现,科技服务生态日渐完善——蓬勃...

    时间:05-11
  • 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开跑 中国男子4×400米接力刷新全国纪录

    人民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杨磊)5月10日,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在广州天河体育场拉开序幕。在首日比赛中,中国男子接力队在4×400米接力预赛中发挥出色,以3分01秒87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在获得今晚决赛资...

    时间:05-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