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优选优育,云南咖啡味更香(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5-05-12 06:16:00

来源:人民日报

  德宏热作所苗圃内咖啡树上的小花。

  曹再会摄

">

  德宏热作所苗圃内咖啡树上的小花。
  曹再会摄

  培育中的“德热6号”种苗。

  本报记者  张  驰摄

">

  培育中的“德热6号”种苗。
  本报记者  张  驰摄

  李锦红(左)与白学慧查看咖啡树生长情况。

  曹再会摄

">

  李锦红(左)与白学慧查看咖啡树生长情况。
  曹再会摄

  王静敏(左)与同事挑选种苗。

  曹再会摄

">

  王静敏(左)与同事挑选种苗。
  曹再会摄

  在古镇小店里品尝咖啡新品,在咖啡庄园体验鲜豆采摘……微风徐来,自带咖香。到云南旅游,感受和探索咖啡文化已经成为必选项。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8%以上,2024年出口量达3.25万吨,同时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体验、消费的咖啡全产业链条。产业兴旺背后,离不开种质资源的培育。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记录科研人员选育咖啡良种、创新田间管理、对接技术需求的生动故事。

  ——编  者  

  

  “在海拔1650米的高原咖啡馆喝咖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近日,位于云南临沧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秋珀庄园咖啡基地,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前来打卡。

  基地内,咖啡树开满了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咖啡厅里,游客正在专注地手磨、冲泡秋珀庄园生产的咖啡。“咱们喝的,是云南本地的咖啡品种,叫‘德热’系列。味道怎么样?”庄园负责人赛敏一边招呼游客一边介绍。

  “从‘种子’到‘杯子’,游客可以了解到咖啡生产的全流程。”赛敏说,“云南咖啡越来越有名,我们的庄园也借势发展。说起来,这一切都离不开德宏热作所科研人员的努力。”

  赛敏所说的“德宏热作所”,就是位于云南瑞丽的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德宏热作所拥有目前国内保存咖啡资源最丰富、种质数量最多的咖啡种质资源圃。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代代咖啡研究人员接续努力,选育研发优良咖啡品种,在云南累计推广种植百万亩,以技术研发和创新助力云南咖啡火起来。

  育  种

  收集10个种类952份咖啡种质资源,培育“德热”系列14个品种

  走进德宏热作所种质资源圃,从常见的小粒种、中粒种和大粒种咖啡,到小众又小巧的丁香咖啡、总花咖啡,一片绿意葱茏。

  德宏热作所自1967年开始收集保存咖啡种质,目前已收集10个种类952份咖啡种质资源,涵盖200多个品种材料。“攒下的研究资源越丰富,未来的创新就有越多可能。”德宏热作所副所长李锦红说,这是德宏热作所近60年积攒下的“家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宏热作所成立咖啡研究组,此后几十年里,持续赴外收集引进咖啡种质资源。1992年,德宏热作所建立了“咖啡基因库”。“尽管当时只保存了100多份咖啡种质,但就靠着这些材料,我们选育出最初的‘德热’系列品种。”李锦红说。

  来到德宏热作所的杯测室,手冲咖啡的香气扑鼻而来。一入口果酸清新,回味甘甜。“这就是‘德热132’,烘焙后有坚果香气和茉莉花香。”李锦红说。

  1998年,李锦红偶然在种质资源圃发现一株果实橙黄、果粒小巧、叶子细长的咖啡植株。“当时编号是‘132’,小粒种咖啡特征非常明显,而且弥补了阿拉比卡原生种抗锈病差的缺点,我们预感,这可能是个好品种。”李锦红说。

  发现之后,是漫长的试验之路。按照程序,这株独特的咖啡先在热作所内进行了3代稳定性测试,随后是6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性实验及生产性实验又是6年……

  “认定并推广新品种,既要保证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又要看新品种在不同产区的适应性、抗病性和产量。”李锦红说,1999年选育、2004年做比较试验,直到2016年,“德热132”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其间,李锦红的内心也曾有过质疑:“德热132”的品质到底如何?李锦红说,“经过多次测试,我们发现,‘德热132’能喝出茉莉花香,而且抗病性好、产量高,信心慢慢就有了。”

  一个新品种只是创新的一小步。眼下,在种质资源圃,“德热”系列咖啡树从头到尾,排列整齐。

  “我们每年开展大量杂交育种工作,基于原有种质,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选育良种,然后再年复一年等待新品种的成长。”德宏热作所副所长白学慧说,“德热”系列已扩展至14个品种,其中6个已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抗  病

  培育抗锈病育种材料,有望将抗病品种选育时间从30年缩短至10年以内

  除了品种选育,德宏热作所还有一个目标——让国产咖啡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

  李锦红介绍,云南咖啡产业起步时以大宗商品豆交易为主,咖啡生豆单价不高,咖农收入多少主要看产量。种植咖啡时,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是咖啡锈病。

  “锈病病原通过空气传播,一旦发病,感染的不止一棵咖啡树。而且锈病发病期一般是在挂果前,一旦发病会导致咖啡产量降低30%—50%,严重时叶子枯黄掉落,导致咖啡树死亡。”白学慧说,防控锈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培育抗病品种。

  培育抗锈病品种,要先弄明白咖啡锈菌对不同咖啡品种的致病力。咖啡锈菌小种是锈病真菌细分的具有不同致病力的类型,不同锈菌小种能够侵染的咖啡品种不同。“就像流感病毒可能对不同人造成不同的影响一样。”白学慧说。

  2011年至2016年,德宏热作所从葡萄牙完整引进了一套咖啡锈病锈菌小种的鉴别技术。“鉴定锈菌小种时,我们采集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上的锈菌样本,通过人工接种在鉴别寄主上,根据锈菌样本在不同寄主上的抗、感病类型表现,划分锈菌小种类型。”白学慧说,“锈菌小种的鉴定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咖啡品种可能存在的抗锈病基因。”

  鉴别之外,还要在新品种培育上下功夫。

  在种质资源圃的一角,有一棵咖啡树让白学慧十分珍惜:“下一步培育新品种就看它了。”

  一般而言,阿拉比卡咖啡比较容易感染锈病,而中粒种和大粒种咖啡自身带有抗病基因。因此,要培育抗锈病的咖啡品种,研究者需要通过种间杂交选育,找到具有抗病基因的咖啡育种新材料,再经过6代的新品种测试,验证新材料性状的稳定性。经过一代代筛选,新材料最终“出落”为兼具抗病性、高品质和高产的新品种。

  “经过近10年的探索,我们已掌握云南咖啡锈菌小种的类型和分布特征,并选育出全新的抗锈病育种材料。未来,我们能通过组培技术,不但将抗病品种选育时间从30年缩短至10年以内,还能让F1代新品种的优势在产业上发挥得更好。”轻抚着植株,白学慧满是期待地说。

  惠  民

  连续多年坚持建设示范基地,推广新品种标准化种植技术

  种苗繁育基地的育苗棚内,空气中蒸腾着水汽,催芽成功的咖啡苗簇拥在一起,伸展着圆润可爱的叶子。一群年轻人身着实验服,正在用湿润的沙土平整苗圃,撒下新的咖啡种子。“为产区培育咖啡苗,虽然辛苦,但这是在为咖啡产业‘打地基’。”德宏热作所研究员王静敏,是个90后“新农人”。

  王静敏报到的第一天,收到的入职“大礼包”里有一双解放鞋。为啥还要发鞋?2025年春节前夕,王静敏跟随团队前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协助当地挑选适宜种植咖啡的区域。“走在路上,才发现解放鞋很实用。”王静敏说。

  一双解放鞋,也勾起了白学慧的回忆:“过去推广新品种,就穿着解放鞋爬坡过坎,走村入户。”

  德宏热作所已在德宏、保山等地建成10个新品种良种繁育与区域性示范基地。云南山高谷深,示范基地建设初期,研究员带着当地村民用背篓把咖啡种苗一点点背上山。

  示范基地基本是德宏热作所与企业、种植大户共同建设。所里提供种子、种苗和种植技术,企业和农户负责种植管护。

  但在2020年以前,新品种对农户却没那么重要。“那时新品种推广全看市场行情,一遇到价格波动,新种下的种苗就没人管,免费发放的咖啡种子也被随手搁置。”白学慧说。

  为了让农户和企业看到新品种的价值,德宏热作所研究人员坚持多年建好示范基地,还开办了咖啡种植培训班。每到咖啡产季,白学慧就在产区之间来回奔波。

  “咖啡的长势就是说服力。”白学慧说,“基地里树上一挂果,有的农户看到了,马上就来问能不能拿点种子回去。”

  德宏热作所采用“品种布局、种苗繁育、示范推广”的模式,既为不同产区筛选适合种植的品种,也在各个村寨推广咖啡标准化种植技术,让各咖啡产区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受益匪浅:在保山,好伙伴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精品咖啡基地100多亩,辐射种植面积2000多亩;在临沧,秋珀庄园凭借“德热”系列品种,两次获得云南精品咖啡生豆大赛第一名;在怒江,德宏热作所为当地培育出符合产区特点的“高黎贡”“碧罗雪”2个新品种……“我们要继续努力,为云南咖啡产业的精品化、特色化、高端化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白学慧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2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中新社日内瓦5月11日电 (记者 德永健)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1月17日...

    时间:05-12
  • 传统健身渐成青年“新宠”(健身视野)

      图①:姜西在户外练习八段锦。  受访者供图  图②:苏煜(左)和同学在学校操场练习太极拳。  梁天昊摄">  图①:姜西在户外练习八段锦。  受访者供图  图②:苏煜(左)和同学在学校操场练习太...

    时间:05-12
  • 着力整治人民群众身边的灾害风险隐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能力。  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时间:05-12
  • 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超46万件

      本报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齐志明)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61767件,同比增长33.33%,解决26121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723万元。其中,因经...

    时间:05-12
  • 你用上“5G-A”了吗?

      最近几天,越来越多用户发现自己手机屏幕上信号栏的图标已经从“5G”悄然变成了“5G-A”。  什么是“5G-A”?一字之差会带来哪些变化?“5G-A”是5G向6G过渡的中间阶段,也可以理解为5G技术的增强...

    时间:05-12
  •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启动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

      本报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吴丹)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对“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

    时间:05-12
  • 小区入住5年未正式通电(身边事)

      我们是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阳明滩大道4号凯利悦小区(见图)居民。自2020年入住该小区以来,一直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时常面临停电问题。小区建设住宅1200户,目前入住了500余户,开发商只提供临时供电...

    时间:05-12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本报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吴秋余)为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提振服务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9日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

    时间:05-12
  •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长江禁渔五年观察

    2024年涉渔行政案件同比下降24.7%,长江干流监测点单位资源量同比上升9.5%;2021年至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较禁渔前(2017年至2020年)增加36种…… 这是9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省召开的长江...

    时间:05-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