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着力整治人民群众身边的灾害风险隐患

2025-05-12 06:20:00

来源: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能力。

  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旨在针对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涉灾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组织开展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推动安全防范措施深入群众、落到基层;广泛动员人民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掌握防灾避险知识,参与防灾减灾行动,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始终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主动谋划和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应当看到,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要组织开展灾害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掌握人民群众身边的灾害风险隐患底数,集中整治,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健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加强风险隐患管控。

  一要加强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各灾种主管部门,要根据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等因素,科学划分灾害风险区,定期形成灾害综合风险研判成果,为基层防范应对提供决策依据。聚力推动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灾害风险综合研判、综合减灾示范创建等方面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二要加强应急科普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五进”活动,深入普及各类公共场所、学校、社区、有关作业场所周边和各种作业岗位的危险因素辨识、事故预防以及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严格落实企业“三岗人员”培训制度,切实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三要提高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质效。充分应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高排查效率和精准度。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隐患。四要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社会共建共治。统筹利用现有的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培训教育、技术指导、业务交流等服务,调动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应急事业的积极性。通过“隐患随手拍”“安全进万家”等活动,鼓励群众参与隐患排查与监督。五要完善履职尽责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各级责任落实到位。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和“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原则,宁可查重、不可查漏。各生产经营单位、涉灾单位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整治安全风险,做到自查自改全覆盖。

  聚焦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提升灾害防御能力。

  一是隐患排查要到位。要加强对基层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导,推广应用简便易用的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系统。推动落实乡镇(街道)定期重点检查、村(社区)日常巡查和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自查等制度,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着重开展“九小场所”、农家乐、经营性自建房、在建工地、燃气等风险隐患排查,组织开展以家庭为重点的用火、用电、用气安全以及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分区域、分灾种、分行业领域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采取工程治理、避险搬迁、除险加固、责令整改等方式,及时消除重大隐患,不留死角、不留空档、不留盲区。二是闭环整改要到底。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实行“定格、定人、定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到位。严格按照“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全面落实挂牌督办和跟踪整治,确保排查整治清单整改项目按时销号。三是常态治理要到顶。探索大城市和城市群以街道为单位开展第三方每天专业巡查服务,下沉力量全面、持续、循环进行辖区综合体、商场、市场、餐饮门店、电影院、养老院、医院等场所隐患排查。农村地区要通过巡查无人机、信息化监测预警等科技装备,对群测群防队伍加强培训,形成“天地一体”的隐患排查常态机制。四是应急准备要到位。结合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地各部门要以新一轮预案修订为抓手,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体系,持续深化应急实战演练;加强各级各类应急队伍的共训共练和应急值守;优化监测预警能力和群测群防队伍建设,实现及时“叫应”,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五是成果应用要到点。推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常态化运行,保证普查数据库的全面性和时效性,积极探索深化普查成果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涉灾领域应用,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推动提升自然灾害防治水平。

  整治人民群众身边的灾害风险隐患,责任重于泰山。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深入开展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灾害事故,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积极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理念,大力推进防灾减灾体系社会共建共治,提升人民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原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2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党委书记刘新顺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5月12日电 据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党委书记刘新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5-12
  •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效廉被逮捕

      中新社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官方12日通报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效廉涉案进展。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张效廉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公开资料显示,张效廉生...

    时间:05-12
  • 台青参访江西:“取经” 创业之道 探寻合作机会

      中新网南昌5月12日电 (朱莹 吴敏)“‘江南名楼’滕王阁、‘千年瓷都’景德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想把江西的文化元素融入汉服设计带回台湾。”台青吴旻义11日在江西南昌说。  2025海峡两岸青年创客营5月6日...

    时间:05-12
  • 我国7名优秀护理工作者荣获第50届南丁格尔奖

      2025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了第50届南丁格尔奖获奖者名单,共有来自17个国家的35名护理人员获得南丁格尔奖。经中国红十字会组织评选推荐,我国有7名优秀护理工作者获此殊荣,是本届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  我...

    时间:05-12
  • 学者指民进党当局经贸政策“政治挂帅”、把路走窄

      中新社上海5月12日电 (张杨彬)新台币升值与关税阴影让台湾各界近期普遍担忧未来经济走势。两岸多位学者11日在上海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台当局“政治挂帅”的经贸政策显示出短视与外行,让产业界尤其传统产业深受其...

    时间:05-12
  • 聚焦公里级数值模拟 全球气候科研盛会北京节点开幕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委员会(WCRP)发起的“全球公里级数值模拟黑客马拉松”(km-Scale Hackathon 2025)北京节点活动,5月12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密云园区开幕。 ...

    时间:05-12
  • 农村反腐的新“工具”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张馨予  发于2025.5.12总第118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村干部腐败是近两年的热门话题。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信息,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2万件,其中立案现任或原...

    时间:05-12
  • 家政服务人员超3000万仍供给不足 放心保姆如何培养

      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超3000万,供给不足问题仍突出  “放心保姆”如何培养(经济新方位)  本报记者 邱超奕 张云河 沈文敏  “求推荐月嫂”“寻专业护工”“找放心保姆”……社区微信群里,常能看到这样的信息...

    时间:05-12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有序推进多项空间科学实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自4月25日进驻中国空间站以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迅速适应微重力环境,各项空间科学实验、试验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的涡虫空间再生实验,利用生命生态实验...

    时间:05-12
  • 何立峰在会见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时指出:中方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经济治

      新华社日内瓦5月12日电(记者王娅楠 马汝轩)当地时间5月11日晚,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日内瓦会见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  何立峰表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在全球经济治...

    时间:05-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