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公务员用人工智能写材料,该不该打板子?

2025-05-13 13:23:00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今年以来,关于DeepSeek的话题热度一直很高,也引发了一些人工智能可能影响哪些行业的探讨。在这当中,关于政务服务方面的应用尤为引人关注。有人暗喜,人工智能是公职人员写材料、出方案的神器。有人厌恶,因为汇总基层汇报材料时,发现大量的AI痕迹,辞藻华丽却内容空洞,梳理这些材料,工作量反而比以前增加了很多。今天,就来继续聊聊这个话题。

  先说一个蛮有意思的现象。有人问DeepSeek一个问题:“xx大学和xx大学哪个更好,二选一,不需要说明理由”。经过一番思索,DeepSeek给出自己的答案。继续跟进问题,“我是另一所学校的”,大模型立马改口。当进一步表示“两个大学都读过”,DeepSeek在深度思考中直白地给出逻辑:“恭维用户”,“双校光环叠加”的回应已然失焦。

  如果仅从玩笑或者调试的角度,这样的问答或许令人会心一笑。但是,倘若把咨询的问题换成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项,或者需要人工智能为公职人员提供决策辅助时,这种“过度迎合”的情况就需要加以重视了。

  不可否认,“AI+政务”其势已成。近来,多地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大模型使用方法,不少单位正在接入或者部署本地化DeepSeek。数据显示,有的地方上线政务大模型后,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跨部门任务分派效率提升80%。

  数据喜人,也不乏思考:一个以用户满意为评价维度的大模型,究竟能不能承载各方期待?当各种文字材料趋于模板化、套路化,该不该归咎于作为使用者比如公职人员身上?

  先说第一个。让用户满意当然无可非议,但是当态度的变量超过真实的参数,那就有可能本末倒置。试想,当你使用政务大模型撰写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案时,得到的却是一堆情绪价值爆棚、实用信息不足的反馈,恐怕只会更加焦虑。

  有人在研究中发现,目前许多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一种“讨好”倾向,甚至会因此胡编乱造。表面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早就偏题千里。某种程度上,这是消纳数据、反馈强化的结果。优点当然是对齐了与人类的“颗粒度”,缺点也显而易见,开始与真实脱节。

  由此而言,我们依然需要保持自我认知的掌控权。正如有人所提醒的那样:“我们永远要带着一点点怀疑、一点点好奇、一点点求真精神,与它探讨、对话、切磋。”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不能依赖,AI再强也替代不了“脚底板”,调查研究始终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再说第二点。毋庸讳言,许多人已经尝试使用生成式大模型写报告、找素材、攒总结,写作效率大大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争议,拗口的表达如出一辙,机械的逻辑似曾相识,鲜活的案例真假难辨,这样的公文材料有啥意义?

  该不该打板子?可能没这么简单。这其中,当然有个别人的应付之举,但更多人特别是基层干部有话要说。有人对此毫不讳言:“材料任务繁重,改稿总比写稿省很多力气……我们不是懒,只是想从文山会海中稍稍解脱松绑一下”。

  一句话,道出基层工作特别是材料工作之繁、之窘。从这个角度来说,理应对基层干部如何更合理使用政务大模型进行善意的提醒。但更重要的,是厘清其中的行为动机和难言之隐。是不是不必要的材料?有没有材料政绩之嫌?那种“以材料应付材料”的做法,才是AI应用走偏的重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要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让政务大模型从疲于应对的工具真正成为提升效能的神器。

  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打败你的不是对手,颠覆你的不是同行,而是传统思维和落后观念。”或许,政府服务领域正在掀起一场浪潮。当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关于治理的智慧也应乘势而上。

  这正是:

  三千案牍屏间逝,百万铨衡指上飞。

  墨守成规矜故纸,智生穷变叩玄机。

  (打油诗由DeepSeek生成)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作者:风凌度

  • 相关阅读
  • 涉及海冰研究、海洋生物等 我国南极科考有了新发现

      目前,“雪龙2”号船正在返回国内,此前,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在罗斯海进行了首次秋冬航次的探索之旅。  在南极,万物有灵。最常见也最寒冷的冰,也能讲述一万年的故事,科考队员就针对海冰进行了专项研究。  总台央视...

    时间:05-13
  • 北航、中国科学院及国家减灾中心5人斩获CSIG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在5月11日闭幕的2025中国图象图形大会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蕴红教授、刘庆杰副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温奇研究员以及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王薇研究员等5人组建的跨学科科研...

    时间:05-13
  • 中方:坚决反对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错误态度

      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日前在记者会上就中俄联合声明中“敦促日本政府汲取历史教训,在历史问题上谨言慎行,同军...

    时间:05-13
  • 中方回应芬太尼问题:美方应停止对华抹黑推责

      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外媒记者就中美经贸相关问题提问。  林剑:关于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中方的主管部门已经发布了消息。  关于你提到的芬太尼问题,...

    时间:05-13
  • 从“小家”到“万家”:“95后”闽台夫妻的大陆家装创业路

      中新网福州5月13日电 (郑江洛)“我们不仅在福州组建了小家庭,还在当地助力更多人打造了专属的‘家’,这意义非凡。”台湾姑娘邱诗舒近日对笔者如是说。  在福州,有一对“95后”闽台夫妻——吴圣辉和邱诗舒,从“小家...

    时间:05-13
  • 筑牢防灾减灾人民防线

      5月12日是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这一主题旨在针对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涉灾重点领域、场所和部位,开展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推动安全防范措...

    时间:05-13
  • 中柬“金龙-2025”联合演习:中方参演部队抵达云壤港

      中柬“金龙-2025”联合演习——  中方参演部队抵达云壤港长白山舰靠泊云壤港码头。孙长义摄  解放军报柬埔寨云壤港5月12日电 周自航、记者郭澍东报道:12日上午,经过数十小时的海上航渡,中柬“金龙-2025”联合演...

    时间:05-13
  •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聚焦主题、注重实效,持续丰富学习形式,拓宽...

    时间:05-13
  • 中拉农业合作纽带拉得更紧

      中拉农业合作纽带拉得更紧(环球热点)  巴西总统卢拉于5月10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5月13日在北京举行。巴方各界期待卢拉此次访华,将共同推动中拉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时间:05-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