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看科技考古如何还原“世界屋脊”西藏玛不错先民生活

2025-05-14 22:53:1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的美誉,很多喜欢去西藏旅行的朋友,都会对那里大大小小的蓝色湖泊心驰神往。在藏语中,“错”就是湖泊的意思。前不久发布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里,有一个“错”成功入选,它就是——西藏玛不错遗址,而且它还是“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唯一一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动植物遗存。人类是如何适应青藏高原这片土地的?当时的先民是依靠什么生存?一系列谜题,在古DNA鉴定、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等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得到答案。让我们一起打开“世界屋脊”上先民的生存图景和历史画卷。

  青藏高原玛不错先民以何为生?

  玛不错遗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康马县,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距今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这里海拔超过4400米,分布面积约22.4万平方米。在环绕这片湖泊的先民墓地中,考古人员发掘出不少动物骨骼。那么,当时的先民是以何为生呢?是农牧生活,还是渔猎文化?如何让这些骨骼说话,帮助我们找到答案呢?

  在兰州大学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里,科研人员正在古DNA前端实验室中整理玛不错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

  通过提取古DNA,完成高通量测序,科研人员就可以得到动物骨骼的DNA序列,以便和已有的数据库进行比对。而这其中重要的步骤,是古DNA实验,需要在超净实验室完成。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生 王林英:获取样品的古代DNA序列,来判断这个样品是来自家养动物还是野生动物,如果它来自家养动物,这将意味着在距今4000年到3000年前,海拔4400米以上的玛不错先民已经开始从事了放牧活动,这将为后续研究青藏高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考古依据。

  相较于传统考古方式,科技考古可以让大众捕捉到更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联系,也让我们在数千年后的今天,可以看到玛不错遗址先民的生活细节。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生 韩旭:这就是玛不错遗址出土的两头尖的一种小型的骨器,我们暂且叫它鱼卡,它的功能经过我们研究,可能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用的鱼钩,古人用它来钓鱼。从形态学上,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判定出这样的一个骨器它是什么样的动物骨骼制成的。通过古DNA研究,我们发现这类鱼卡主要是由两种鸟类,一个是鸬鹚,还有一类是鹤的骨头制成的,而这两类鸟类其实也是玛不错人平时经常食用的一些鸟类,说明玛不错人对这些鸟类的资源利用是非常强的,这也能体现出4000年前玛不错先民的生活智慧。

  玛不错先民食谱中 哪种食物占比最多?

  研究发现,玛不错早期先民已经开始从事放牧和渔猎活动。那么,他们的食谱中哪种食物占比最多呢?继续来看科技考古的新发现。

  团队通过对玛不错遗址墓葬中,人骨的骨胶原碳氮同位素分析来研究其食谱。在自然界中,氮同位素值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累积,食草动物的氮值高于自然植被,食肉动物高于食草动物,人类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兰州大学萃英博士后杨继帅:我们对这些动植物遗存开展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可以看到人的碳同位素和鱼是最接近的,而且人的氮同位素正好比鱼高出了一个营养级,那么就说明了鱼是人的主要食物来源。

  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 杨晓燕:以前,大家以为高原上人要定居下来,是需要有农业才可以让它减少流动性。但玛不错是靠着稳定的湖泊资源,在这种农业到不了的超高海拔地区,它如果有稳定的食物资源,有湖泊,它也可以减少流动性,可以定居下来,在那里生活。

  鱼骨上居然有“年轮”这代表什么?

  四千年前的嘎拉古湖面积曾达100多平方公里,是现今的11倍,稳定的湖泊生态系统孕育着丰富的渔业资源,这也让先民们能一年四季都在这里生存。在研究中,科研人员不仅很好地复原了生态环境,还利用科技手段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玛不错遗址出土的1000多块鱼骨上居然发现了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特征,这传递出什么信息呢?

  在兰州大学的实验室里,正在进行一项看似神奇的研究。科研团队正在通过CT扫描,精确地重建来自西藏地区的鱼类骨骼三维模型。难道鱼骨头也能告诉我们历史的故事吗?对,正是这样。

  科研团队重点研究的是咽尺骨和第二脊椎骨。为什么偏偏是这些部位呢?原来,这些骨骼的生长模式会随季节变化,而这种变化就像树木年轮一样,能揭示鱼类的“成长密码”。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生 王清:你可以看到它是由粗细相间的和明暗相间的条带组成的,在鱼的脊椎骨上。这样宽的条带就是在我们资源生长比较好的夏秋季节,它生长得比较快,所以它会更宽,到冬季它就会生长成这种小的条带,由于受到资源的胁迫,低温或低氧的环境,它的生长就比较缓慢,形成这样窄窄的条带。通过判断最外圈是宽的还是窄的条带,我们就能判断它的死亡季节。

  这种方法帮助科研人员在玛不错遗址出土的1000多块鱼骨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约2/3的鱼在夏季死亡,1/3的鱼则是在冬季死亡。难道这意味着古人四季都在这里活动?事实正是如此。同时,基于大量一手翔实的数据,科研团队将构建起这些动植物的身份档案数据库。(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盾构机,“百变金刚”本领强

      掘进方向从水平到斜向、竖向、拐弯掘进,刀盘直径从0.5米到超16米  盾构机,“百变金刚”本领强(产经观察·细看产品七十二变④)  河南郑州,“帕蒂加朗号”盾构机下线,开挖直径达15.7米,将出口澳大利亚,这是我国出口...

    时间:05-14
  • 收割机装上摄像头、无人插秧机“上岗”……各地尽显科技范儿

      眼下,我国小麦、油菜籽即将从南向北陆续收获,新一季夏粮即将上市,一起走进希望的田野↓  江西九江:抢抓晴好天气 5.5万亩小麦收割忙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的江洲镇今年种植小麦5.5万亩,占九江市小麦种植面积的...

    时间:05-14
  •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将于6月1日生效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据中国外交部领事司14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将于2025年6月1日生效。  根据协定,持有效的中国公务、公务普通及普通护照的人员和乌兹别克...

    时间:05-14
  • 中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

      中新社合肥5月14日电 (储玮玮)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日消息:近日,该集团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QKD(量子密钥分发)和PQC(后量子密码学)的分布式密码体系,已具备商用能力。与此同时,全球首例基于融合QKD和PQC的...

    时间:05-14
  • 中方:愿为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来华履职提供便利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 张蔚然)在被问及对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庞德伟就职有何评论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中美关系的立场一以贯之,我们愿为庞德伟大使来华履职提供便利。(完)...

    时间:05-14
  • 蒙古人民党青年百人团访津

      中新网天津5月14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14日从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获悉,由蒙古人民党青联主席普日布达格瓦率领的蒙古人民党青年百人团于5月11日至12日访问天津,考察天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青年发展等方面...

    时间:05-14
  • 第十二届警博会在京开幕 规模创历史新高

      中新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郭超凯)5月14日,由公安部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警博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警博会以“新技术、新装备、新质战斗力”为主题,广泛邀请国内外警用装...

    时间:05-14
  • 国台办:赖清德上台以来所作所为充分坐实其是“两岸和平破坏者”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李寒芳、王承昊)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4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指出,赖清德上台以来违背岛内主流民意,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大肆宣扬分裂谬论,不...

    时间:05-14
  • 华北黄淮将遇高温“烤”验 局地可能超40℃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题:华北黄淮将遇高温“烤”验 局地可能超40℃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连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地区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报,16日起,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

    时间:05-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