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跑好“人机共跑”的马拉松(评论员观察)

2025-05-14 08:4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形机器人如何适应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助力人类文明进步,是一场更为壮观也更具挑战性的“人机共跑”马拉松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新赛道上,我国是后来者,但具有后来居上的优势和潜力

  

  不久前,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在京完赛。20支人形机器人参赛队和人类选手同场竞技,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

  这是我国人形机器人的一次极限测试。约21公里的路程上,人形机器人精密关节会运动约25万次,能充分展现出能耗效率、散热能力、运动算法等方面的优缺点。尽管不少人形机器人产品的运动表现并不完美,但这些“跑出来”的问题,都会成为技术进一步完善的起点。

  从更大层面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人形机器人如何适应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助力人类文明进步,是一场更为壮观也更具挑战性的“人机共跑”马拉松。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的“领航者2号”人形机器人,能够自如地和人对话、帮人搬东西;不少企业的人形机器人竞相走出实验室,进工厂“实习”,参与生产流程……从苗头看势头,人形机器人有望催生又一次颠覆性创新,并引发生产力的全面跃升。在人形机器人这个新赛道上,我国是后来者,但具有后来居上的优势和潜力。

  优势源于完整的产业体系。人形机器人从头到脚有上百个零部件,我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可以确保研发试验环环相扣。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专利储备突破19万项,约占全球2/3。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榜单中,我国企业占比超1/3。科研院所、科创企业、制造业龙头,既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团结协作,又在技术路线上百花齐放,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创新生态。

  优势源于庞大的人才队伍。我国有世界级规模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队伍,每年工科毕业生数量超过全世界工科毕业生总数的1/3。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各领域工程师各展所能,既能攻克“卡脖子”技术,也能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汇聚的必是推动人形机器人新技术新应用产业化发展的合力。

  优势还源于超大规模市场,创造了复杂的应用场景和多样的落地需求。《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3亿元,同比实现翻倍增长。无论是在流水线上承担搬运、分拣装配等工作,还是在博物馆、展览馆化身智能讲解员;无论是在家庭室内承担家务,还是在深山老林里排查电网故障……可以预见,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也要看到,人体构造精密而复杂,打造一款成熟的人形机器人绝非易事。特别是,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集中在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开发方面。提升人形机器人的综合性能和系统稳定性,还需要从软件开发、工艺设计、材料零件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新领域,政策支持很重要。”推动具身智能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关键在于让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出台了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推动产学研、上下游、各环节协同发展,深入实施“机器人+”推广应用,将不断提高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和产品供给能力。

  早在80多年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就提出了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服从人类的命令、保护自己的“机器人三原则”,探讨机器人带来的伦理困境。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科幻情节不断照入现实,我们对人形机器人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打造更为智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扩展人机共生的伦理空间,在这场“人机共跑”的马拉松里,我们一定能跑出更好成绩,跑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4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盾构机,“百变金刚”本领强

      掘进方向从水平到斜向、竖向、拐弯掘进,刀盘直径从0.5米到超16米  盾构机,“百变金刚”本领强(产经观察·细看产品七十二变④)  河南郑州,“帕蒂加朗号”盾构机下线,开挖直径达15.7米,将出口澳大利亚,这是我国出口...

    时间:05-14
  • 收割机装上摄像头、无人插秧机“上岗”……各地尽显科技范儿

      眼下,我国小麦、油菜籽即将从南向北陆续收获,新一季夏粮即将上市,一起走进希望的田野↓  江西九江:抢抓晴好天气 5.5万亩小麦收割忙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的江洲镇今年种植小麦5.5万亩,占九江市小麦种植面积的...

    时间:05-14
  • 看科技考古如何还原“世界屋脊”西藏玛不错先民生活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的美誉,很多喜欢去西藏旅行的朋友,都会对那里大大小小的蓝色湖泊心驰神往。在藏语中,“错”就是湖泊的意思。前不久发布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里,有一个“错”成功入选,它就是——...

    时间:05-14
  • 2025海峡两岸新媒体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沪举行

      中新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 缪璐)为推动两岸新媒体产业资源融合发展,发挥新媒体行业在两岸交流中的平台作用,加速两岸文化产业间的民间合作交流,“2025海峡两岸新媒体产业发展研讨会”于5月14日在上海静安举办。  ...

    时间:05-14
  • 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条例草案便利外地公司迁册来港

      新华社香港5月14日电(黄茜恬)香港特区立法会14日三读通过《2024年公司(修订)(第2号)条例草案》,便利在外地成立的公司迁册来港。   根据修订条例,在公司迁册机制下,非香港成立公司只要符合公司背景、...

    时间:05-14
  •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将于6月1日生效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据中国外交部领事司14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将于2025年6月1日生效。  根据协定,持有效的中国公务、公务普通及普通护照的人员和乌兹别克...

    时间:05-14
  • 中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

      中新社合肥5月14日电 (储玮玮)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日消息:近日,该集团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QKD(量子密钥分发)和PQC(后量子密码学)的分布式密码体系,已具备商用能力。与此同时,全球首例基于融合QKD和PQC的...

    时间:05-14
  • 中方:愿为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来华履职提供便利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 张蔚然)在被问及对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庞德伟就职有何评论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中美关系的立场一以贯之,我们愿为庞德伟大使来华履职提供便利。(完)...

    时间:05-14
  • 850多名台胞浙江天台纪念济公 文化搭桥促两岸交流

      中新社台州5月14日电 (傅飞扬)“在台湾,从南到北,从山边到海滨,有许多宫庙供奉济公禅师,信众们以‘济世为公’的信念行善助人,更将济公文化融入生活。这份跨越时空的信仰共鸣,也是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心灵契合的证明。”...

    时间:05-14
  • 蒙古人民党青年百人团访津

      中新网天津5月14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14日从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获悉,由蒙古人民党青联主席普日布达格瓦率领的蒙古人民党青年百人团于5月11日至12日访问天津,考察天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青年发展等方面...

    时间:05-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