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李红梅)中央气象台预计:即日起至19日,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陕西关中等地无有效降水,日最高气温将在32摄氏度以上,其中16日、18日至19日将超过35摄氏度,局地可达37摄氏度以上。其中,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山西南部等地冬小麦干热风风险高。当前,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已联合发布预警,提示相关受影响区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专家提示,“一喷三防”是防范干热风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即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一起喷施,从而达到防治小麦病虫、防止干热风、防止小麦倒伏的目的。此外,可采用微喷灌技术调节田间湿度,改善作物小气候环境以减轻危害。需特别注意的是,应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后期倒伏造成另外损失。
干热风又称“干旱风”“火风”“热风”,其特征表现为湿度低、气温高并伴随一定风力,主要发生在小麦开花至灌浆期。
我国干热风影响范围主要覆盖黄淮海平原、汾河盆地、河西走廊和新疆南部等小麦主产区。当干热风发生时,会加剧小麦蒸腾作用,导致根系水分吸收和植株蒸腾失衡,进而引发灌浆受阻,出现颗粒不饱满甚至空粒现象,严重影响最终产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5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