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方产粮大省遭遇气象干旱,夏粮用水如何解决?

2025-05-15 13:09:23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受降水量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旱情。陕西、河南等省存在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陕西西南部等地特旱。

  当前正值小麦生产关键期,春灌是保障夏粮乃至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夏粮用水如何解决?粮食生产如何保障?

  5月1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获悉,得益于谋划早、部署早,当前,全国9520座重点水库蓄水总量超4400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一成,可有效保障春灌用水。

  “解决靠天吃饭问题,根本的一条是大兴农田水利。”农村水利水电司副司长许德志说,我国灌排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抵御干旱、洪涝灾害的能力有效提升,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夯实了基础。

  北方产粮大省遭遇特旱

  中央气象台5月13日18时继续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据实时气象干旱监测,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存在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陕西西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特旱。

  5月14日,中央气象台预计,即日起至19日,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陕西关中等地无有效降水,日最高气温将在32℃以上,其中16日、18日至19日将超过35℃,局地可达37℃以上。

  4月,陕西省气象局曾发布预警,今春陕西全省降水偏少、旱情露头,特别是3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3高。

  5月12日,陕西省水利厅旱情专报显示,省水利厅多个处室会商,维持陕西省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水利部门提前调度春灌用水

  今年以来,受“拉尼娜”状态影响,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三成。正值夏粮生产关键期,粮食生产用水如何保障?

  许德志向澎湃新闻表示,水利部历来在秋后水库蓄水时,就谋划来年春灌工作。各流域管理机构强化用水调配,确保流域内灌溉用水。自2月19日起,加大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最大至1100立方米每秒;自4月8日起,实施三峡水库保春灌补水调度。同时,指导地方积极盘摸家底,充分挖掘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调蓄能力和供水潜力,蓄足灌溉水源。

  在工程层面,加快补齐灌排设施短板。去年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视频会后,水利部抓紧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督促指导各地抢抓时机开展冬春修,解决渠道输水不畅、卡点堵点问题,加快完成灌区建设改造项目扫尾和灾毁灌排工程修复;指导各地加快做好水利领域“两重”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再谋划新开工一批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项目。

  在管理层面,指导实施科学灌溉。坚持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导农户根据灌溉方式科学合理灌溉,告知什么时候灌、一次灌多少水。充分利用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成果,通过信息监测感知、优化调配水资源,做到精准灌溉。

  比如,江西赣抚平原灌区实现5分钟生成未来10天灌溉调配方案,放水调度时间大幅缩短。甘肃疏勒河流域灌区形成“水库+骨干渠道+数字孪生+高标准农田”一体化灌溉模式,实现按需适时适量自动精准灌溉,亩均灌溉用水可节约5%以上。

  大中型灌区发挥粮食安全主力军作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近年来气候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对于粮食生产而言,如何解决靠天吃饭问题?

  “农谚有‘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的说法。”许德志说,灌区在保障粮食生产中能发挥主力军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耕地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

  许德志解释,灌溉面积上粮食产量占比是动态变化的,与各年度气候条件、灌溉供水态势等紧密相关。前两年是76%、77%,去年华北、黄淮等粮食主产区遭遇春旱,灌区以外的雨养农业减产,耕地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产量占比进一步提高。另外是近年来耕地灌溉面积持续增加。去年中央加大投入力度,支持1000多处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耕地灌溉面积发展到10.8亿多亩,灌排条件大幅改善,复种指数提高,灌区亩均产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到2倍,是旱地的2.5到3倍。

  “正是基于灌区在保障粮食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许德志说,今年国家又把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列入水利领域“两重”实施方案予以重点支持。《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35年耕地灌溉面积发展到约12亿亩的目标有望加快实现,大中型灌区粮食安全主力军作用将进一步发挥。(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 相关阅读
  • 贵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新网贵阳5月15日电 (周燕玲)《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15日正式对外公布。贵州省委2025年一号文件锚定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目标,以进一步...

    时间:05-15
  • 唐德华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唐德华同志因病于2025年5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唐德华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唐德华,1936年4月生,湖南...

    时间:05-15
  • 企业“硕鼠”落网 900万“好处费”揭开采购贪腐黑幕

      公司接到了一封举报,信上提到吴某向供应商索贿受贿的情况,但是举报信的内容写得比较含糊,没有提到具体方式方法和金额。  采购总监被举报受贿 企业为何犯难  被举报的吴某是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名高管,在这家企...

    时间:05-15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食养药膳从经验烹饪向标准化转型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李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15日在北京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组织开展食养药膳相关科研和标准化建设,推动食养药膳从经验烹饪向标准化转型。  当...

    时间:05-15
  • 中国最高法、证监会联合发文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张素 陈康亮)15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共23条,涉及总体要求、投资者保护...

    时间:05-15
  • 原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党委副书记熊井泉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江苏省纪委监委消息:原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熊井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5-15
  • 最高法、证监会联合发文:切实全面保护全体投资者合法权益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15日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保护意识,持续优化投资者“...

    时间:05-15
  • 中国国防部:中新两军海上联演提升海上联合行动能力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15日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他介绍说,“中新合作-2025”海上联合演习是中新两军第四次举办该系列演习,对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提升海上联合行动能力具有...

    时间:05-15
  • 共建共享 京津更多优质中小学资源进雄安

      中新社雄安5月15日电(赵丹媚 韩冰)15日,中国教育部、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在雄安新区联合举办以“共建共享,协同发展”为主题的“京津优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同雄安共享上台阶推进会”。京津支持雄安新区第二批9个“...

    时间:05-15
  • 贵州纳晴高速六枝特大桥合龙 创多个“世界第一”

      中新社贵阳5月15日电 (记者 蒲文思)贵州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六枝特大桥15日顺利合龙。该桥主桥墩高度、单跨跨径、桥长3项指标,在同类型桥梁中均居世界第一,主桥采用的五跨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梁结构形式为世...

    时间:05-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