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人民论坛)

2025-05-16 09:0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重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心中的一个困惑得到解答。

老一辈科学家靠什么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

文中记载,黄旭华有一个观点近乎口头禅:“在现代,尖端通常不过是常规的组合……综合就是创造。悟到这个理就是悟到了一种特别的可行性——在没有新技术的国家也可以综合成尖端,关键是怎么综合。”简单的话,见志气底气,更见创新智慧。

比如,怎样让潜艇有极好的稳定性?黄旭华想出了看似十分笨拙的土办法:把科技人员派到设备制造厂去弄清每个设备的重量和重心,设备装艇时,一一过秤、登记在册,件件如此、天天如此。正是靠这样“斤斤计较”,求得了精密的重量和重心数据,使得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毫无二致。

把常规综合成尖端,通过集成创新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筚路蓝缕岁月的创新探索,启迪当下。

“综合就是创造”,创新没有捷径,也从来不止一条路径。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一举冲到行业第一梯队,有外媒将其评价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场地震”“一座里程碑”。

综合并非机械组合、简单累加,综合也可以孕育创造性的突破,集成同样能够催生“1+1>2”的化学反应。

但更应清醒认知:原始创新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是集成创新的一个典范,但没有从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并由此实现产业链的整体升级跃迁,也不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消费者青睐。

建设科技强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必须切实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原始创新更是周期长、难度高、不确定性大。多一些“有心栽花”,也多一些“无心插柳”,形成一种“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那么无论是聚焦“从0到1”突破的原始创新,还是强调“从1到N”跨越的集成创新,它们的种子都会有更大的概率从肥沃的土壤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量子科技、材料科学、空间科学,跟跑、并跑、领跑,今天的中国,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但老一辈科学家矢志报国、勇攀高峰的精神气概,用土办法、老技术进行综合创新攻克尖端科技的方法,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国力越来越强、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当有更大的雄心和担当,在集成创新上继续发力、在原始创新上实现更大突破,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繁荣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

中国“人造太阳”创造“亿度千秒”世界纪录、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刷新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去年“中国天眼”发现6个距离地球约50亿光年的中性氢星系……仔细听,这些都是一个东方大国“以更多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铿锵足音。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6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第一观察丨习近平主席复信向世界传递合作共赢的信心

      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勉励中国丹麦商会及会员企业为增进中丹、中欧友好和深化互利合作作出新贡献。  今年是中丹建交75周年,也是中欧建交50周年。日前,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西蒙·利希滕贝格...

    时间:05-16
  • 京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同雄安共建共享

    本报雄安5月15日电 (记者张志锋)5月15日,教育部以及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在雄安新区联合举办京津优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同雄安共享上台阶推进会,一批京津领航名校(园)长工作室落户雄安新区,京雄、津雄...

    时间:05-16
  • 2000多万套历史遗留问题房屋有了解决方案

    本报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常钦)记者从15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的媒体座谈会上获悉: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以来,全国累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2000多万套。特别是2024年以来,全国共化解长期积压的各类跨部门“...

    时间:05-16
  • 中央和国家机关五四青年交流会在京召开

    本报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耿磊)5月15日,中央和国家机关五四青年交流会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

    时间:05-16
  • 董军在第六届联合国维和部长级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本报柏林5月15日电 (记者徐馨、郭梓云)国防部长董军14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六届联合国维和部长级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董军说,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罹受战乱之苦的人们带来和平希望。中国坚定不移推动...

    时间:05-16
  •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将访华

    本报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褚君)外交部发言人15日宣布: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将于5月17日至2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6日 03 版...

    时间:05-16
  • 书写中丹合作更加精彩的新篇章(大使随笔)

    1950年5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丹麦王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丹麦成为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建交75年来,中丹两国跨越山海,不断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绘就了携手共同发展的精彩画卷。 坚持相...

    时间:05-16
  • “以整个地区的视角规划与中国的合作”

    “拉中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拉中双方聚焦维护多边体系、提升民生福祉、加强环境保护等议题,为双方战略合作规划了方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驻华使团团长、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

    时间:05-16
  • 巴中合作促进全球南方发展(国际论坛)

    在动荡变局中,巴西希望通过与中国等全球南方国家深化合作,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多元的国际体系 巴西总统卢拉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外交行动,不仅加强巴中全面...

    时间:05-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