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将是我们持续投资和深耕的沃土”

2025-05-17 08:1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勉励中国丹麦商会及会员企业为增进中丹、中欧友好和深化互利合作作出新贡献,在丹麦各界引发热烈反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丹麦企业代表等表示,习近平主席复信坚定了他们对华合作的信心,他们愿继续深耕中国、拓展合作空间,为丹中交往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互相了解和信任是丹中互利友好合作的基础”

  “习近平主席百忙之中给我回信,对我而言是莫大的荣幸。从复信中,我感受到了习近平主席对我个人以及商会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收到复信后,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西蒙·利希滕贝格(中文名李曦萌)第一时间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激动心情。

  日前,李曦萌以个人和商会名义致信习近平主席,祝贺中丹建交75周年,表达继续深化对华合作的愿望。他说:“今年是丹中建交75周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习近平主席讲述我个人在中国的发展故事以及两国企业合作的故事。”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从来信中,感受到你对中国的深厚感情和丹麦在华企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我对此表示赞赏。

  “我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我的家在中国,我的事业也在中国。我会说中文,也热爱中国文化。习近平主席说‘感受到你对中国的深厚感情’,我很感动。”李曦萌说,1987年,他高中毕业后来到中国,成为复旦大学的一名外国留学生。1995年,他在上海成立特雷通集团,活跃在中丹经贸投资合作领域。他还热心公益活动,助力中国乡村教育发展。

  作为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对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提到的“桥梁作用”深有感触。他说,目前,500多家丹麦企业在华投资1300多个项目。商会不仅积极向中国政府反映会员企业在华发展诉求,也向丹麦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双方搭建沟通桥梁,增进理解和信任。“习近平主席的复信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相信,互相了解和信任是丹中互利友好合作的基础。中国丹麦商会将一如既往地努力,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两国更好合作。”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通过复信、贺信面向各国人民开展友好工作,2024全年就有30余次“书信外交”。“我很荣幸成为收到复信的外国人之一。习近平主席重视同外国人民的交往,对增进中外民间友谊有很大的鼓舞和带动作用。”李曦萌说,他将把复信原件珍藏在家中,并复印分发给中国丹麦商会各个分会,鼓励大家未来的工作。

  “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李曦萌对此深表赞同。他介绍,特雷通集团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巨大成就。自成立以来,集团主要业务从进口为主到实现本土制造再到出口,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软体家具制造商和零售商之一。“我见证了中国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商事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不断缩小……这一过程跨度大、速度快,激动人心。”李曦萌表示,他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2019年至今为上海引进多家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习近平主席的复信使我们备受鼓舞,中国将是我们持续投资和深耕的沃土。”格兰富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乌里克表示,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绿色转型,由此带来的新动能令格兰富对华投资信心倍增。去年,格兰富总投资1亿美元的江苏常熟高端制造项目正式投产,乌里克本人还被聘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专家顾问。他说:“格兰富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努力推动丹中两国在绿色转型方面的经验共享与合作。”

  丹麦职业董事协会合伙人杰斯珀·哈勒曾在上海生活17年,从事商业和商务外交工作。他认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这一论述充分彰显了中国市场的潜力。中国不仅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群体,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储能等关键技术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领域对欧洲和丹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丹麦在绿色技术、生命科学、可持续食品等领域具有优势,双方可以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

  “习近平主席的复信让我们看到,丹中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持续推动合作与交流。”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表示,2024年,丹佛斯在中国的数据中心、半导体、船舶和储能等相关业务均实现了强劲增长。这是两国企业优势互补、互利合作的真实写照。“中国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巨大的市场机遇、持续改善的创新环境,让我们坚定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马士基服务中国对外贸易已长达一个世纪,中国仍然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马士基集团北亚区首席代表彦辞表示,马士基致力于推动航运和物流行业的能源转型,积极与中国伙伴合作探索新的船用燃料解决方案。马士基与中国企业金风科技签订了年产量50万吨绿色甲醇的采购协议,预计将从2026年开始供应。“中国有潜力成为全球绿色船用燃料的生产中心,马士基将在可持续物流、绿色供应链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继续探索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周霞萍表示,在华30余年来,中国工厂和研发中心已成为诺和诺德全球生产和研发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2024年,诺和诺德宣布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用于扩建中国的生产设施。“中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我们将携手合作伙伴,推动共同创新,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目标。”

  “求同存异、持续合作和开放交流将让双方受益”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强调,希望中国丹麦商会及会员企业继续在中丹、中欧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为增进中丹、中欧相互了解和友好,深化双方互利合作贡献力量。

  “习近平主席的复信传递了中国将继续与丹麦深化经贸关系的强烈信号。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这一点至关重要。”哈勒表示,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丹麦重视积极、建设性的对话,欢迎进一步加强丹中双方商业和文化交流的举措。“我们应该与中国加强沟通,求同存异、持续合作和开放交流将让双方受益。”

  丹麦企业家谢尔德·蒙克霍尔姆长期在华从事丹中、欧中贸易,也担任欧洲旅游投资与发展促进委员会委员,积极推动欧中在贸易、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我在中国生活了26年,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基础设施、绿色技术等取得了令人叹服的进步。”他表示,自己将继续在欧中企业、机构和人民之间搭建桥梁,使双方关系更加牢固、更具韧性、更具影响力。

  自1995年在中国建立第一家啤酒厂以来,嘉士伯在华业务不断发展,迄今已拥有27家啤酒厂和6800多名员工。嘉士伯集团首席执行官雅各布·奥鲁普—安德森对丹中建交75周年表示由衷祝贺,他说,嘉士伯在中国的成功表明,“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长期伙伴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找到共识并创造共同价值,需要双方的信任、对话、合作。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牢固的外交关系和开放的贸易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关乎商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不同人民、不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

  丹麦非营利性公私合作机构“绿色国度”致力于分享丹麦绿色转型经验,促进国际合作。该机构执行董事芬恩·莫滕森表示,丹中建交75周年是两国关系的重要里程碑。“绿色国度”深耕可持续发展领域,与丹麦在华企业密切合作,去年在丹麦接待了数十个中国代表团。“丹中在推进绿色发展合作方面兴趣浓厚,我们期待继续并深化这份宝贵的合作。”

  丹麦《哥本哈根邮报》发行人兼首席执行官雅斯珀·斯基尔说,随着中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相信越来越多丹麦企业将选择继续在中国投资发展。《哥本哈根邮报》希望加强与人民日报等中国媒体的合作,促进媒体转型,共同讲好丹中合作的故事。

  (本报北京、柏林5月1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7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首次公布!我国空间站内发现微生物新物种

      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Niallia tiangongensis)”,相关科研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

    时间:05-17
  • 流失七十九载战国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

      中新社华盛顿5月16日电 (记者 陈孟统)当地时间5月16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在华盛顿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子弹库帛书1942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遭盗掘出土...

    时间:05-17
  •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李京泽)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16日在北京举行。为充分发挥全国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的榜样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风尚,当天下午,由国务...

    时间:05-17
  • “挑战来临能顶住,机会来临要抓住”(经济新方位·外贸一线见闻)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外贸一线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浙江部分外贸企业、货代平台及港口。  5月16日一早,浙江宁波慈溪市,韩电电器全自动冰箱生产车间马力全开,经由切边、弯折...

    时间:05-17
  • 传承文明 照鉴未来

      5月16日,位于安徽马鞍山市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作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凌家滩是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遗存,约1100件展陈文物,讲述着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源、...

    时间:05-17
  •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

      本报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王珏)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子弹库帛书是目前出土的唯一...

    时间:05-17
  • 全球南方研究中心就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进行研讨

      本报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李安琪)全球南方研究中心近日举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促全球南方合作发展”线上研讨会。南方中心执行主任科雷亚、世界贸易组织经济预测部门负责人科尔曼等多位国...

    时间:05-17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举行2025年会议

      本报宁波5月15日电 (记者顾春、刘军国)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2025年会议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咨委会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

    时间:05-17
  • 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国际论坛)

      过去,我们通过团结赢得了自由;现在,在迈向全球南方国家团结自强的道路上,我们应继续携手前行      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这是一个回顾历史、思考未来的重要契机。对于广大亚非国家而言,...

    时间:05-17
  • 追忆中蒙情缘 瞩望合作新篇

      和平桥、乌兰巴托中央体育场、百货大楼、乌兰巴托饭店、纳来哈公路、国家体育馆……视频中,一项项中国援蒙工程在画面中出现,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日前举办纪念中国援蒙...

    时间:05-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