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看见土地的回馈,让人满心喜悦”(中拉是天然合作伙伴)

2025-05-18 08:0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专家与当地农户给刚移栽到地里的西瓜秧苗浇水。

  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摄

">

  中国专家与当地农户给刚移栽到地里的西瓜秧苗浇水。
  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摄

  在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试验田里,莎莉娜展示她收集的作物种子。

  本报墨西哥分社 埃内斯托·多明戈斯摄

">

  在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试验田里,莎莉娜展示她收集的作物种子。
  本报墨西哥分社 埃内斯托·多明戈斯摄

  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全景。

  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摄

">

  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全景。
  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摄

  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距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约一个半小时车程。记者来到这里时,中心一期项目组组长、蔬菜引种专家刘德军正在附近的试验田里,带领中国农业专家和当地农民检查作物生长情况。看着团队精心培育的果蔬开花结果,刘德军很欣慰。

  两年多前,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团队抵达苏里南时,发现这里土地利用率极低。当地农民大多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种植,认为种子落了地,剩下的只能交给老天爷。农民们缺少现代种植观念和技术,当地作物产量很不稳定。2022年,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技术援助项目启动后,中方团队设立果蔬、食用菌、农机等多个专业,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引种试验示范和培训工作,创新引进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等新品种和新技术,培养了一批有种植基础的示范户,给予他们技术指导和适当农资支持。

  莎莉娜从小在农场长大,家里一直种植花生、甘薯等农作物和香蕉等水果。“听说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团队来了,我就好奇地跟着朋友去看一看。第一次走进农业技术合作中心,我就被震撼了——中国专家培育种植的辣椒结得密密麻麻,而我家的则稀稀拉拉。从那以后,我就开始跟着中国专家学习。”

  “我们对农户和学员进行了病虫害识别与绿色防控、科学施肥、精量播种育苗、节水灌溉、高产栽培、品种选择等方面培训,结合田间实地操作等,提高了农户的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刘德军说。

  莎莉娜在中国专家的带领下,学会了不少种植技术,包括利用发酵过的鸡粪牛粪做肥料;种苗生病时并不是总要急着去打药,也可以采用自然方法处理……学员们和专家还在社交媒体上建立聊天群,大家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求助老师。“我不仅把学到的经验和家人分享,还开始尝试种植以前没接触过的蔬菜品种。”莎莉娜兴奋地说,“我热爱收获时的感觉,看见土地的回馈,让人满心喜悦。”

  像莎莉娜一样,许多参与培训的学员将技术带回村里,教给更多农民,扩大了援助项目的效果。苏里南农牧渔业部帕拉区办公室工作人员琳达说:“走进田间地头,可以感受到,中方的培训带给我们许多从未接触过的农业技术和理念——过去我们以为果树越大越好,现在知道适当修剪、树苗管理得当,才会结果更多、品质更好。”

  目前,中方团队重点指导的果蔬农场规模已有100多公顷,累计入户技术指导200余次,培训学员近350名。学员们来自苏里南各地,有的人每天搭乘大巴前来学习,哪怕往返要3小时,也不愿错过向中国专家学习种植技术的机会。

  “我们的目标是让苏里南真正实现农业自给自足和可持续发展。”团队瓜果专家刘经国说,“希望我们离开后,这里的农民能够独立运用农业技术和经验,自信地把地种好。”

  “3年前,农业技术合作中心所处的地方还是一片荒地,现在绿意盎然。”苏里南国会议员王传瑞说,中国专家不仅带来了水肥一体化、营养诊断等现代技术,还逐步改变了苏里南人对农业的认知。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培训掌握了科学种植方法,当地农业产量与质量显著提升。“苏里南政府希望借助与中方合作推动农业现代化,打造有机蔬果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王传瑞说。

  中国驻苏里南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贾金易表示,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是两国建交以来首个农业援助项目。在技术引进、作物引种、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已推广作物32种,惠及农户逾6500人次,为提升当地农业“造血”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报帕拉马里博电)  


  版式设计:汪哲平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8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秘鲁中南部地区发生6.0级地震

      新华社利马5月17日电(记者郝云甫)秘鲁中南部阿亚库乔省17日发生6.0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据秘鲁地球物理研究所消息,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5时22分(北京时间18时22分),震中位于...

    时间:05-18
  • 回归艺术的本源与纯粹

      图为杨飞云油画《小憩》。">  图为杨飞云油画《小憩》。   在手机摄影与AI运用已相当普及的新媒体时代,生成一帧再现性的肖像、场景或静物,可谓唾手可得,但为何还有这么多人喜爱油画尤其是...

    时间:05-18
  • 创意设计点亮汉字之美

      图为陈楠创作的新媒体艺术《甲骨文·宇宙》。">  图为陈楠创作的新媒体艺术《甲骨文·宇宙》。  阳光穿过拱形廊窗,照射在各国古文字图案构成的巨大窗花上,形成斑斓光影,与“笔触之艺:中国...

    时间:05-18
  • 守护万里长城 传承长城精神(文化中国行)

      图①:河北承德金山岭长城。  资料图片  图②:田凤银在北京怀柔长城写生。  图③:李生程在陕西榆林五里墩长城拍摄。  图④:“长城小站”志愿者在进行长城资源复核工作。  图②至图④...

    时间:05-18
  • 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和音)

      中国致力于以自身确定性为世界注入正能量,始终坚持同各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互利互惠中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

    时间:05-18
  • 《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发布

      本报武汉5月17日电 (记者吴丹、田豆豆)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16日在湖北武汉闭幕。现场发布《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宣布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  据介绍,这是我国首次以“智慧...

    时间:05-18
  • 第四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17日,由中宣部对外新闻局、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中央企业的百余名新闻发言人及部分专家学者、媒体...

    时间:05-18
  • 第四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17日,由中宣部对外新闻局、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中央企业的百余名新闻发言人及部分专家学者、媒体...

    时间:05-18
  • 墨西哥众议长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邀请,墨西哥众议长古铁雷斯将于5月19日至23日率团访华。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8日 03 版) ...

    时间:05-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