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群众来信,催生水环境治理的一系列“动真碰硬”。
“盐城市人大对治理水环境紧盯不放,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但要再提一些建议:一、对电捕鱼的打击力度还要再加大;二、严禁秸秆还田产生的‘跑马水’流入河道;……”2023年5月,江苏省盐城市人大常委会收到一封署名为“热心市民周先生”的信件,一口气对“水”提出10条意见。
群众有所呼,人大有所应。盐城市人大常委会经过调研论证后,将推进水环境治理列入监督议题,并开展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一系列监督推动。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不断提升,但养殖尾水排放对河道造成了污染,相关部门准备怎么解决?”2023年8月,在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水环境治理专题询问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陈向前率先发问。随后,其余9位代表带着各自调研时掌握的情况,接连抛出了13个群众关心关切的水环境难点热点问题。
专题询问会后,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对询问问题进行梳理汇总,交市政府研究处理,并通过市县镇三级人大联动听取整改落实情况报告、组织“回头看”视察、开展重点建议督办等形式进行跟踪问效、监督落实,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
初夏时节,盐都区马中河一汪清水向东流,尽显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水清了、鱼多了、鸟来了,大家饭后都爱来河边走走。这条河以前垃圾多、蚊虫多,大家都叫它‘蚊子河’,散步都要绕道走。”在河边散步的市民赵先生笑着说,“以前住在岸边的居民甚至不敢开窗通风,经过治理后马中河水清岸绿景美,野鸭、白鹭成了马中河的‘常客’。”
马中河的蝶变,是盐城市人大常委会以法治之力保护水生态的缩影。经过两年“动真碰硬”接续治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生态图景愈发清晰。如今,盐城全市17个国考、34个省考、21条入海河流断面和1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实现4个“100%”,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为持续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今年盐城市、县两级人大协同发力,联动建立人大代表水环境监督员制度,聘请具有涉水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大代表担任“水环境监督员”,进行随机督查,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整改。同时,结合代表履职实践,全力推动建立“一河一策”治理台账,依据不同河道的特征与实际问题,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理方案,让每一条河道都拥有专属的“守护使者”。
“水环境不仅事关高质量发展,也关系群众福祉。我们将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依法治水兴水护水,让清澈奔涌的源头活水成为润泽人心的民生幸福。”盐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荣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2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