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加大纠治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权威发布)

2025-05-23 05:37:00

来源:人民日报

  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司法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统筹组织政府系统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据悉,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纠治四类突出问题:一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二是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三是执法标准不一致,要求不统一,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四是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该罚不罚、“吃拿卡要”、粗暴执法等违反执法规范要求的行为。

  截至5月21日,专项行动的工作平台共汇集各地区各部门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针对粗暴执法、任性执法和机械执法等问题,强化执法人员管理

  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表示,这次专项行动目标明确,就是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监督,动真碰硬,加大纠治力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人员依法履职,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前,涉企行政执法中还存在着粗暴执法、任性执法和机械执法等问题。“这里有很多是由人的原因导致的,必须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培训和监督。”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刘波表示,在这次专项行动中要把住入口关、能力关、素质关、责任关。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江西全省清理了不符合行政执法条件的人员2648人;山东省青岛市清理了不符合行政执法条件人员351人。各地已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了1140条线索,处理相关人员1068人。

  目前,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厘清行政执法人员权力边界和行为边界,明确行政执法人员禁止性行为和纪律要求,有效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和粗暴执法等问题。此外,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健全执法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坚决杜绝不具备资格的人执法。

  整治涉企乱收费,杜绝违规收费政策“带病”出台

  当前部分领域的乱收费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单位凭借优势地位违规收费屡禁不止,部分电子政务平台隐性收费问题也比较突出,企业对此反映比较强烈。对此,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表示,今年将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从四个方面深化整治。

  深化专项行动,靶向攻坚重点领域。严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转嫁审批成本等违规行为;整治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政影响力强制收费问题;强化陆路、海运口岸等交通物流领域收费监管;对水电气暖等行业收费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彻底。

  强化源头治理,严把政策合规审查关。全面清理存量涉企收费政策,对不合规收费项目,应废尽废、应调尽调,并及时更新收费目录清单。同时,严格开展新政策的合规审查,杜绝违规收费政策“带病”出台。

  创新智慧监管,提升治理效能。加快涉企收费监测平台建设,发挥监测点数据采集的优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问题。同时,将强化部门协同,建立问题线索共享和快速处置机制,推动跨领域联合治理。

  完善长效机制,强化法治保障。积极推动价格法的修订,加快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明确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以制度刚性震慑违规收费行为,构建常态化的监管法规体系。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已取得明显成效

  切实解决企业迎检负担过重的“烦心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对涉企行政检查作出系统全面的规范,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从各个渠道反映的情况来看,《意见》实施近半年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胡卫列表示,各地积极探索联合检查、“综合查一次”、“扫码入企”、非现场执法等创新做法,旨在有效提升检查的精准度,大幅度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检查。

  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执法和工贸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杨智慧介绍,应急管理部门完善分类分级检查制度,规定了执法频次的上限。同时,大力推进包容审慎执法,制定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推行7项“轻微首违不罚”措施,24个省级应急管理部门也制定了免罚、不罚的事项清单。

  “在有效遏制乱检查的同时,我们也同样强调,要按照严格依法的要求,履行好行政检查的职责,该检查的要检查到位。”胡卫列表示,特别是涉及食品药品等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领域,要依法检查到位,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置,有效解决问题,不能一查了之。

  构建起长效机制,防止“一阵风”、问题反弹

  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在研究起草民营经济促进法过程中,社会各界对通过立法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依法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呼声很高、反映强烈。”司法部立法二局局长姜杉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明确了涉企执法的基本原则和法律要求,为此次专项行动以及今后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治保障。

  “就如何建立长效机制,避免对执法活动的规范‘一阵风’、过后又发生反弹的问题,我们已作出相应的安排。”刘波表示,健全长效机制,常态化地对行政执法进行规范和监督,是专项行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在加快制定出台行政执法监督条例方面,目前已经完成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抓紧推进出台。此外,将针对执法突出问题制定具体的规则。

  胡卫列表示,当前整治的效果还是初步的,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问题查纠整改的监督力度,对执法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件,要视情况进行重点督办或者提级办理;对纠治不力的地方,将通过约谈、通报、曝光等方式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3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我国油气主干管网天然气输送量突破1万亿立方米

      记者今天(23日)从正在举办的世界燃气大会上获悉,自2020年我国主要油气管道实现并网运行以来,天然气输送量突破1万亿立方米,日最高输气量突破11亿立方米,油气管网运营机制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西气东...

    时间:05-23
  • 社区手艺人的服务手记(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图①:蒋胜龙在检修电路。  本报记者  门杰伟摄  图②:马英英在裁旗袍布料。  施俊炜摄  图③:刘中华在换电动车前轮轴承。  本报记者  周  欢摄">  图①:蒋胜龙在检修电路。 ...

    时间:05-23
  • 乘地铁扶梯,习惯该改啦!(服务窗)

      北京部分地铁扶梯上出现“小脚印”,提醒乘客可并排站立;上海地铁在扶梯乘梯须知中明确:禁止行走或者奔跑;四川成都地铁专门回应网友,不提倡“左行右立”,建议乘坐扶梯时保持静立……多地地铁运营公...

    时间:05-23
  •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与算法典型问题

      本报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金歆)记者从中央网信办获悉:按照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中央网信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

    时间:05-23
  • “我家门前有条河”影像征集及融合报道启动

      本报北京5月22日电 (冯华、王浩、刘毅)10年风雨无阻巡河,攒下21本巡河日记,生动记录家门口河流变清变美的历程……5月19日,本报头版刊发通讯《为家门口的河流写下新时代绿色编年史》,同时推出短视...

    时间:05-23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本报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刘诗瑶)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5月22日16时49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地面科研人员配合支持...

    时间:05-23
  • 谌贻琴出席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宁波5月22日电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22日在宁波开幕,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谌贻琴指出,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关心和指引下,中国—中东欧国家互...

    时间:05-23
  • 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权威发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科技金融政策...

    时间:05-23
  • 我国大坝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

      记者5月22日从正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上了解到,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已建成大坝9.4万多座,数量及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全国水电累...

    时间:05-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