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敦煌缘何成为创新土壤(艺坛走笔)

2025-05-25 08:5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化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1000多年前,敦煌的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南亚、中亚、西亚等地传来的艺术样式,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彩塑、壁画等,成就中华文化艺术阆苑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敦煌已然成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敦煌主题的作品、展览不断在海内外亮相,“敦煌热”持续升温,引发人们思考:敦煌艺术为何能在传承中不断实现创新发展?

  敦煌美学蕴含的丰富性与创新性是敦煌艺术得以“长红”的密码。1943年,当常书鸿带着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的同仁们踏进莫高窟时,这位曾经留学法国多年并取得诸多艺术成果的画家,被眼前辉煌的艺术遗迹深深震撼。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作为第一任所长率领工作人员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宣传敦煌艺术,指出敦煌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并希望中国的艺术家都来学习和研究敦煌艺术,在此基础上创作出具有中国风格的新艺术。

  80多年来,一代代美术工作者踏着常书鸿先生的足迹,陆续来到敦煌,在敦煌美学的滋养中推进艺术创新。董希文便尝试将敦煌壁画与民间年画、西方油画等相结合,创作了《开国大典》等经典之作,为推动“油画民族化”积累宝贵经验。曾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长期从事古代雕塑临摹研究工作的孙纪元,深受敦煌雕塑艺术启发,并将其运用于创作,敦煌的标志性城市雕塑《反弹琵琶》便是其中精品。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由敦煌研究院组织创作的洞库壁画,既采用与敦煌壁画一致的矿物颜色描绘极富代表性的敦煌图案,也在主题创作中对敦煌元素进行现代转化,使壁画兼具历史底蕴与时代美感。日益多元的创作实践,不断创新展示着敦煌艺术的精神内涵,使敦煌美学焕发新生。

  随着科技发展,以各种新形式、新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文化新业态。近年来,敦煌研究院每年都会在国内外举办数十场不同类型的展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往往成为展览亮点。正在北京展览馆展出的“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便依托高精度数字化技术,实现9座洞窟的无损复制与共享。展览还设计了一条300米长的沉浸式壁画长廊,汇集数百件经典壁画,并展出一批多媒体影像作品,带领观者穿越时空,游走于文化长河之中。随着敦煌文物数字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媒体的运用必将进一步推动敦煌艺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在敦煌之外呈现敦煌之美。

  在北京展览馆,另一处令观众惊喜的亮点是常书鸿的女儿常沙娜为该馆原电影厅设计的敦煌风格天顶彩画。常沙娜自幼跟随父亲在敦煌临摹壁画,深受敦煌艺术的熏陶和启发,并成功把敦煌元素运用在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建筑的装饰中,成为时代经典。今天,敦煌艺术的研究与应用已从涓涓细流变为滔滔洪流,大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不仅涉及绘画、雕塑和装饰领域,也体现在服饰设计、音乐、舞蹈等方面。曾任北京服装学院院长的刘元风先生,作为常沙娜教授的高足,退休后仍带领团队与敦煌研究院合作,致力于挖掘、提炼敦煌服饰美学精髓,设计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风尚的优秀作品。最近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的“云衣霓裳——2025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展”便展示了刘元风及团队取得的诸多成果:一大批敦煌壁画人物服饰的临摹画,是他们学习钻研的记录;一件件富有文化底蕴的时装设计,反映了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的探索。特别是为敦煌的中小学生设计的校服、为一些文化单位设计的工作服等,体现了他们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新思考。

  一系列围绕敦煌美学展开的传承创新实践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在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真正把握中国风格、中国精神,并将其运用于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文化艺术创新,才能让中华美学生生不息。

  (作者为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5日 08 版)

  • 相关阅读
  • 听风观涛为海空(强军路上·探访边关一线)

      图①:战士们在岛上巡逻。  张容瑢摄  图②:战士们正在值班。  孟印祺摄  图③:战士们进行标图训练。  胥秀珍摄  图④:战士们前往战位。  曹子健摄">  图①:战士们在岛上巡逻。 ...

    时间:05-25
  • 从“窗口”到“桥梁”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师生团队创作的《良渚十二律》装置,主创姜珺。">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师生团队创作的《良渚十二律》装置,主创姜珺。  初夏的意大利威尼斯,处处洋溢着艺术气...

    时间:05-25
  • 听风观涛为海空(强军路上·探访边关一线)

      图①:战士们在岛上巡逻。  张容瑢摄  图②:战士们正在值班。  孟印祺摄  图③:战士们进行标图训练。  胥秀珍摄  图④:战士们前往战位。  曹子健摄">  图①:战士们在岛上巡逻。 ...

    时间:05-25
  • 从“窗口”到“桥梁”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师生团队创作的《良渚十二律》装置,主创姜珺。">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师生团队创作的《良渚十二律》装置,主创姜珺。  初夏的意大利威尼斯,处处洋溢着艺术气...

    时间:05-25
  • 部署开展“六一”主题实践活动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杨昊)“六一”将至,记者从全国妇联获悉:全国妇联等11部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对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合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作出部署安排,让广大少年...

    时间:05-25
  • 7年超4100万公众参与农科开放日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喻思南)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七届农科开放日24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关村院区启动。农科开放日自2019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4112多万公众通过线上线下参与,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

    时间:05-25
  • 部署开展“六一”主题实践活动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杨昊)“六一”将至,记者从全国妇联获悉:全国妇联等11部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对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合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作出部署安排,让广大少年...

    时间:05-25
  • 7年超4100万公众参与农科开放日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喻思南)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七届农科开放日24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关村院区启动。农科开放日自2019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4112多万公众通过线上线下参与,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

    时间:05-25
  • 2025“中柬旅游年”在金边开幕

      据新华社金边5月24日电 (记者吴长伟)2025“中柬旅游年”开幕式暨“水韵江苏—多彩高棉”专场文艺演出23日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  柬副首相兼内阁办公厅大臣翁赛维索作为首相洪玛奈特别...

    时间:05-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