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文化瑰宝,迎来系统性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2025-05-26 08:5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北京中轴线俯瞰。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

  北京中轴线俯瞰。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游客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游览。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摄

">

  游客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游览。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摄

  重庆大足北山多宝塔远眺。

  罗国家摄

">

  重庆大足北山多宝塔远眺。
  罗国家摄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龙门石窟时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文章强调“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如何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中华文化瑰宝?今年全国两会,“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写入《政府工作报告》。3月1日起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也着眼全面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从保护到系统性保护,理念的变化有何深意?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如何更好落到实处?本版约请专家学者、一线从业者展开探讨。

  ——编  者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陈圆圆

  嘉  宾: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  吕  舟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贺云翱

  龙门石窟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馆员  余  杰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  蒋思维

  

  文化遗产保护为何要强调“系统性”

  吕舟:文化遗产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以及农业遗产、灌溉遗产、历史建筑、非遗等,然而数量庞大的遗产大多以碎片化的状况存在,有待建立起相互间的价值关联、形成系统性的价值提炼。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到2025年初步构建,到2035年全面建成。事实上,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已经成为提升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关键之一。

  贺云翱:文化遗产一般包括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文献形态、文化景观形态等不同类型。对一座城市、一个区域、一个国家而言,文化遗产构成民众及社会的精神生活、科研与教育资源、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文化创意和文旅融合资源等,成为现代化的有机组成。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就是要确保这些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的各类遗产能够得到系统且全面的有效保护,同时还要统一监管、加强协同,形成保护合力,促进合理利用。

  余杰:文化遗产与其产生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背景密切相关,构成大的文化景观系统。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寺遗存的典型代表,除了石窟文化遗产之外,龙门周边形成的涉及造像、寺院、观游、文学等斑斓多姿的人文生态,构成底蕴深厚的文化景观。系统性保护、统一监管,有益于各方面的统筹。

  蒋思维:系统性保护,不仅要关注对文物本体的维护,更需要考虑其所处的整体环境,包括文物赋存的载体、周围的山形水系等自然环境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等。系统性保护要求从多个学科领域和全过程进行综合考虑,运用历史学、艺术学、自然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不同形态的文化遗产为何保护方法不同

  吕舟:以北京中轴线为例,北京中轴线包括3处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及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其中既有古代宫殿建筑、园囿、城市管理建筑,也有现代纪念性建筑、公共建筑等。申遗过程中,各部门、各社会机构高度协同,社会广泛参与,通过遗产环境的整治改善周边生活环境,实现遗产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让文化遗产在人们心中鲜活起来。

  贺云翱:古遗址、古石刻、古建筑等遗产类型是静态的,大运河、非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遗产类型是动态的,二者有不同的保护方法。虽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还需要继续行船、输水;遗址公园可以相对封闭式管理,但历史名街却必须保持开放;诸多的农业遗产、老字号等,也都处于生产运行之中。

  余杰:2023年,龙门石窟研究院调整为省属事业单位,委托洛阳市政府管理,职责为保护、研究、传承、文旅融合等。自此,实现了龙门石窟核心保护区的统一管理。研究院下设多个业务部门,分别负责石窟的保护、历史人文、艺术研究、数字龙门、旅游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工作。龙门石窟研究院还与相关单位、部门建立了协作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机制。研究是基础,保护是支撑,文旅融合和科技赋能体现传播与利用,形成文化遗产大保护的完整链条。

  蒋思维:大足石刻长期受到高温高湿环境所带来的裂隙渗水病害困扰。为应对挑战,我们在“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中,建立了精细的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构建疏、堵结合的立体式防渗排水体系。这种将前期调查、技术方案制定、实施过程及后期监测有机整合的方案,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保护思维,为石窟寺及石刻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探索新路。

  遗产保护和发展呈现哪些新趋势

  吕舟:近年来,多国一起申报一个具有共同主题的由多个遗产构成要素组成的大型遗产,已成为一种趋势。此类项目不仅提升了人们对遗产整体性的认知,还促进了基于遗产保护的文化对话和国际合作。

  从保护到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个发展趋势。社会参与、利益共享,通过遗产保护造福遗产地社区,已成为今天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语境。此外,强调地区的平衡性、新技术的运用、遗产保护对应气候变化的意义等,都是遗产保护的全球治理趋势。

  蒋思维: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趋势。我们与意大利合作开展了保护大足石刻舒成岩摩崖造像项目,促进了两国在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的交流,也让中国的文物保护方法与成功经验逐渐被国际社会接受。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本土实际,才能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余杰:科技赋能,是文物可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手段。龙门石窟推出“数字龙门”已有20多年,数字化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等技术对石窟造像进行高精度采集,建立永久性数字档案。比如龙门石窟正在开展的古阳洞考古报告编写工作,被国家文物局《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1—2035年)》列为首批数字化考古工作试点。我们将三维数字技术贯穿运用于流散文物的原位寻探、确认、回归、修复、复位及展示全过程,开启流散文物“数据共享”新路径,实现10余件流散文物“身首合一”。基于以上科研成果,策划举办了多地龙门石窟流散文物复位成果专题展览。

  文化遗产如何促进当代文明对话

  贺云翱:世界遗产事业的实践,为我国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经验和样本。对已经成功申报的项目,我们要严格遵守世界遗产公约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它们永续、安全、健康生存。对已经列入申遗预备名录的项目,要按照世界遗产的要求做好保护和利用工作。不断强化保护能力建设,包括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与经费投入、展示阐释、数字传播、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等。

  要推进统一监管,各级主管部门需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事业,真抓实干,调动一切积极力量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在科技投入、工程施工时间长度和细节要求等方面还有待提升,要杜绝拆旧仿新、地下文物破坏等现象。

  吕舟: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在管理体制、价值阐释、发挥当代功能等方面回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实施的是属地管理体系,要建立地方主体责任,让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要调整以项目建设或以空间、形态保护规划为主要措施的构建体系方法,构建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体系,推广具有示范性的经验。发挥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在制度、管理各方面创新,形成更多具有示范性的案例。

  如何在当代文明对话、国际交流传播中发挥这些遗产地的作用,是中国世界遗产面临的挑战。中国通过保护世界遗产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遗产的辨识还是遗产的价值表达、监测,都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作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支持其他缔约国的世界遗产保护是中国的国际责任。参与世界遗产的国际援助与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蒋思维: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工作实际落细落实。首先,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亟须重新审视。应探索更加创新的利用模式,例如数字化展示和虚拟体验,减少对文物实体的干扰,增强公众参与度和教育效果。其次,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待深入。石窟寺是中外文明交流的见证,需进一步加强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合作,提升保护工作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最后,文化遗产的利用应该惠及当地居民,通过科学活化利用和文创推广,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在石窟寺周边发展社区导向的旅游服务、特色产业,既能增加就业,也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本报记者施芳、张文豪、王欣悦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6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岳阳开幕

      中新网岳阳5月26日电(傅煜 李盈 张雪盈)5月25日晚,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暨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岳阳市举行。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并宣布大会开幕,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主持,湖南省政协主席毛万春出席。...

    时间:05-26
  • 水利部发布6项水利行业标准

      中新网5月26日电 据水利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水利部发布2025年第11号公告,批准发布《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8部分:安全监测工程》等6项水利行业标准,6项标准将于8月12日起实施。  《水利水电工...

    时间:05-26
  • (话改革·建新功)张志勇:牢记“国之大者”、“民之关切” 努力为国家教育改革贡献智慧

      佟轩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澎湃热潮中,改革强音响彻神州,奋进力量凝聚共识,实干行动擘画新篇。为...

    时间:05-26
  • 雄安新区承接疏解与建设并进 打造宜居宜业未来之城

      中新网雄安5月26日电 (谌诗雨 韩冰)近日,笔者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此间一批疏解项目正稳步推进。  在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建设现场,200多名建设者正在进行基础地基的施工。据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时间:05-26
  • 第四届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短视频大赛在沪启动

      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范宇斌)25日,第四届“我眼中的中国”(China in My Eyes)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短视频征集大赛启动仪式暨首期中国故事“侠”(China Storyteller)——全球短视频创作者研修营开营仪式在上海温哥华电...

    时间:05-26
  •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直面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严字当头、刀刃向内,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整治力度之大、制度执行之严、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社风焕然一新,党心军心民心高度凝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开辟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新境界,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时间:05-26
  • 海南检察机关依法对李微微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中新网5月26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消息,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李微微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近日,海南省人民...

    时间:05-26
  • 这里的舞台一样广阔(科技视点·科技强国路上的青年力量)

      聂龙宇在提取细胞核酸标本。  东阳光药业供图">   聂龙宇在提取细胞核酸标本。   东阳光药业供图   郭帅在检查卫星敏感器的连接部件。  微纳星空公司供图">  ...

    时间:05-26
  • 破解“首贷难”是支持小微企业的重要抓手(专家谈)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以来,相关部门加快落实这一...

    时间:05-26
  • 用好金融“活水”,让科技创新枝繁叶茂(财经观·改革说)

      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专利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及时到账,让企业开足马力搞研发、上产线。”今年4月...

    时间:05-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