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机场施工挖出文物,建博物馆就地展示(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025-06-05 08:3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西部机场博物馆外景。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供图

">

图为西部机场博物馆外景。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供图

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内的西部机场博物馆,是全球首家机场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自2月26日以来,西部机场博物馆共接待旅客近10万人次,志愿讲解1300余场。联合高校,组织留学生“沉浸式”参观;开展直播活动,与网友展开“云端对话”;打造3D数字实习生“裴芙舟”,与游客进行语音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走进安静的博物馆,在与文物的对话中回溯历史、触摸时光。

一座机场里的博物馆是如何诞生的?伴随飞机起降,开启文明探索之旅,在机场逛博物馆是什么感受?记者进行了探访。

——编  者  

机场工地“秒变”考古现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所在地,埋藏着4000余座古墓葬。在此进行扩建,涉及机场工程、空管工程和供油工程,预计远期航站楼规模将达到160万平方米,计划建成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等于一体的超级交通枢纽。

2020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启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西部机场集团开展了大量考古工作,共发掘各类遗迹680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2.2万余件(组),发现了大量北周至隋唐时期的高等级墓葬。

“勘探第一天就发现了北周墓葬群,随后战国秦墓、汉代贵族墓接连发现,勘探队的手电筒光在工地彻夜不灭。”西部机场集团机场建设指挥部工程保障部场地管理业务主管齐全海说。

在这里,最密集处每平方公里分布300余座墓葬,建设人员意识到,机场扩建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次与历史的深度对话。

2021年春节,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机场建设指挥部协商决定,由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考古研究基地动员60余名员工,配合900余名工友,全力开展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重点建设区域的考古发掘工作。

面对数千座墓葬的抢救性发掘,机场建设指挥部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创新采用“分区域、分优先级”的协作模式:急需施工的区域集中力量优先发掘,其他地块暂缓施工;每发掘完一片区域立即移交建设,形成“考古—施工”无缝对接作业。

“考古队与施工方共享定位,确保区域发掘与工程施工进度实时匹配,精密协作实现了工期与文物抢救同步推进。”齐全海说。这种“基建让路考古、考古反哺基建”的模式,最终让三期工程得以按计划推进,同时还发掘出“载物骆驼俑”等珍贵文物。

现代工程向厚重文化致敬

2021年初春,机场T5航站楼处发现了一座北魏早期墓葬。因墓道北壁土雕神人图像极为罕见,考古人员决定对其进行整体打包搬迁,打包高度近8米。

“前期对土雕本体进行加固,提升整体强度。在此基础上,用塑料薄膜隔离土雕表面,再使用石膏麻布进行固形包装,最后以槽钢进行外部框架固定。”参与考古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赵占锐介绍,借助现代技术,文物实现顺利搬迁,目前存放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开展后续研究。

2022年7月,在配合机场建设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空港新城周陵街道北贺村发现北周宇文觉墓。宇文觉是北周开国皇帝,墓主身份一经公开,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北周宇文觉墓所在地区,北侧为机场西立交道路,南侧为正在建设的空港新城规划路网,东侧为机场三期扩建区域。

一边是商务贸易和物流运输,一边是珍贵的历史价值,如何平衡?

陕西省文物局组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空港新城文物局、项目建设方等多家单位召开专门会议,从考古、历史、建筑、文物保护等多领域进行讨论,经反复沟通,最终决定对该墓进行原址回填保护并建设遗址公园,之后再通过LED大屏等展示其历史、考古等方面的信息。

“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也实现了区域文化价值和经济建设的共赢。”空港新城党政办干部马志峰说。

“考古先行”的思路贯穿整个工程:西安机场城际线设计多次“大拐弯”,绕开秦代制陶作坊与咸阳城遗址;因文物原因,施工紧急暂停近百次。重启时,有工人自发向古代遗迹鞠躬,映照现代工程对历史文化最朴素的致敬。

交通枢纽变身文化空间

博物馆的诞生,源自网友的“建言”。

2021年,机场工地“秒变考古现场”的新闻引发热议,超10万条网友留言呼吁“就地建馆”。这一呼声最终被采纳。该馆的开放,是陕西省文物局与西部机场集团对历史文化进行传承展示的创新举措。

西部机场博物馆以仿唐建筑群形式落地航站楼核心区。庑殿顶、斗拱飞檐与玻璃幕墙的“跨界”,形成古今对话的视觉符号。展厅内,也不乏设计的巧思。基本陈列展览所在场馆命名为“四方馆”,取自隋唐外交机构名称;专题陈列展览所在场馆命名为“珍宝馆”,轮展陕西各大博物馆(院)的“镇馆之宝”;文创区包含唐代仕女形象IP、汉代铜铺首冰箱贴等,将文物转化为“能带走”的文化记忆。

西部机场博物馆筹备团队成员侯超介绍,西部机场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地性”——不少展品均出自机场建设时发掘的墓葬,且以“在地叙事”重构历史,每一件文物都关联着这片土地、这里的人。

十六国时期,关中地区的人们听什么样的音乐、用什么乐器,游客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此次发掘的布里村十六国墓中,出土随葬乐俑组合共包括伎乐俑20件和姿态俑11件。“每列乐队均将弦乐置于中间,将吹打乐置于弦乐两侧,与现当代民族管弦乐团的乐器布设格局类同。”西部机场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罗巍介绍。

当乐队吹拉弹唱的画面,呈现在展厅大屏幕上时,游客赞叹“这些动起来的乐师太萌了”。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正是策划团队追求的“文物叙事创新”。

“当代的机场不只是一个飞机起降停泊的地方,更是一个新型文化空间。”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机场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林宾说,博物馆临时陈列展览区还设置了非遗展,未来计划联动全省文旅资源,放大“窗口效应”。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05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最高检发布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起诉典型案例

      中新网6月5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最高检5日发布了一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起诉典型案例,指导各级检察机关坚持落实以可诉性引领精准性规范性工作要求,以高质效公益诉讼检察履职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

    时间:06-05
  • 镜观·足迹|呵护千山万水 擘画永续发展

      大美中国,江山如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及神州大地。祁连山麓、坝上林海,秦岭深处、黄河之滨,总书记在大江奔涌处谋划千秋大计,在山川锦绣间擘画生态蓝图。一系列重要论述,为...

    时间:06-05
  • 国台办宣布对“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关联企业予以惩戒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5日表示,经查,“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之父沈土城在台湾企业兆亿有限公司担任负责人,该公司与大陆某些企业存在贸易往来与业务合作,从中谋取经济利益。大陆...

    时间:06-05
  • 聚焦突出问题 规范涉企执法(金台锐评)

    汇集各地区各部门问题线索6000多条,督促办理5000多条,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近亿元……聚焦纠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几类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当前各地扎实推...

    时间:06-05
  • 加强涉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和犯罪预防(法治头条)

      陕西渭南交警护送小学生上学。  崔正博摄"> 陕西渭南交警护送小学生上学。 崔正博摄   江苏苏州民警走进幼儿园开展防震减灾教育。   张小明摄"> 江苏苏州民警走进幼...

    时间:06-05
  •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添动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学生正在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维修和保养实操训练。  翟慎安摄(人民视觉)">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学生正在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维修和...

    时间:06-05
  • 复原服饰再现敦煌光彩(文化中国行)

      敦煌服饰图案织锦复原作品。  刘明宇摄"> 敦煌服饰图案织锦复原作品。 刘明宇摄 “敦煌服饰太美了”“从设计到配色,都美轮美奂”……北京服装学院副研究员崔岩翻开观众留言簿,“...

    时间:06-05
  • 年轻舞姿跳“活”敦煌壁画(文化中国行)

      席佳丽(前)在《丝路花雨》中表演。  王惠召摄"> 席佳丽(前)在《丝路花雨》中表演。 王惠召摄 每当演出结束、灯光亮起,台下年轻观众的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原来你就是‘英娘’,好...

    时间:06-05
  • 加快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高效运行机制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

    时间:06-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