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檐端藏万象 方寸见古今(文化中国行·华夏博物之旅·传统建筑)

2025-06-14 08:4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方青瓦,半轮明月,静静诉说着华夏建筑的千年故事。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檐之上,瓦当犹如一枚枚精致的印章,既守护椽木免受风雨侵蚀,又以精美的纹样展现着古人的审美追求。何为瓦当?《辞海》有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宋代《营造法式》中称瓦当为“华头筒瓦”(此处“华”通“花”)。这些建筑构件,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独特记忆。

  “道在瓦甓”——庄子这句充满哲思的话语,在古老的瓦当艺术中得到了完美诠释。当我们仰望传统建筑的屋檐,那些静默千年的瓦当正诉说着中华文明的世代传承。

  ——编  者  

  

  瓦当,又称“瓦头”或“勾头”,是中国古建筑屋檐顶端用于椽头遮朽的圆形或半圆形陶制构件。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长安上林苑建筑“华榱璧珰”,其中“珰”即指瓦当。

  从西周素面瓦当到汉代四神瓦当,从“长乐未央”的吉祥祈愿到“维天降灵”的美好理想,每一枚瓦当都是一页凝固的历史。家喻户晓的“秦砖汉瓦”一词就是传统金石学中对以瓦当为主的秦汉时期砖瓦的概括俗称,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秦汉时期建筑文化的代名词。

  陶土镌刻的文明年轮

  人类建筑史是一部不断超越的史诗。从穴居到半穴居,再到地面建筑,我们的祖先始终在寻找更完美的栖居方式。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使用瓦的国家,在文献记述中,最早的瓦产生于夏代,《古史考》载:“夏世,昆吾氏作屋瓦。”考古中,仰韶时代晚期(4500—5000年前)的陕西西安马腾空遗址就发现了筒瓦形器物。随着先民对中国土木结构建筑中瓦的不断总结,瓦当应运而生。

  最早的瓦当发现于龙山文化时期(4500年前)陕西延安芦山峁遗址。但瓦当大量使用还是在西周时期,在陕西西安、宝鸡一带的西周宫殿及宗庙建筑遗址中,均发现了瓦当。在陕西扶风、岐山的周原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早期的素面瓦当,这些朴素的建筑构件,开启了瓦当艺术的千年传奇。

  “瓦当艺术的发展,映射着中华文明的演进轨迹。”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研究发现,从纹饰上说,西周时饰重环纹,后来出现绳纹、饕餮、云山、卷云、树林、动物、龙凤纹等。秦代的瓦当以图案和动物纹饰为主,当时七雄各自称霸一方,所使用的瓦当也各具特色,这种多样化的发展局面,使得瓦当艺术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鼎盛发展阶段。山东齐国故城遗址的树木双兽纹半瓦、河北燕下都遗址的饕餮纹半瓦、陕西秦都雍城遗址的动物纹圆瓦各领风骚。而秦都雍城动物纹瓦当上的鹿、豹、虎、雁,折射出早期秦人的游猎生活,这里出土的虎噙燕纹瓦当堪称战国瓦当的杰作,猛虎衔燕的生动造型展现了秦人雄浑的艺术风格。

  汉瓦当在使用的广泛性与艺术性方面都迈向黄金时代。文字瓦当和四神瓦当较为流行。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四神瓦当”堪称典范——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镇守四方,构图雍容堂皇,制作精工细致,艺术水准极高,其精湛的浮雕工艺令人叹服。“文字瓦当可分为宫苑、官署、宅舍、祠墓、纪事、其他和吉语等七大类。”陈根远举例道,较为著名的当数十二字瓦“维天降灵  延元万年  天下康宁”,是瓦当之中字数最多的一种,十分稀少。

  瓦当的制作工艺,在秦汉时已经非常成熟。西安西郊三桥街南的秦汉古建筑群遗址中,曾发现了九座汉初的宫瓦窑址。从遗存的大量筒瓦、瓦当、瓦范以及制陶工具看,秦及汉初是先造瓦心,与筒瓦套接切割,边轮也随之形成。文字瓦范的凹槽一般作半圆或菱形状,这样不仅利于瓦当脱落,而且也使文字更加清晰立体。

  东汉以后,瓦当艺术走向程式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受佛教文化影响,莲花纹与兽面纹瓦当大行其道,其他图案瓦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莲花纹瓦当的流行,除宗教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莲花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的圣洁、和谐与富足的寓意所致。唐代两京地区的瓦当绝大多数都是莲花纹,且版式极多,质地精细、充盈饱满的莲花瓦当恰恰反映了盛世大唐的自信与繁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崔凯解释道,“至宋元明清时,瓦当艺术虽不断世俗化,但如落日余晖,失去了秦汉雄风的强劲与冲击力。”

  凝固历史的艺术瑰宝

  瓦当对研究古代的历史地理、思想意识有哪些学术价值?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朱思红介绍,一枚1982年在凤翔长青乡发现的“蕲年宫当”,解开了曾影响秦国命运的秦惠公所建蕲年宫的地理之谜。

  有趣的是,瓦当也反映着古人的习俗喜好。“长乐未央”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汉并天下”彰显着帝国自信,“日入百金米千石”则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繁荣。“汉代文字吉语瓦当十分流行,从‘长乐日利’‘千秋利君’‘大富昌’等瓦当文字中,可以看出汉代追求财富的社会风尚。”朱思红说。

  瓦当也是艺术瑰宝。西汉出现并盛行的文字瓦当,遒美而多变,尽显书法艺术。汉代工匠在瓦当的扇形空间里,将篆书演绎得出神入化——“永受嘉福”的圆润流畅,“与天无极”的雄浑大气,“众芳芬苾”的秀美端庄,瓦文极富意味,刚柔曲直与方圆疏密等篆法变化丰富,浑然天成的笔画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在岁月更迭和时光荏苒中,瓦当已经远远超出建筑物附丽品的地位,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精品。它显示出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的杰出能力,是我国古老文化历史的见证。

  如今,这些古老的建筑元素正以崭新姿态回归现代生活。在国家大剧院的金属幕墙上,云纹瓦当元素若隐若现;在文创领域,四神瓦当化身为精美的书签、丝巾;在数字艺术中,动态的瓦当纹样讲述着跨越时空的文化故事。

  在位于曲江新区的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里,各种纹饰的瓦当,各成系列,古朴典雅,形态生动,美观和谐,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隽永的艺术魅力。镇馆之宝为“天人合一”瓦当,由“金乌神鸟”“玉兔蟾蜍”和“益延寿”三枚瓦当组成,出土于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寓意“日月同辉、天人合一、多福长寿益延年”。三枚瓦当,当面直径22厘米,为汉瓦中罕见巨制,边轮有纹、当面外围饰连珠纹,为汉代皇帝祈福所用的宫殿建筑用瓦。

  “传统不是守住的炉灰,而是传递的火焰。”在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馆长任军宜眼里,瓦当艺术的生命力,正在于这种永恒的传承与创新:“瓦当是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它提醒我们,传统建筑元素完全可以与现代设计相得益彰。”

  瓦当虽小,却是读懂中国文明史的一把钥匙。从先秦宫殿到现代建筑,瓦当始终静默地见证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当我们在古建屋檐下仰望这些历经沧桑的瓦当时,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它不仅是物质的遗存,更是文明的延续,这或许就是传统建筑动人的魅力。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4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以伊冲突扩大 多国呼吁保持克制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伊朗13日向以色列发射约百枚导弹,称此举是对以色列袭击伊朗的报复。以色列继续空袭伊朗多地并波及多处核设施。双方军事冲突扩大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多国呼吁保持克制并推动...

    时间:06-14
  •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迪庆:见证民族地区“向上的力量”

      中新网云南迪庆6月14日电 题: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迪庆:见证民族地区“向上的力量”  作者 杨程晨 袁鸿凯  近日,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海外华文媒体“高原行”迪庆采风活动走进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六天...

    时间:06-14
  • 美海军陆战队进驻洛杉矶执勤

    新华社洛杉矶6月13日电(记者高山)美国军方13日证实,约2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已进驻洛杉矶。新华社记者当天看到,在洛杉矶联邦机构设施外,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已开始执行警戒守卫任务。 负责指挥美军...

    时间:06-14
  • 同心·大调研|聚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全国工商联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新网太原6月14日电 题:聚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全国工商联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新网记者 李庭耀 韦亮 陈建新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既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时间:06-14
  •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加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陈云同志一生高度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并坚持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

    时间:06-14
  • 一场展会里的开放共赢

      三湘大地,万里为邻。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正在湖南长沙举办。  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有一个关于辣椒的故事。  2019年,彼时还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卢旺达辣椒,出现在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现...

    时间:06-14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览展映活动启动

      本报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李卓尔)6月1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览展映活动在京启动。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各省区市和...

    时间:06-14
  • 练就无人机技术,高效巡检线路(工匠绝活)

      创新“斜45度逆向飞行法”、研发效率更高的清障组合喷头、开发智能化软件模块……从业10年来,陈尉扎根输电运维一线,苦练无人机技术,主持参与巡检机巢平台、智能滑车无人机作业系统、无人机带...

    时间:06-14
  • 爬大桥、钻隧道,机器人巡检有妙招(探一线)

      铺开中国地图,19万余公里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在这张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网上,越来越多的“黑科技”正在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浙江金华,甬金高速改扩建金华段工程建设正酣。几公里外,操...

    时间:06-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