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文化中国行)

2025-06-15 08:5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6月14日,市民在贵州省都匀市西山大桥非遗集市观看民族服饰走秀。

  肖 伟摄(人民视觉)

">

  6月14日,市民在贵州省都匀市西山大桥非遗集市观看民族服饰走秀。
  肖 伟摄(人民视觉)

  6月14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景明学校开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在体验虎头帽。

  王海滨摄(人民视觉)

">

  6月14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景明学校开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在体验虎头帽。
  王海滨摄(人民视觉)

  6月14日,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东街历史文化街区,民间艺人在表演。

  时宽兵摄(人民视觉)

">

  6月14日,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东街历史文化街区,民间艺人在表演。
  时宽兵摄(人民视觉)

  日前,世界自然遗产——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景区绿意盎然,游客正在景区游览。

  严易程摄(人民视觉)

">

  日前,世界自然遗产——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景区绿意盎然,游客正在景区游览。
  严易程摄(人民视觉)

  主场城市活动举行

  “今天,我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来龙门石窟寻溯中华文化,看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到龙门石窟领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进一步坚定了我致力于保护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瑰宝的决心和信心。”

  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湖南长沙举行,活动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开幕式上,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馆员焦建辉的一番讲述,引发在场观众共鸣。

  开幕式上,公布了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推介名单、2025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名单,“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主题展览揭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主题论坛、第五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线上展览等系列活动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表示,要切实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谱写时代华章。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论坛上,各方专家围绕用文艺作品讲好文物故事、高技术的文物应用创新实践、革命文物的叙事创新与价值传递、乡村(类)博物馆建设等内容,大家深入交流,凝聚共识。

  与会嘉宾表示,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努力让文化和自然遗产“潮”起来、“热”起来,共同书写好中华文明发展的不朽篇章。

  据悉,除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外,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组织开展7000余项线上线下活动,其中文物惠民服务数量超3000项。

  在用心守护中赓续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各地通过展览、讲座、音乐会、视频征集、绘画比赛、教育研学等活动,展现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唤起更多人的珍爱之心。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再添文化新名片——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6月14日面向公众开放。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是北京首个在城市基本建设考古中完整保护下来并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整体采用夯土层纹理和质感呈现汉代县城古朴、大气的园林风貌。

  在辽宁沈阳,沈阳故宫博物院新推出“和合大同——沈阳故宫古建筑技术文化展”和“雅人深致——沈阳故宫院藏高士题材绘画展”两大展览。配合展览开幕,沈阳话剧团精心打造情景剧《琴心墨韵绘丹青》,绘画作品和文人高士在演绎中“活”了起来。

  沈阳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策展人尚文举说,希望让观众在逛展览、看情景剧、体验沉浸式演出中了解沈阳故宫凝聚的古人非凡智慧,也希望有更多人一起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上海,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两大重要节点,打造上海文化遗产季。遗产季紧扣“守护文脉,创享未来”主题,营造出保护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在四川,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在巴中市举行,活动发布《川渝石窟联合保护倡议》,川渝两地将共同开展石窟寺资源调查保护,加强学术交流和研究,加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

  据统计,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四川等20余个省区市举行本省份主场活动,甘肃、山东、陕西、河南、湖南、江苏等省份文博活动数量超400项。

  在不断融入中赋能

  喝一碗功夫茶、看一支醒狮舞。14日一早,以“岭南千年文脉·非遗焕新焕彩”为主题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系列活动在潮州古城启动。

  致敬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发布非遗特色旅游线路、举办广东省第六届非遗购物节……人们在此以可感可及的方式感受非遗保护成果。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1.1万余家非遗工坊,分布在2005个县级行政区,包括670个脱贫县和13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带动相关产业链120余万人就业增收。

  不久前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广州市龙狮协会会长赵伟斌说:“我们将开发更多醒狮主题的文创产品,继续探索‘醒狮+科技’的跨界合作,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引领国潮风尚。”

  创新利用手段、找寻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文化和自然遗产正日益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添彩美好生活。

  经过数月升级改造,天津黄崖关长城博物馆近期重新开放,此次开放展出了部分新发现成果,并创新性地将三维建模、3D打印、数字成型等技术融入展陈,多维度、高精度地还原了跨越千年的历史原貌。

  居住址是明长城早期缺乏敌台或敌楼时戍边将士栖身的简易棚舍遗址。截至目前,天津长城已发现多达40余处居住址,其中不依托敌台的独立居住址遗存尤为丰富,真实反映了明长城早期营建面貌。依托航测及数字成型技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研究团队还原了传烽点原貌。在博物馆,借助增强现实技术,沙盘上的传烽路线瞬间被激活,一幅清晰的“传烽网”跃然眼前,科技赋能让尘封的历史细节展现在游客眼前。

  河北推介冀州古城遗址和历史文化街区等资源利用成果,“2025京津冀古建音乐季”在北京开幕,西藏举办“极地那曲”音乐会,江西系统展现近年来景德镇市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景德镇瓷业遗产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等方面的成果……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的一项项活动,彰显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焕新的生动实践和强劲动能。

  在传承弘扬中光大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期间,各地围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大考古项目发布等,充分展示工作成果、加强宣传阐释。

  天津安里甘艺术中心,2025年6个历史文化资源盘活推介案例揭晓,吉鸿昌旧居等标志性建筑在列。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文物建筑经过精心修缮后,通过“保护+活化”创新模式,转变为可感知、可参与的鲜活文化空间。同期,天津市第四批两大主题3条文物主题游径正式发布。

  广西百色右江江畔,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活动现场,通过启动仪式、广西文化和自然遗产活态传承市集、广西非遗线上购物节、广西非遗保护成果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广西)成果展示五大板块,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辽宁省举办首届红山文化国际传播大会暨“新时代大讲堂”,进一步加强红山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推广;内蒙古等地推出“少年课堂”“青年学堂”“博物馆进校园”等活动;山东举办考古遗址公园、大遗址保护利用方面专家讲座……

  承载厚重文明、滋养精神家园,文化和自然遗产予人源源不绝的前行力量。

  (综合新华社记者徐壮、黄凯莹、赵洪南,本报记者武少民、庞革平、王珏、施芳、龚相娟报道)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5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诉说人民军队与人民的血脉相连(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江苏盐城俯瞰。  江苏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江苏盐城俯瞰。 江苏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四军纪念馆外景。  新四军纪念馆供图"> 新四军纪念馆外景。 新四军纪念馆供...

    时间:06-15
  • 18.6亿人次,前5月铁路发送旅客创新高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至5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6亿人次,同比增长7.3%,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全国铁路发送外籍旅客766.5万人次,同比增长29%。 “五一...

    时间:06-15
  •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潮涌大湾区)

      真健康(广东横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  受访者提供"> 真健康(广东横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 受访者提供   思谋...

    时间:06-15
  • 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正能量

    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这是中国—中亚峰会首次在中亚国家举办。 中亚五国各界人士在接受本...

    时间:06-15
  • 携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和音)

    中方将与各方一道,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构建创新驱动、开放包容、公平公正、共同繁荣、普惠可持续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 6月10日至12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举...

    时间:06-15
  • 全国夏播粮食进度过半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郁静娴)当前正值“三夏”大忙时节,夏收连着夏播。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13日18时,全国已夏播粮食2.7亿亩、进度过五成,播种进度快于往年。 夏播粮食面积约占全...

    时间:06-15
  • 我国新增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王珏)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当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近日完成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10家单位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至此,国家考古...

    时间:06-15
  • 5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5%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王观)国家税务总局13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5月,我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2%,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

    时间:06-15
  • 中央气象台6月15日06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6月15日06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预计,6月15日08时至16日08时,浙江大部、江西大部、上海、福建西北部和南部、安徽东南部、湖南东南部、广东大部、广西中部、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

    时间:06-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