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

2025-07-03 08:4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系新质生产力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近日,受中共中央委托,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常务副主席秦博勇率调研组就“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赴北京、浙江开展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

深入一线调研,了解问题情况

调研组一行赴杭州、宁波,实地考察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强脑科技、灵伴科技、宇树科技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了解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协同、集聚创新资源等方面的情况,听取相关政策建议。

“人工智能不能因为缺失算力而缺席太空”,在之江实验室,这句标语指引着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科学家团队为建成“三体计算星座”项目不断突破难关。项目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了多项突破性的关键技术,充分展示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成果。在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组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了解工人佩戴AR眼镜,能够实时调取运行数据、监控设备运行状况的情况。

从实验室到科技企业,从传统产业到新兴领域,调研组一路寻经验、提问题、找答案。

“引育人才有哪些难点?”“技术转化成果收入如何分配?”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调研组了解研究所运行的实际情况,聆听一线科研人员的心声,询问科技成果转化从“书架”到“货架”的痛点和难点。

调研组在杭州和宁波分别召开座谈会,与省市有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负责人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和意见建议进行深入交流;在北京实地考察了昌平实验室、小米集团、抖音集团等,了解不同经营主体在创新资源整合、体制机制设计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相关政策建议。

北京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北京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整体情况、采取的措施,并提出发展建议。

注重问题导向,扎实调查研究

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于2018年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该校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坚持发展有限学科,特别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基础研究,努力实现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突破。

在西湖大学,调研组详细了解该校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该校负责人表示,西湖大学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优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在现场,亲眼看到了智能机器狗做后空翻的动作。”在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机器狗产品,凭借超强的互动功能吸引了调研组成员。

宇树科技企业负责人说,企业凭借显著优势积累了包括能力壁垒、品牌壁垒和规模壁垒在内的全方位壁垒,构建了高性能机器人行业的竞争分水岭。期待政府进一步结合实际需求,突出需求牵引科技创新任务,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协同发展。

积极拓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有助于激发更多新质生产力。在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产品体验官依靠智能仿生手写下的毛笔字,引得调研组成员点赞。企业负责人表示,期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应用生态,加速推动更多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推广、迭代升级,使更多新技术成为大产业。

调研组认为,场景是牵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推广应用的关键载体。面对研究发布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的新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环境,持续激发新兴产业市场需求。

加强互动交流,探讨经验做法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才是关键的桥梁纽带。浙江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浙江大抓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人才和创业文化、创业生态良性互动,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创新平台,吸引全球科研人才,加快打造生态聚集地建设。”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需要打通融合的途径。浙江省科技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浙江近年来积极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打造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构建“科创基金+产业基金+浙科贷”三位一体融资体系,协同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资本市场“投早投小投硬”。北京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北京市着力完善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出台实施“打通转化堵点若干措施”,加强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科研人员、企业家与投资人的交流平台,深化研企对接交流。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理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抓好贯彻落实。”调研组表示。

调研组建议,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无缝衔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培育更多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营造宽松的成长和创新环境,发挥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要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3日 12 版)

  • 相关阅读
  • 检察机关依法对齐同生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记者3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齐同生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指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检察...

    时间:07-03
  • 闪亮的名字——2025最美职工发布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

    时间:07-03
  • 《人民画报》入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7月1日,1950年至2024年《人民画报》正式入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人民画报》创刊于1950年7月,是新中国第一本面向世界的综合性画报,也是新中国唯一没有停过刊、刊期最久的期刊。1950年6月,毛泽...

    时间:07-03
  • “流动办公桌”破解基层办事难题

    一套桌椅和一面条幅组成的“流动办公桌”,如今时常出现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居民小区、工业园区等地,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今年3月以来,乌海市乌达区颐景佳苑社区党委书记庞...

    时间:07-03
  • 两则新闻看调研(人民论坛)

    最近,有两则关于调查研究的新闻,引发关注、引人深思。 一则赢得不少点赞。浙江杭州滨江区长河街道骑手驿站利用率低,为找准问题,基层干部利用业余时间体验了60天外卖骑手生活。一同流汗、吃罚单,骑手...

    时间:07-03
  • 三条调货记录,看二手公物共享

      图为杭州公物仓。  本报记者 窦 皓摄"> 图为杭州公物仓。 本报记者 窦 皓摄   图为杭州公物仓。  本报记者 窦 皓摄"> 图为杭州公物仓。 本报记者 窦 皓摄...

    时间:07-03
  • 公物仓全国“一张网”建设加快推进(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数据来源: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制图:蔡华伟"> 数据来源: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制图:蔡华伟 记者7月1日获悉:截至2025年6月,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建设运行的全国公物仓应用服务平台已覆...

    时间:07-03
  • 向阿拉伯读者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我与中国缘分颇深。”提起中国,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者,突尼斯汉学家、翻译家、出版人芙蓉脸上洋溢着自豪,“高中毕业后,我就在父亲的鼓励与期盼下选择学习中文。父亲当时很有眼光,他十...

    时间:07-03
  • 土中媒体论坛在安卡拉举行

    本报安卡拉7月2日电 (记者管克江、任皓宇)7月2日,由土耳其总统府新闻局主办的土中媒体论坛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来自两国的政府官员、媒体及专家学者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话土中关系及媒体合作深...

    时间:07-03
  • 上合组织成员国将进一步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合作

    本报天津7月2日电 (记者靳博)以“弘扬‘上海精神’,促进可持续交通合作”为主题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部长第十二次会议2日在天津举行。会议审议通过并签署了《上合组织成员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时间:07-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