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中拉力量”

2025-07-07 08:5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来自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将巴西北部亚马孙地区丰富的清洁水电资源输送到东南部人口稠密区,助力巴西实现再工业化。图为巴西美丽山一期特高压输电项目。

  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供图

">

  来自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将巴西北部亚马孙地区丰富的清洁水电资源输送到东南部人口稠密区,助力巴西实现再工业化。图为巴西美丽山一期特高压输电项目。
  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供图

  当地时间7月4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瓜纳巴拉湾畔,第三届中拉绿色未来与文明互鉴国际研讨会在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科学与文化论坛大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巴西、阿根廷、哥斯达黎加、秘鲁等国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绿色发展与共享文明——中拉合作新机遇”主题展开对话,为中拉携手推动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探索新的思路和路径。

  “中国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树立了榜样”

  “以‘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为主题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里约热内卢举行,全球南方国家可以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展现更多‘南方担当’。”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巴西环境与气候变化部前副部长阿斯帕西娅·卡马戈表示,“中国把绿色技术、人工智能运用到环境治理中,在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堪称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典范。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拉美各国和中国需要继续深化合作、引领全球生态治理。”

  “中国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树立了榜样。我在中国参观考察时了解到,中国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项目中都蕴含着低碳、环保的理念。”吉尔森·儒尼奥尔是里约热内卢一家咨询公司的顾问,不久前刚到访过中国。儒尼奥尔说,中国与拉美国家开展合作,也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其中。

  在厄瓜多尔马纳比省,国际竹藤组织参与推进的多项战略性项目正在帮助当地居民提升天然竹林的经济效益,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中国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并发布全球行动计划,包括厄瓜多尔、乌拉圭、多米尼加在内的越来越多拉美国家加入国际竹藤组织,共享中国的绿色解决方案。

  巴西中国创新经济研究院主席克劳迪娅·亚努齐表示,“以竹代塑”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为拉美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启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的演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中国与拉美国家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是生态文明治理的坚定参与者、积极践行者、携手同行者、重要贡献者。

  “与中国的合作帮助巴西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是很多亚马孙雨林特有经济作物的重要出口目的地,与中国的合作帮助巴西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教授索尼娅·里贝罗的研究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在她看来,中国将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理念值得巴西借鉴。

  “中国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显著提升了整体生态状况。”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董加云表示,这一工程的成功实施得益于多层级政府的上下联动、跨部门单位的通力协作以及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对巴西、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国家开展基于生态系统付费的生态修复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阿根廷国立圣马丁大学环境政策研究学者卢卡斯·菲格罗亚对记者表示,“中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践对阿根廷等拉美国家有重要启示,各方交流互鉴将为优化生态治理提供新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王炜晔表示:“我们正在与拉美高校的学者开展合作,研究国际贸易如何影响亚马孙雨林、塞拉多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希望通过我们的学术合作,为制度优化、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作出贡献。”

  “巴西和中国都设有大面积自然保护区,如何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顾问杰伊·阿姆斯特尔对记者表示,通过地球资源卫星合作,巴中两国已经在森林保护、气候变化监测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在生物研究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巴中合作将在保护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的同时助力当地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拉中合作将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3亿千瓦,约占电力新增总装机的86%。”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表示,中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光伏产品、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领跑者,相关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出口让世界受益。

  不久前,在巴西中部戈亚斯州席尔瓦尼亚市,中巴两国人士共同见证了双方能源合作的又一项新进展——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席尔瓦尼亚换流站开工。该项目全长1468公里,建成后将把巴西东北部的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输送至巴西首都巴西利亚附近地区,对于巴西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面临气候变化严峻挑战,各国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秘鲁太平洋大学中国与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辛西娅·桑伯恩表示,拉美国家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拉中双方应继续加强政策协调、知识共享等,“拉中合作将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政府与企业通力合作,是中国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关键。”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盛春红表示,一方面,中国政府通过绿色发展政策引导,促进与绿色低碳相关的制造业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积极推动技术革新,不断推出更有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产品,让可再生能源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多方合力共同促进中国的能源转型进程。

  近年来,中拉间的能源转型合作方兴未艾,涵盖输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项目投资、电动汽车生产等多个领域。与会专家表示,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希望拉美国家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绿色科技、新能源等方面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莱昂纳多·布拉马基表示,巴西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中国是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设备和技术领域的引领者,“巴西和中国在能源转型领域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巴西国家开发银行环境和亚马孙基金主席纳比尔·卡德里表示,去年巴西国家开发银行首次为关键绿色技术领域的企业提供了融资,这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表示,在巴西投资的中国企业不仅将资金投入工业区,也投入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这体现了巴中双方通过对话、全球发展以及寻求可循环解决方案来应对挑战、消除不平等的共同承诺”。

  (本报里约热内卢7月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7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我国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7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要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发挥食品从业人员“内部知情人”作用,鼓励其主动参与监督,推动生产经营单...

    时间:07-07
  • 规范服务收费、简化转人工流程 这份指南将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记者周圆、张辛欣)记者7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用户权益保护合规管理指南》日前发布,通过规范服务收费、鼓励设立客户服务热线和简化转人工流程等一系列...

    时间:07-07
  • 外交部:愿同欧方一道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记者袁睿)外交部发言人毛宁7日表示,绿色是中欧合作的鲜明底色,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中方愿同欧方一道,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当...

    时间:07-07
  • 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波第8604部队”名册国内首次整册出现

      新华社广州7月7日电(记者邓瑞璇)广东省档案馆7日举行“抗战档案史料捐赠仪式”,接受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的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波第8604部队”名册的彩色扫描件。这也是该部队名册首次在国内整...

    时间:07-07
  • 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至33174亿美元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记者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   “2025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

    时间:07-07
  • 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至33174亿美元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记者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   “2025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

    时间:07-07
  • 我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评价国际标准发布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周圆、黄昊宇)记者7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日前正式发布。   测试场景是评估自动驾...

    时间:07-07
  • 我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评价国际标准发布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周圆、黄昊宇)记者7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日前正式发布。   测试场景是评估自动驾...

    时间:07-07
  • 为人类探索宇宙!中国成立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

    新华社合肥7月7日电(记者何曦悦、吴慧珺)中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国际深空探测学会7日在安徽合肥成立。该学会的成立对中国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全球航天界协同创新的重要...

    时间:07-07
  • 为人类探索宇宙!中国成立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

    新华社合肥7月7日电(记者何曦悦、吴慧珺)中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国际深空探测学会7日在安徽合肥成立。该学会的成立对中国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全球航天界协同创新的重要...

    时间:07-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