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向公务活动中过度使用视频说“不”!(干部状态新观察·走进一线探作风)

2025-07-09 08:3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洪 琥绘

">

洪 琥绘

“接下来在上海有个城市旅游推介会,打算配一个文旅宣传片……”前不久,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文旅发展集团就公务视频制作事项,向相关部门进行报批咨询。

对照《南浔区级部门宣传视频制作费预算支出标准(试行)》,相关部门按照三类视频的制作费用要求,对项目报批进行了严格把关。

打开制作费用清单,工作人员看到,运动追踪、灯光渲染、音频混响等特效占到了制作总成本的三成,随即提出:“有些视频特效可有可无,可否去掉。”现场,大家也各自发表意见——“视频内容多放点旅客关心的特色内容是关键,没必要在特效上做文章”“有一些专业演员也可适当精减,进一步降低费用”……

针对视频制作特效、播放场景、演员阵容等内容,经过充分研讨后,最终,视频总时长控制在4分多钟,单价控制在5000元/分钟,共计2.5万元,相较于之前,制作经费预算砍掉了20%。

拿到获批后的视频制作报价单,南浔区文旅发展集团计划财务部部长顾娟霞说:“过去花了不少冤枉钱,现在有部门联合帮忙把关,许多不合理的收费内容都砍掉了,我们也轻松了不少。”她说,省下来的钱还能用到南浔古镇的景区导览设施提升上,可谓一举两得。

2025年,浙江省部署开展“屏幕中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全省公务政务活动中的视频、PPT“减量、减费、减负”。

其中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公务活动,各级各部门实施督查检查考核、调查研究等活动,不得以观看视频方式听取成效和经验类工作汇报;各级开展创建示范达标、评比表彰、项目政策竞争性分配、宣传选树和新闻媒体评奖等活动,不得要求以视频方式展示工作情况,不得以是否制作视频作为考核评价依据;各级各类工作会议,原则上不以视频方式营造氛围、汇报工作、介绍情况、部署任务。

对外宣传交流包括文化旅游宣传、地域城市形象宣传、招商推介等,需要制作视频的,浙江省提出要面向市场、追求实效,防止公式化、套路化,防止异化为工作汇报,讲好浙江故事,展示浙江好形象。政策解读、警示教育等需要制作视频的,浙江省要求勤俭节约、务实管用。

按照省里要求,南浔区加强公务视频制作使用管理,加强对公务视频制作使用的财会监督、审计监督,防止铺张浪费,防止向企业和社会转嫁费用。

南浔区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沈晓强介绍,杜绝“屏幕中的形式主义”,首先得从源头进行管控,为此,南浔区围绕“减量、减费、减负”的目标,对公务视频制作、电子演示文稿、网络直播等建立及时报批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取消不必要公务视频11个,推动6个会议、活动取消电子演示文稿制作要求。

“有的单位把视频制作、电子演示文稿、网络直播等当作‘政绩美颜滤镜’,一些本该用在民生实事上的资源,被浪费在镜头调度、特效包装上,这其实是政绩观偏差的表现。”沈晓强一语道破“屏幕中的形式主义”问题本质。

为全面摸清问题底数,南浔区多管齐下,开展排查。通过单位自查自纠“照镜子”、财政专项排查“查账本”、纪委精准筛查“揪问题”,对全区公务视频、电子演示文稿、网络直播等情况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全方位“体检”,发现12个问题。

与此同时,南浔区又打通纪律监督、巡察监督、财会监督、审计监督,组成“四方联动”监督矩阵,建立起问题线索的相互移送工作机制。说罢,沈晓强举例道:“前不久,审计部门在开展专项审计时,发现区内某镇存在委托第三方制作电子演示文稿的问题,经过联动研判后,向相关单位发放了工作提示单,并督促其及时落实整改。”

对此,基层各地反应如何?南浔区菱湖镇王家墩村党总支书记朱月平坦言,过去基层为了使汇报工作更出彩,大家互相攀比,往往要花钱请第三方公司制作视频或电子演示文稿,“看似省事,其实还要跟对方各种商讨磨合,最终费时费力又费钱。”

“现在好了,专项整治后,很多工作口头汇报就可以,简洁高效,我们能腾出更多精力、财力放在实际工作上。”朱月平说,现在要过紧日子,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在路灯维保、村域保洁等民生领域,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

开展专项整治,效果如何?截至目前,南浔全区公务视频、电子演示文稿制作数量同比下降74.5%,费用同比下降85.4%。再看湖州市,截至目前,全市公务视频、电子演示文稿等制作数量同比下降74.7%,费用同比下降82.2%,基层干部负担明显减轻。

“目前,整治行动在各地市取得明显成效。”浙江省纪委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嘉兴市南湖区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2025年一、二季度全区各单位制作公务视频等使用资金较去年同比下降60.5%,集中更多精力和资源打造红船起航地特色服务品牌;宁波市北仑区推行“一次拍摄、多次利用”的集约化模式,增加循环利用率……“下一步,要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巩固拓展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精准纠治作风之弊,让广大基层干部放开手脚闯、卸下包袱干。”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9日 11 版)

  • 相关阅读
  • 走灌区,算粮“账”

      图①:河南省人民胜利渠引水灌田。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保障中心供图  图②: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西关村,村民在使用交口抽渭灌区的水浇灌葡萄地。  刘锦峰摄(人民视觉)  图③:安徽省淠史杭灌区...

    时间:07-11
  • 从“城市过客”变为“共建力量”(人民眼·新就业群体)

      今年高考期间,京东外卖小哥为考生义务送水。  熊秋豪摄">   今年高考期间,京东外卖小哥为考生义务送水。   熊秋豪摄   一名快递小哥(左一)在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景芳蓝领公寓...

    时间:07-11
  • 昔日丝路“旱码头” 今朝通途连亚欧(边城见闻)

      2024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节吸引了来自中亚、中东地区的众多嘉宾。  邓月龙摄">  2024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节吸引了来自中亚、中东地区的众多嘉宾。  邓月龙摄  九安汽车城代表到哈...

    时间:07-11
  • 在尼山,对话世界文明

      图①:尼山讲堂外景。  王 超摄  图②:学者们在交流讨论。  杨国庆摄  图③:学者们在听学术报告。  杨国庆摄  图④: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现场。  本报记者 肖家鑫摄 ...

    时间:07-11
  • 在开放交流中形成“和声”

      “我们应通过对话和倾听,来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小心翼翼地避免历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这可能是今天要特别注意的事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朝晖在本届尼山世界...

    时间:07-11
  • 推动文明互鉴 讲好中国故事

      正值暑期旅游季,不少游客来到山东省曲阜市。除了孔庙、孔府、孔林“老三孔”,尼山也进入不少人的视野。  为什么是尼山?一方面,当地风景秀美,山脉蜿蜒连绵,圣水湖碧波荡漾,尼山圣境恢宏壮丽。另一...

    时间:07-11
  • 追授边晓斌“全国模范法官”等称号

      新华社南京7月10日电 (记者冯家顺、郑生竹)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江苏省委在南京联合召开表彰会,追授边晓斌同志“全国模范法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据介...

    时间:07-11
  • 一生择一事  一心为公正

      图为仪征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法院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工作座谈会上,边晓斌代表仪征市人民法院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王 蔚摄">  图为仪征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法院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

    时间:07-11
  • 今年将首次制定商保创新药目录

      本报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孙秀艳)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明确2025年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和商...

    时间:07-11
  • 去年轻工业前200强企业实现营收3.95万亿元

      本报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韩鑫)记者从7月9日在京举行的轻工业百强企业新质发展产业大会上获悉:2024年度,我国轻工业前20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5万亿元、利润3448亿元,分别占全行业的17.2%和23%。...

    时间:07-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