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驶向深蓝的中国航海科技(瞰前沿)

2025-07-19 08:1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天津港零碳码头一角。

  夏德崧摄

">

  天津港零碳码头一角。
  夏德崧摄

  智能航行集装箱海船“智飞”号。

  李亚斌供图

">

  智能航行集装箱海船“智飞”号。
  李亚斌供图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指出,“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我国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1/3,航海科技在特种船舶建造、自动化码头、智能航运及深远海探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撑我国航海事业取得巨大飞跃。让我们走近航海科技的应用场景,感受劈波斩浪的科技动能。

  ——编  者

 

  大型邮轮,航海大国重器

  航海科技发达是航运强国的重要标志。从理论模型创新、航海装备研制到基础设施建设,近些年,我国航海科技创新实现系统性跨越,成果已覆盖船舶设计、动力系统、港口管理、导航通信、安全保障等领域。

  回顾航海历史,创新贯穿始终。新石器时代晚期“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明代郑和以“牵星术”实现跨洋航行,远洋气象导航技术能力持续提升……以航海需求带动技术创新,实现多点突破,航运新质生产力有力支撑我国航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专家看点】

  大型邮轮被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建造是高度系统化、集成化的巨系统工程,直接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与制造能力。过去,大型邮轮建造几乎被国外船企垄断,直到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诞生,改变了这一局面。

  摘取“明珠”有多难?以其中一项关键技术为例,作为大型邮轮设计建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重量重心控制事关邮轮航行安全、舒适度和稳定性。为此,研发团队自主建设了国内首条5G邮轮智能薄板流水线,运用激光切割、机器人焊接等方式,成功解决了薄板切割和焊接变形等技术难题,使得重量与重心数据均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这只是邮轮建造技术攻关的一个切面。“爱达·魔都号”仅外方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建造文件就多达15万页、近2.1吨。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项目团队前后历经8年科研攻关、5年设计建造,最终实现了国产大型邮轮零的突破。截至今年3月10日,“爱达·魔都号”已完成商业运营100航次。其建造过程中积累的科研经验和创新技术,已应用在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中。如今,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已完成坞内起浮,计划明年交付,相较“爱达·魔都号”,这艘大型邮轮总吨位更大、长度更长。

  目前,我国在大型邮轮建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站上了航海“大国重器”的创新制高点。但总体看,仍处于起步阶段,本土化率较低,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研发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差距。未来,全球邮轮建造将朝着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在邮轮上的应用也指日可待。

  智能航行,海上自动驾驶

  数字化时代,大江大海上,未来航运的智慧图景正徐徐铺展——

  看海上,我国首艘智能航行集装箱海船“智飞”号,集辅助驾驶、自主航行为一体,能稳定完成运输任务;看港口,远控桥吊自动装卸、无人集卡往来穿梭,大幅提高装卸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看航道,新型船桥防撞装置和智能防控系统发力,显著降低船舶与桥梁发生碰撞的风险……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运业的深度融合,智慧航运场景在海事安全与应急管理、远洋气象导航、船舶设计与制造、客货运输、船舶远程监控与管理等方面均已得到应用。总体看,我国智能航运从单点创新快步走向系统集成,并不断拓展、趋于完善。

  【专家看点】

  茫茫大海,我们如何实现精确航行不迷失?这背后离不开船舶智能航行与控制技术,这既是智能航运发展的核心技术,也是当今国际海事技术的竞争焦点。

  “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与控制关键技术”项目团队通过多项研究,实现了成套技术突破和“弯道超车”。

  这是一套融软硬件于一体的集成技术。看底层,建立船舶智能航行技术测试评价体系;看软件,研发了集高级辅助驾驶、遥控驾驶、自主航行、自动靠离泊为一体的综合智能航行系统;看硬件,自主设计建造了智能航行集装箱海船“智飞”号。

  这套技术的智能航行感知准确率达到99.2%,项目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我国智能航行海船设计、建造和商业化运营与领先国家并跑。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山东港口航运集团、山东海事局等的22艘船舶。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智能化已成为航运业转型的核心方向,未来航运业将朝着“超级自动化”和“智慧化”方向迈进,随着5G—A、6G网络的加快落地,智能航运将实现更加高效、稳定的通信连接。智能船舶发展将成为各国造船业竞争的焦点。

  零碳码头,绿电自产自足

  绿色航运对航海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能源结构转型、新能源船舶技术、绿色基础设施升级等方面持续创新变革。

  在绿色船舶技术方面,重点发展LNG(液化天然气)、甲醇、氨等替代燃料船舶技术;在船舶能效技术方面,重点发展船舶能效优化技术;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方面,建立船舶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体系,为航运业低碳转型提供支持;在绿色港口技术方面,重点发展绿色港口建设技术,到2030年,全国主要港口基本实现绿色化。

  【专家看点】

  什么是零碳码头?能源系统“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各项设备采用电力驱动,能源消耗全部来自绿色能源,实现在能源生产和消耗两侧的二氧化碳“零排放”。

  港口行业装卸生产作业量大,作为巨大的电力消耗场所,码头如何实现零碳排放?

  2021年12月,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在天津港并网发电,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成为全球首个100%使用电能,电能100%为风电、光伏等绿色电能,且绿色电能100%自产自足的零碳码头。

  相较于传统码头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天津港集装箱作业中,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设备、生产辅助设备等全部采用电力驱动。通过多台风机和全国港口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发电,能耗消耗全部来自自研的“风光储荷一体化”系统,从而实现了码头作业全程零碳排放。不仅如此,码头还采用先进能源监测技术,对码头各类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统计分析,确保绿电100%自产自足。目前,该港区已实现集装箱、干散货泊位岸电全覆盖。

  山东港口青岛港建成国内首座全资质港口加氢站,将氢能引入自动化码头应用场景,投用全国首艘氢电拖轮;上港集团基本完成港机设备油改电、油改气……一批近零碳港口加速建设,未来,港口将具备更高的自供能能力,实现能源自循环。

  (作者为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本报记者韩鑫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9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部署推进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19日从商务部获悉,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19日组织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在广西南宁召开打击...

    时间:07-19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原副组长杨青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原副组长杨青录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定管辖,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时间:07-19
  • 河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新华社石家庄7月19日电(记者杜一方)记者从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获悉,根据《河北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经会商研判,河北省于7月19日13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要求石家庄、承德、张...

    时间:07-19
  • 美国拒绝接受世卫组织《国际卫生条例》修正案

    新华社华盛顿7月18日电 美国政府18日宣布拒绝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修正案,再次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领域发出杂音。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发表一份联...

    时间:07-19
  • 日本羽毛球公开赛:石宇奇王祉怡晋级4强

    人民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欧兴荣)北京时间7月18日,2025年日本羽毛球公开赛在东京体育馆结束1/4决赛的争夺。国羽男单石宇奇、女单王祉怡成功晋级,女双贾一凡/张殊贤和刘圣书/谭宁会师半决赛,混双冯彦...

    时间:07-19
  • 日本羽毛球公开赛:石宇奇王祉怡晋级4强

    人民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欧兴荣)北京时间7月18日,2025年日本羽毛球公开赛在东京体育馆结束1/4决赛的争夺。国羽男单石宇奇、女单王祉怡成功晋级,女双贾一凡/张殊贤和刘圣书/谭宁会师半决赛,混双冯彦...

    时间:07-19
  • 日本羽毛球公开赛:石宇奇王祉怡晋级4强

    人民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欧兴荣)北京时间7月18日,2025年日本羽毛球公开赛在东京体育馆结束1/4决赛的争夺。国羽男单石宇奇、女单王祉怡成功晋级,女双贾一凡/张殊贤和刘圣书/谭宁会师半决赛,混双冯彦...

    时间:07-19
  • 战略科学家为何关心这些问题难题

      加强科技前瞻研判,引领原创性科研攻关,前不久,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发布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这是中国科协第八年组织开展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活动。与往届不同...

    时间:07-19
  • 驶向深蓝的中国航海科技(瞰前沿)

      天津港零碳码头一角。  夏德崧摄">   天津港零碳码头一角。   夏德崧摄   智能航行集装箱海船“智飞”号。  李亚斌供图">   智能航行集装箱海船“智飞”号。...

    时间:07-19
  • 技以载道 以心守护

      图①②③④⑤分别为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金属文物修复师、木作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赛项修复的文物和作品。">   图①②③...

    时间:07-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